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时注意这些,效果好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最旺,这时“冬病夏治”最合宜,节气艾灸是其中一种方法。夏至节气艾灸养生保健,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夏至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故夏至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传统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并确立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防治思路,即体现了在特定的时机预先培养阴阳,以固之本,扶持正气,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正是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规律,最大限度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的防治原则。古代医家发明了行之有效、简便经济的“节气灸”防治方法。

暑病的发生,是由于冬季寒邪藏伏于体内至夏而发的伏气温病。而夏至日时节,人体阳气达到顶峰,此时针对暑病行艾灸疗法,可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有效地扶阳避寒邪、祛除冬病根因,使体内阳气得到升发和振奋,外界的风湿暑邪便不易侵犯,从而阻断了发病途径,使得冬季的伏邪不能触发,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一、艾灸治疗以隔物灸、悬灸为主

隔物灸、悬灸的方式更适合家庭采用,所谓隔物灸,是将艾柱点燃,放在姜片、蒜皮、盐或者药饼上,再灸于患部或穴位之上。这种做法既可以防止烫伤,隔物灸还有加强疗效的作用。姜片有发散作用,外感艾灸时常用的蒜片有解毒作用,皮肤长疮、有炎症时常用,隔盐灸治疗脾胃疾病时最常用,药饼则是用各种中药配成的,使用不同的药物成分,有不同的功能。

悬灸是点燃艾条,悬在患部或穴位的皮表上方,通过热力传导刺激,实现艾灸的效果。还有用艾条在穴位或患部上方打转,称为“回旋灸”,适合整个区域的艾灸;艾条在穴位上方不断地做拉近拉远的动作,称为“雀啄灸”,适用于单个穴位的灸法;针对整条经络线,艾条在皮表上方沿着经络线来回缓慢移动,可以达到刺激效果。

二、艾灸时的注意事项

1.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3.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5.要注意体位的舒适、自然和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6.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三、艾灸的疗程及方法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什么时间都可以灸。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焦氏慷爱”帮助中国女人幸福安康公众平台,所发布的文字及图片除原创外,其余均摘自网络、其他公众账号等平台。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等平台所有,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之,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妥善处理。本平台的一切原创内容,公益传播者无需授权,欢迎转载分享传递!

赞赏

长按







































北京白殿风
DSP广告投放运营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sx/1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