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一个被你忽视的健康ldquo
李时珍的《本草从新》中记载有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灸法——详解其效▲防病保健
艾灸是中医内病外治的最安全的绿色疗法,艾灸温补阳气、祛湿散寒的功效没有任何产品能够替代。长期坚持艾灸,可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使人精力充沛,抗衰养颜,延年益寿!
▲消瘀散结
艾灸疗法所用的药艾,具有芳香走窜的特性,燃烧时所散发出的温热与特殊气味,能够快速的开通人体的经络,加速人体的气血循环。
▲温经散寒
艾灸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功效。通过艾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艾灸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艾灸效果甚为显著。
▲引热外行
艾火的温热能使皮肤毛窍通畅。《医学入门》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临床上常用于某些热性病,如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甲沟炎等。
▲扶阳固脱
艾灸疗法补益强身,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内通外。艾灸疗法具有特殊的纯阳之性,能使人阳气足,精血充沛,固体强身,增强人体消化、循环、排泄、生殖泌尿系统机能的作用。针对肥胖以及肥胖而致的肌肉麻木,四肢不遂,二便不匀,腰腿酸痛,动则气短,体倦乏力如《内经》所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现代研究
艾灸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艾灸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
艾条——话数种种▲纯艾条
艾绒质量的好坏,对施灸的效果也有影响,艾绒质量好,无杂质,而干燥,存放久的效力高,疗效好,反之则差。劣质艾绒,燃烧时火力暴燥,易使病人感觉灼痛,难以忍受,且因杂质较多,燃烧时常有爆裂的流弊。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陈艾叶
▲清艾条
取当年艾叶制成的艾绒卷制的艾条称清艾条,不加任何其他药物。
新艾叶
▲药艾条
药艾是在艾条中添加其他药物,起到一些特殊作用,比如加强温经作用、加强活血作用等等。
艾灸——细分门类▲艾炷灸
直接灸(亦称明灸、着肤灸)
分无瘢痕灸(非化脓灸)、瘢痕灸(化脓灸)。
无瘢痕灸: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
瘢痕灸:哮喘、慢性胃肠病、瘰疬等。由于这种方法灸后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
间接灸(亦称隔物灸、间隔灸)
分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隔盐灸等。
隔姜灸: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和外感表证等。
隔蒜灸:瘰疬、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
隔附子灸: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宫寒不孕和疮疡久溃不敛等。
隔盐灸: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中风脱症等。
▲艾卷灸(亦称艾条灸)
悬灸
分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实按灸
分雷火针灸、太乙针灸等。
▲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
▲温灸器灸
温灸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
灸法——重在慎行▲严肃认真
施术者应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
▲体位正确
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患者的体位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
▲合适的艾炷大小与灸壮
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为标准。一般情况,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按施灸部位的特点,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更应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痼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
▲慎行灸法
灸法应用广泛,虽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灸法。施灸时,对颜面五官、心区、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对于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院针灸推拿科
隆重推出艾灸理疗项目。
那么
艾灸到底有啥功效?
您接着往下看
↓↓↓
咨询
预约
挂号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jj/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