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小习惯一不留神招来大病,有多远就躲多
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小习惯,就埋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可能是疾病的温床,危害不逊于熬夜不睡觉。看你中了几个?
No.1睡醒马上下床
许多人会在早晨被手机闹钟叫醒的一瞬间睁眼猛然起床,然后迅速下床,晕晕乎乎地去刷牙洗脸。
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说,由于夜间血压下降、心跳缓慢,突然起床可能引发高血压、中风等疾病;对腰椎病患者而言,突然改变体位会扭伤腰背部;对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突然改变体位容易发生骨折。
正确的晨起方法是:
清醒后不忙起床,先静躺5分钟,同时做10次深呼吸,然后缓慢坐起,伸3~5次懒腰,下床后喝一杯温开水,待身体恢复正常状态后,再进行晨练或其他活动。
No.2经常不吃早餐
上班族为了不迟到,就会不吃早餐直接去上班。然后周末又赖床,懒得吃,也会选择忽略早餐,忍着饥饿到吃中饭。
不吃早餐有什么危害?早饭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如果没有进食早餐,体内无法供应足够的血糖以供消耗,就会感到倦怠、疲劳、脑力无法集中,反应迟钝等,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影响正常工作。
并且,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造成胆汁分泌减少,胆固醇不变,久之就会引起胆结石的发生。而胃酸分泌过多,容易造成胃炎、胃溃疡等胃病。
若长期不进食早餐,可能造成胃结肠反射作用失调,便秘“出笼”,日久还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降低,肥胖率增加等。总之不吃早餐问题多,早餐很重要,一定要吃好!
No.3枕着胳膊睡午觉
受限于午休时间和午睡环境,蓉儿就经常做“桌趴族”,趴桌子上午休。但每次睡醒觉得更加疲惫。
其实,以手代枕有很多危害。首先,吃完就趴在胳膊上睡觉,胃的消化功能很容易受到影响,造成胃部胀气。其次,趴着睡觉对眼球形成压迫,长时间这样会损害视力,同时也容易增加青光眼的发病率。
对已经近视的人危害更大。再者趴着时间,会影响正常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加重脑部的缺血,最终导致头晕、耳鸣、腿软脚麻等症状。另外,午睡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可能着凉。
正确的午睡方法是:
吃完饭休息片刻再睡觉。最好躺着睡,盖条薄毯子,避免着凉,午睡半小时为佳。如果不得不趴着睡,就垫个靠枕,不要压到眼睛,睡醒后可适当望着远处舒缓眼部。
No.4大出汗后马上洗澡
许多人运动、锻炼后大汗淋漓,都会超级想洗个澡,来解除浑身的燥热。
但这不利于身体健康。运动出汗,我们身体产生的热量也增加。为了加强散热,血液循环加速,皮肤毛孔就大量开放。
如果这时候立刻洗冷水浴,血管则立刻收缩,不仅造成散热困难,还会加大血液循环的阻力,不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骤冷还会导致感冒等。而洗热水浴,也会增加皮肤中血流量,不利于心、脑等器官的供血,很容易导致心脏和大脑的血供不足,当水温较高时,还容易虚脱。
正确的洗澡时间:
休息30分钟左右,做一些放松活动,等汗干了,再洗澡。水温过热过凉都不好,开始最好洗温水澡,再慢慢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调节。
No.5关灯后躺着玩手机
自从智能手机普及以后,晚睡就成了习惯。不少人喜欢躺着刷微博、看资讯,甚至熄灯了也玩得很嗨。看到这里你该知道了,说的就是你!
躺着玩手机对颈椎、眼睛等的伤害很大啊!无论是左侧躺还是右侧躺,枕头都会对眼睛形成压迫。这就造成供血不足,时间一长眼睛就会有膨胀感,短时性影像重叠,这个不是滴眼药水就能好的!所以,为了我们的眼睛真的千万不要!
而且,躺着玩手机的时候,身子会不自然弯曲、颈部越来越前倾。长时间过后就会处于慢性充血状态,久而久之容易压迫椎动脉而诱发颈椎病,造成慢性劳损。
最最重要的是,手机辐射那么大,玩久了就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疲惫、恶心等不良反应。长期躺着玩手机不仅会造成智力下降,还会致使皮肤变差。所以,到点了就放下手机去睡吧!
