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艾灸养生正当时,舒经活络郁
点上面“艾灸方法”……
学习各种艾灸方法、艾灸知识,掌握艾灸方法治百病
每年公历4月19~21日是谷雨节气。谷雨节气的名称来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表示这个时期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重要。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此时养生应遵循自然节气的变化,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使内环境(人体内部的生理环境)与外环境(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艾灸身体穴位可以通经活络、祛湿逐寒,能更好地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祛湿排毒,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使体内阳气提升,提高免疫力。
谷雨时节艾灸主要穴位:阴陵泉穴、肩井穴、涌泉穴、心俞穴
一般艾灸
01
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的位置: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在膝盖内侧横纹上方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在该骨的下方和内侧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按压时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艾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以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3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作用功效:清利温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
02
肩井穴
肩井穴的位置:肩井穴位于后颈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在肩部最高处,左右各有一穴。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艾灸。被艾灸者取俯卧位,艾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2次,每次艾灸10~15分钟。作用功效:祛风清热,活络消肿。
03
涌泉穴
涌泉穴的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缝纹前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左右足底各有一穴。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艾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3~15分钟。最好在每晚临睡前艾灸。作用功效:温阳益气,通络活血。
04
心俞穴
心俞穴的位置:心俞穴位于背部肩胛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可从颈部突起最高的大椎开始,向下数到第5个凹陷,再向左右两侧旁开2横指宽处即是。艾灸方法:此穴需两人配合艾灸,宜采用回旋艾灸和温和艾灸。艾灸时,被艾灸者取俯卧位,艾灸者站于一旁,将艾条的火头垂直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在左右两个穴位间平行往复地回旋艾灸。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3~15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作用功效:宽胸理气,活血化瘀。
艾灸方法,点击下面病症即可查询!⊙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yy/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