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芳为什么能和严嵩徐阶并称三巨头细说明
在前面的两章中,太监是离不开太监的,所以,这一章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大明的二十四监及其首领——司礼监。
二十四监是明代太监的一个总称,名为“二十四监”,实际上是十二监,八司,四司,组成如下:
二十四监掌管皇宫的一切事物
很显然,在二十四监之中,礼部尚书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掌管着所有的太监,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礼部尚书的作用,以及他们是如何与内阁抗衡的。
二十四大官,“监”是专供天子一人之用,“司”、“局”则专供宫廷使用。其次,“监”官为四品宦官,“局”、“司”官为从四品监,浣衣处这种偏门机构,地位就更低了,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01皇家马厩
但若只是将其视为供皇上饲养马匹的机关,那便大错特错,御马监乃是仅次于礼部尚书的存在。最初建立时,的确有养马人的意思,后来朱棣当上皇帝,感觉到建文帝留下的御林军和御林军有些靠不住,便要重新组建一只御林军,而负责饲养马匹的人就成了他的眼中钉。朱棣传令,在军中选拔精兵良将,为其饲养马匹,还设立了四大护卫,每个护卫人,四卫两万余人,朱棣一晚上就拥有了两万余人的亲卫军。
明代御马监在明代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京营在土木之乱中被杀得七七八八,而瓦刺兵锋直指北京,各路救驾大军尚在途中,于谦手中能用的就是城里的守军,此时孙太后将这个“马夫”托付给于谦,马夫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奋勇杀敌,在西直门打败了瓦刺军,为北京之役立下了汗马功劳。明英宗复国之后,曹吉祥谋反,又有一批“马夫”将其镇压。
明宪宗年间,明宪宗认为东厂、锦衣卫无能,便成立了西厂,汪直为御马总管,兼任西厂厂长,权势极大,但也正因为如此,西厂才能牢牢地压制着东厂,所以他说出了“谁不敢杀人,谁就杀谁,谁不想做,我就做什么!”的话!
雨化田的原形就是汪直,他从锦衣卫中调到了西厂。
02酒醋公司和司苑公司
前者指的是宫中专门管理各种食物的部门,诸如酒、醋粉之类,其中应该也有米、油之类的东西,而另一个部门,主要是制作水果和蔬菜。《大明王朝》里曾出现过几次“醋酱面”的镜头。
为治疗嘉靖皇帝脚癣,吕芳用六十年的茅台酒来泡他的脚,那就是酒醋面厂的酒窖;
吕芳欲与严嵩及徐阶言归于好,令人至酒醋面所取一坛四十年陈酿的雕;
陈洪与黄锦斗得不可开交,陈洪还讽刺黄锦曾经把酒醋酱缸抬到了办公室。
虽说这里面有六十年的茅台,四十年的花雕酒,不过嘉靖用的,都是皇宫里自己酿造的长春露,或者说,怕外面买来的酒被人下了药。
03日本司礼监(SeniorofJustice)
读《大明王朝》的人都会明白,吕芳和严党首领严嵩,清流党首领徐阶并称三大首领,为何一个宦官能与内阁首辅、次辅平起平坐?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司礼监,司礼监一人掌管印章,八人随行,两人轮换执笔。掌印太监是皇上的印鉴,执笔的是皇上的印鉴。礼部尚书的职责有五个。
中司礼监在《大明王朝》中的地位
作用一:负责奏报校对。这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功能,皇上的旨意要经过司礼监盖过印章,然后再送到皇上面前,百官报文都要经过司礼监的分门别类,然后再送到皇上面前,这就是最初的作用。
功能二:批红本。从明宣宗起,百官上奏,都要经过内阁审核,然后将自己的看法和奏折一起送到皇上面前,这就是所谓的投票。若赞同,则由陛下以朱笔批,若不赞同,则可自行拟议,亦可送至内阁重新审查。明代的皇上大多懒惰,批阅奏折的权利交给了司礼监,皇上只是过目,若有异议,便会让司礼监根据大臣们的建议,将奏折抄录下来。
若是像正德那样,司礼监甚至都不会去批阅奏章,而是让司礼监在奏折上签字,而司礼监则是以皇上的名义行事,而那些拿到奏折的人,也无法确定是不是皇上的旨意,所以,他们必须要遵从。所以,批红本就是大学士最大的作用,也是他们对抗朝廷的倚仗。
贴花染料
作用三:传达旨意。这是一种传达皇上旨意的方式。皇上的旨意有很多,最正式的自然是圣旨,因为圣旨是有档案的,所以司礼监是做不了假的,但大多数时候,都是由司礼监的宦官写在纸上,或是由下属们口头传达给群臣,汉语博大精深,每一句都有自己的措辞和用法,看似一样,实际上却是截然不同的意思,这给了司礼监更多的回旋余地。
有些人甚至可以伪造圣旨,比如明英宗的宦官王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皇上的意思,但皇上到底有没有吩咐,那就很难证实了。
司礼监将皇上的谕旨传达给阁僚
功能四:治阉人。司礼监是宦官的中枢,二十四监也好,二十四监也罢,都要经过司礼监的批准,当然,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如御马总管之类的,就需要皇上来定夺了。
在明代晚期,太监数量接近十万,如此一个庞然大物,司礼监的权力可想而知。在《大明王朝》中,吕芳将江南制造局的大太监杨金水调了过来,而吕芳则是负责宫中的清洗工作。
功能5:代理代理。这是司礼监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人们最熟知的就是司礼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执笔监的人也被任命为东厂总管,也就是执掌东厂的司礼监,所以文武百官都很尊敬他。
另外,司礼监内侍内还有南京守备,凤阳守备,天寿山,承天关,守备方面,南京守备,司礼监内侍,均为司礼监内侍,后三司则可委任内侍,十三陵设于天寿山,承天府设于嘉靖龙兴之地钟祥。
司礼监掌管着内殿,礼部,中书房,中书房,明宣宗朱瞻基设置了一个专门教导宦官认字的机构,教习都是翰林院的人,还有就是皇家的婚事,还有给太子挑选奶妈之类的东西,中书房则是给皇上举行宴会的,而御书房则是给皇上准备的椅子和床铺。
二十四狱是一个很大的组织。
明代的阉人制度,就像一个巨大的国家,它的结构和外部的官员一样紧密,它的权力并不比内阁小多少,但无论如何,它都是皇上的奴仆,所以,礼监和掌门太监的任命,只在皇上一念之间。
所以朱厚照才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刘瑾连了个干干净净,然后在他继位之后,第一时间就收拾魏忠贤,司礼监的权力,也是由皇上说了算,遇到一个勤奋好学的皇上,内阁还在礼部的头上,遇到一个懒惰的、不学无术的皇上,那么,他们就不得不向礼部尚书低头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gc/9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