5个都中枪了的话,可要好好反思,不要因为小习惯累积成“大病患”。
坚持这些小习惯让疾病远离你1、随时深呼吸
平时的短浅呼吸,每次大约5~毫升的量,但真正换气只有3~毫升。换句话说,其实每次呼吸,约留下1~毫升的废气。
深呼吸的好处:增大肺活量,比较不容易喘;提高换气效率,肺泡更健康强韧。
2、学猫伸懒腰
谁说工作时不能运动?例如,在办公桌前,趁计算机下载档案时,可举起双手往后伸懒腰。不仅顺势深呼吸,还可锻炼肩胛骨周边肌肉群,有效促进脂肪燃烧。同时还能收紧腹肌,矫正歪斜的骨盆腔。
3、金鸡独立看电视
回家后,也应该随时运动。可以轮流抬高左右脚,以金鸡独立之姿看电视,练习身体协调与平衡。健身兼娱乐,一举两得。
4、掌握三组关键数字
年过40要摆脱三高,请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小于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80毫米汞柱,总胆固醇要小于mg/dL,空腹血糖值要在80~mg/dL。
5、每天量体重
正常体重是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5~23、9。BMI的算法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同时,男性腰围要小于90公分、体脂肪要小于25%。女性腰围要小于80公分,体脂肪要小于30%。
6、少喝含糖饮料
常喝含糖饮料,除了肥胖、还会造成体内B群流失,反而更容易疲累。习惯喝饮料的人,从减糖做起,最好改喝无糖的红茶、绿茶、乌龙茶等饮料。同时要把握料加愈少愈好的原则。
7、一天8杯水
多喝白开水,而且一天至少喝0~cc约8大杯。多喝水有助于提高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而且也帮助消化、刺激肠胃蠕动。上班族常常一忙就忘了喝水,可以买0cc容量的水壶,装水放在办公室,上下午各喝一壶。
8、每天一盘绿色菜、菇类
中午用餐时,记得点一盘绿色蔬菜和一盘菇类。绿色蔬菜,例如菠菜、空心菜、地瓜叶等,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帮助消化;也有丰富的B群,帮助恢复疲劳。菇类、白木耳等,富含多糖体,可提升免疫力。
9、每顿饭不少于20分钟
肠胃问题是普遍的毛病,这与民众饮食方式不当有关,包括吃太快,吃太饱等。每顿饭一定要吃超过20分钟,充分咀嚼,让食物与唾液里的唾液酶充分混合,不仅有助于消化吸收,也较容易有饱足感。
10、外食必备筷子
用筷子的亚洲国家,因为共食,感染幽门杆菌的机率,比用刀叉、把菜分到自己盘里的西方国家民众,高了2.3倍。
幽门杆菌更已证实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有关。幽门杆菌可透过未洗净的筷子传染。要避免感染,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带筷子。
11、四分钟“冷战”
不少人出门上班时,脑子已在想工作。如果配偶在此时不断交代水电费等日常琐事,彼此很容易吵架。夫妻在上班前、下班后,两个时段各4分钟“冷战”。无声胜有声,让对方的心情调整一下。(人民网健康综合39健康网、家庭医生在线)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怪不得你口干、嘴破、全身痛,原来身体缺乏这些“营养素”!身体偶尔会出现一些小毛病,虽然不至于严重到要看医生,放着几天不管就好了,但还是很想知道这些小毛病到底为什么会发生!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身体的这些小毛病,到底是代表缺乏什么营养素吧!
1脚踝浮肿
缺乏钾
钾是调节体内血液和体液的酸硷平衡、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与渗透压稳定的重要元素。
长期缺钾,会导致心律不整、神经传导不正常的症状。例如大量运动后,由于水分流失过多和钾离子流失就容易抽筋。长时间如此,会发现身体变得浮肿,特别在脚踝处较明显。
改善方法运动完吃香蕉补充钾元素,可防止抽筋。每天吃定量的蔬菜水果,也能补充足够的钾。
2胃部不适
缺乏维生素A
每日建议:摄取维生素A男性0.7毫克、女性0.6毫克。维生素A不但是保护心灵之窗的重要元素,也能帮助在呼吸道和肠胃自然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细菌或有害物质直接侵害身体。
因此维生素A不足,除了对眼睛不好,也会侵害呼吸道与胃肠。
改善方法每天吃点红萝卜,或是每周吃1~2次动物肝脏,也是补充维生素A的方法。
