艾灸篇腰酸背痛那些事,艾灸几招就搞定

前面一篇文章写了按揉的方法,对经络疏通和肌肉放松效果很好,今天这篇文章会着重写艾灸补充能量,来起到对腰酸背痛根本性的治疗的效果。首先讲一下艾灸,今天重点讲的是手工的悬灸,悬灸选用的艾条最好是三年以上的陈艾条为好,成年人选用直径四厘米或五厘米的艾条,老年人建议使用直径三厘米的艾条。如果结合按导的情况下,要先进行按导,再进行艾灸,有高血压的患者在施灸时一定要先灸脚底涌泉穴,引火下行,以防火上头。施灸的部位,可以从颈部开始,用艾条火头对着穴位,从上至下平扫,一般先从风池穴扫到大椎或陶道的位置,颈部两侧可以纵向也可以横向的平扫,但是此处需要注意的是,颈部的横向平扫是以脖子的正中间开始向两边扫而不是从最右端到最左端,这样就可以把整个颈后部和侧面都可以灸到,循环的灸大约十五到二十分钟后,便可以向下移动位置了。整个上背部分的施灸基本以大椎为原始点,也就是说每次施灸的开始都在大椎,先从大椎在督脉开始向下引火大约三到五分钟;从颈部侧面开始灸到肩膀直至上臂边缘(两侧根据情况不同各五到十分钟);再分别施灸两侧的肩胛区域,肩胛区可以先从大椎向下呈扇形灸到腋窝边缘或手臂边缘,也可以使用逆时针或顺时针的方法在整个区域内进行旋灸(每侧各灸十分钟),最后全部在上背部旋灸五分钟左右,这样上背部的施灸就完成了。上背部的施灸注意在重点的穴位可以定在穴位处施灸;大椎为诸阳之会,在大椎处定点施灸对疏通全身经络都有很大的帮助,平时经络通畅的人在灸大椎的时候,是可以感觉到热气流窜到四肢的。除了大椎之外,还有肩贞穴、肩井穴、天宗穴等穴位,都可以有很好的艾灸效果,手臂上同样从上至下平扫,主要巡行大、小肠经、心经、心包经、肺经,可在上臂结节多的地方时间相对长一些,下臂根据具体情况平扫出去便可。腰部是重要的位置,腰部与肾关系密切,所以只能补不能泻,故而腰部施灸方法以回旋灸和定点灸为主,主要穴位是命门、肾俞,大小肠腧、八髎,通常用回旋灸法可以在一圈的范围内把这几个穴位全部都灸到,注意温补,不可以用过强的火。腰部除了在腰间下功夫,还有两处地方也与之牵连很多,这就是委中和脚后跟。委中穴是膀胱经的穴位,与腰肾关系密切,但是腰肾通常需要补,而委中由于是膀胱经湿热水汽的聚集之地,成年人的委中穴必定是储存了很多垃圾所以委中需要用“泻”的方法来清理。这里给大家讲一种“提泻”的灸法,将艾条的火头对准穴位两到三秒,然后迅速提起艾条,用意念想象将里面的垃圾被提出,时间长的灸师会有气感来感觉到有东西被拉出来的感觉。委中的穴位虽然泻,但是每次不可以泻过多,每次每穴灸两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脚后跟是重点温补的穴位,最好把整个脚底板都灸一次,灸太溪和昆仑对于补阴效果很好,涌泉穴也是重要的养生大穴。坚持艾灸可以根本上改善亚健康的体质,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再配合艾灸调养,一定能够祛除酸痛,全身轻松!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gc/9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