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园战疫以灸抗疫,有如篝火驱

SEO百度优化求职微信群 http://51info.org/fengshang/xinchao/8987.html

以“艾”护身,用“灸”驱毒。宅家自“灸”,共渡时艰。

且听“三大要点”、“八项注意”……

在草原,在丛林中的空旷之地,尤其是夜间,人们常常会点燃熊熊的篝火,防范和驱散狼群的攻击,兼顾取暖与烹食。在今天,在新冠病毒肆虐横行、猖獗一时的当下,如果我们利用祖国医学的传统中医智慧,以“艾”护身,用“灸”驱毒,是不是可以有效筑就疫情防控的又一道屏障?

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可靠的隔离与消毒、阻断病毒的传播与扩散,以及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是疫情防控手段的重中这重。而艾灸通过对穴位的温热刺激,可发挥温阳散寒、通经活络、升阳固脱以及泻热拔毒等作用,可将人体机能调整到一个更好的状态,提高人群“抗击打”能力。现代医学研究早已证实艾灸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而艾灸的简便易行,只要稍加学习,人们就可以自行操作,宅家而为,“以火攻毒”,抗击疫情。

艾灸怎么做?

艾灸的具体实施方法有很多种,建议采用清艾条温和灸,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持于施灸穴位之上2~3cm的距离,以局部温热而无灼痛、皮肤红晕为度;一般每次选取3~5个穴位,每个穴位持续操作10~15分钟;操作顺序先上后下,男先左,女先右;每次艾灸总时长30~60分钟;隔日1次或每周2次即可。

如果您能学着用一些雀啄灸、回旋灸之类的手法,强化灸感,甚至能灸出“气感荡漾”的舒适,那就更好了。

应该灸哪里?

在中国针灸学会新近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在此推荐一则抗击疫情艾灸穴位“大众”方:尺泽(双侧)、神阙(肚脐),足三里(双侧)。

如果您能自拍一个“吐舌照”,加上简单的个人身体状况描述,请您的医生朋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师)看舌像网诊指导,制定个体化的艾灸调理组穴方案,那就更好了!

还得注意啥?

1.高热、烦渴等实热炽盛患者不宜自行施灸;

2.艾灸时应选择舒适体位,肌肉放松,充分暴露施灸部位;

3.保持房间温暖,谨防受凉;

4.年老等反应迟钝或局部感觉减退的者,切勿施灸过量,避免局部烫伤;

5.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火烧伤衣物、被褥;灸治结束,必须将艾条彻底熄灭,防止发生火灾;

6.孕妇的艾灸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实施。

7.如果会用,借助艾灸盒、灸筒等艾灸工具施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建议不要选用那种看上去挺精致的全包裹式金属灸盒,否则,艾灸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艾灸疗效的发挥主要通过热力、药力及特殊频谱的红外线照射而实现,若采用全包裹式金属灸盒施灸,艾绒处于不完全燃烧状态,药性发挥受阻,药力发散被隔,红外线几乎被完全屏蔽,如此“艾灸”,虽然感觉上也挺舒服,但大致上只是做了一次穴位“熨烫”而已。

如果能有医生手把手的教会你,或由医生帮助施灸,使用麦粒灸效果更好。

8.我们强调艾灸时以局部温热无灼痛、皮肤红晕为度,但如果不慎烫出水泡甚至水泡破溃也不用紧张恐慌,局部适当保护及处置即可。事实上,传统艾灸中就有有意灸出水泡甚至使被灸治的穴位感染“化脓”的特种灸法—发泡灸、化脓灸,但奇招奇术多用于手起沉疴、灸除顽疾。

国有危难,匹夫有责。在举国战疫的总攻决胜之时,倘若我们无力在抗疫第一线冲锋陷阵,至少也应该尽己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对于许多民众而言,服从安排,听众指挥,防护好自己及家人也是在参与抗疫。宅家自“灸”,共渡时艰,亦应是部分人群的可选之项、可用之策。

东风吹,战鼓擂,举国抗疫谁能敌?

万众一心,科学防控,胜利才能更快到来!

韩扬(上海医院高压氧科主任医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jj/8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