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如果不分阴阳,则事倍功半

一、阴阳失调是治病的重要因素

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阴阳就是男女。男女最大的关系夫妇。很多疾病就是从夫妇那里来的。阴阳要和谐,首先就要夫妇和谐。夫妻关系不好,阴阳不和了,那么生出来的子女,在这样一个阴阳不调和的家里生长,也难以健康成长。

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盛,阳气就会受损。如果阳盛,阴液就会受损。

阴阳蕴藏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肾有肾阴肾阳,肝有肝阴肝阳,心有心阴心阳,脾有脾阴脾阳,胃有胃阴胃阳,肺有肺阴肺阳……身体每一个部分的阴阳都必须保持平衡,一旦某一个部位的阴阳失调了,那个部位就会出现疾病。

总之,大到心脏病、高血压,小到感冒发热,一切疾病皆源于阴阳失衡!阳高寿短,阴重则病,阴阳失调,百病始生!

二、平素养生,处处讲阴阳

一个人身上,前为阳后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形为阳内部为阴,五脏在内为阴,六腑在外为阳……我们把胳膊抬起来,胳膊的内侧就为阴,外侧为阳。

在敲打经络时要根据阴阳的特点来,四肢外侧的经络属阳经,就可以用手法中敲、打、拍、扣这一类振奋的手法去激发,而内侧多是阴经,就需要以揉、点、推、抚这一类柔和的方法去激发。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结果适得其反,越敲反而体质越差。

因为阳经表现出活跃、温热、运行快的特点,而阴经则偏向于静止、寒凉、运行慢,所以手臂外侧多是肌肉,而赘肉多堆积在内侧。

时间也分阴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秋冬和晚上都适合静养,结果有个朋友不管早晚都狂敲经络,晚上老出去健身,结果大便秘结,失眠烦躁。

如果一个人阴虚,管他补阴还是补阳,只顾抓一大把补品,一通乱吃,是会出事的。因为本身阴虚火就旺,若服补阳助火的药,就如同火上浇油。

三、你属于阴阳哪种体质

1、阳气不足的寒性体质

表现为性格偏内向、喜欢安静、畏寒冷、喜暖热、爱喝热水、容易拉肚子、手脚冰凉、没精神容易乏力,舌苔偏白、津液较多、面色多青白或青黄、体型容易虚胖、脉搏较缓慢。

2、阴虚火旺的热性体质

表现为性格偏外向、喜动、喜冷寒,不喜暖热,爱喝凉水冰饮、爱吹风吹空调、口容易苦、小便黄赤、烦躁易怒、便秘、口咽干燥、,舌红苔黄、面色发红、脉搏多较快。

四、艾灸调和阴阳,可补可泄

艾灸可补又可泄,首先体现在手法上:

艾灸补法:用艾贴宝蕲艾条(直径1.8厘米)艾灸,灸的时候距离穴位稍远一些,皮肤感觉到艾热即可,让艾热慢慢渗透进入穴位,每个穴位灸的时间长,灸毕用手按施灸的部位,使灸气聚而不散。可配合用雀啄灸、温和灸、回旋灸等手法施灸。

艾灸泻法:用艾贴宝蕲艾条(直径3.0厘米)艾灸,灸的时候距离穴位稍近一些,以皮肤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为宜,让艾热最大限度的打开穴位,艾灸时间不宜过长。灸毕不按施灸穴位,以使体内邪气易从穴位散发。.

很多人认为阴虚不能艾灸。因为这不符合八纲辨证。其实八纲辨证是为汤药服务的,因为汤药是作用是单向的,只能以热治寒,以寒治热。

而针灸作用是双向调节的,是能平衡阴阳的双向调节疗法。如果能熟练掌握艾灸的补泻方法,热证也可用灸。大椎、涌泉都是很好的去热的穴位,尤其是大椎,能补阳还能清热。

阴虚阳虚体质如何艾灸

阴性体质多是阳虚体质。这种人就是最适合艾灸的,因为艾灸就是主治祛寒湿之症的。

阳虚艾灸主穴:神阙(肚脐)、关元、命门、肾俞

腹中冷痛、大便溏薄,加艾灸中脘穴;下肢水肿、小便清长,加艾灸涌泉穴

阳性体质一般都是阴虚体质。这种人开始艾灸可能容易上火,随着艾灸深入,逐渐调和了阴阳,提高了正气就很难上火了。

阴虚艾灸取穴:大椎,神阙,关元,足三里,涌泉穴

另外,最好可以配合刮痧一起调养。先刮背部的膀胱经,再刮手臂外侧的大肠经,配合艾灸足三里、涌泉。重点调的都是腿部等下半身的穴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热引下去。

五、觉得自己阴阳两虚怎么办

中医有个派别叫扶阳派火神派,近代代表人物李可老中医,认为人无论是阳虚、阴虚还是阴阳两虚,其根本都是阳虚。

其观点认为,现代人的『阴』根本不需要补,因为几乎人人阴太过。营养过剩就是阴太过,这时候身体自然是要想方设法化解这么多阴寒物质,所以会激发自身的阳,但是这些阳其实是本不该被调动的,或者应该慢一点被调动。称之为纯阳,所以也就造成了阳虚。

阴阳两虚时,阴虚导致机体不荣,阳虚导致推动无力,假如先补阴,阳气没跟上,就很容易淤积,所以要先补阳,当然补阳中可以掺杂补阴疗法,这不矛盾。

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本文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sx/7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