3嘴破、口角炎
缺乏维生素B2
每日建议:摄取量男性约1.3毫克、女性约1.1毫克。嘴部周围有裂缝、或发炎破洞情形时,是由于体内缺乏能帮助修复组织伤口的维生素B2。
此外,维生素B2对皮肤和头发生成、健康,也扮演重要角色。它无法在体内自行储存,因此需从食物或营养补充品来补充。
改善方法每天喝毫升牛奶,就能帮助补充。植物性食物,如香菇、木耳、花生、芝麻、杏仁等,也有丰富维生素B2。
4食之无味、味觉减弱
缺乏锌
每日建议:摄取量男性约5.5~9.5毫克、女性约4~7毫克。人体缺乏锌元素免疫力会降低、食欲不振、生长减缓、掉发、味觉功能退化等。
因此,如果发现常常吃东西觉得没味道,又有伤口好得慢等症状时,就要小心可能是体内缺乏锌的征兆。
改善方法牛肉、羊肉等红肉中,含有丰富的锌。例如每周吃一次8盎司的牛排,就能摄取足够的锌。
5易怒、暴躁
缺乏铁质
缺铁不但会贫血,还有可能让你变情绪化、容易发脾气。每日建议:男性须摄取8.7毫克、女性14.8毫克的铁才足够。
铁是帮助体内制造红血球细胞的重要元素,对于每月要经历失血的女性来说,铁质更为重要。否则,容易有精神不佳、心情易低落沮丧等症状。
改善方法红肉、鸡蛋、坚果、深绿色蔬菜,都是富含铁质的食物。记得多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利用。
6全身疼痛
缺乏维生素D
晒太阳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的人,就容易引起慢性疼痛。
维生素D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的营养素,也是促进骨骼生长、牙齿健全的重要物质。
改善方法每周吃2份油性鱼类,如鲑鱼、沙丁鱼等;再加上适时晒点日光,才能保证体内有充足维生素D。
除此之外,如果你的身体还有以下这些小毛病,也可能是缺乏了某种营养喔!序号小毛病所缺营养素1眼睛干涩缺维生素A、胡萝卜素2口臭缺维生素B6、锌3牙齿不坚固缺维生素A、钙、铁4嘴唇干燥、脱皮缺维生素A、B25贫血、手脚发凉缺维生素B6、铁叶酸6易疲劳、精神差缺维生素B1、B2、B67掉发过多、头皮屑过多缺维生素A、B6、锌、钙8头发枯黄、分叉缺维生素E、铁9黑眼圈缺维生素A、C、E10出现色斑、黄褐斑缺维生素C、E、叶酸11皱纹出现早、多缺维生素A、C、E、硒12皮肤无弹性、无光泽缺维生素B1、B皮肤干燥、粗糙毛孔粗大缺维生素A、B6、锌14发育迟缓缺维生素A、B1、B视力差、眼睛怕光、干涩缺维生素A、B1、B2、硒16虚汗、盗汗缺维生素D、钙、铁17舌头紫红、嘴角烂缺维生素B3、B6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
女人这里发黑,暗示子宫里面毒素太多了卵巢,一个在女性身体占据着小小的地方,却影响了女性一辈子的健康幸福。卵巢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女性的受孕情况,卵巢的衰老也是女人失去年轻资本的开始。那么卵巢早衰有哪些症状,如何延缓卵巢衰老呢?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卵巢早衰”这个女人不愿意提起却又不得不提起的衰老。
雌激素还能促使皮下脂肪堆积,体态丰满,骨中钙的沉积等。还可以使女人的皮肤看上去柔嫩、细腻。女性雌激素分泌过少,体内循环速度变慢,皮肤失去以往的光泽和弹性,长此以往,易出现衰老症状。
如何观察子宫毒素
1.臀缝黑:宫寒、宫毒重、恶露残留。
2.座茧发黑:(俗称墨镜)是性激素水平下降。
3.臀部凹陷:是卵巢萎缩的表现。
4.臀部长痘:是毒素湿气过重。
5.臀部冰凉:是宫寒体寒的表现。
6.腰部发黑和横纹:是肾虚的表现。
如何帮助子宫排毒
1、重视清洁
想要做好子宫的排毒工作首先要重视外阴的清洁,只有清洁好了外阴才可以避免一些病原菌经过阴道进入到子宫当中,引起子宫感染。在清洗外阴的时候尽量用温水,如果是流动的水最好,另外还要勤换内裤,保证阴部的干燥和清洁。
2、警惕月经信号
很多时候子宫的一些问题都是会通过月经的各种表现反映出来的,比如说你原来很正常的月经突然变得经量多,经期延长或者是不准时了,那么就必须要引起警惕才行,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患了某些子宫疾病导致的,医院去检查。
3、坚持日常的自检
女性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要经常进行一些常规的自我检查,比如说观察下白带,看看白带的颜色和气味是不是正常,如果有异常现象一定要重视;再比如下腹部如果有疼痛感或者是严重的痛经那么就要警惕盆腔炎症或者是肿瘤,医院做相关检查。
如何保养子宫
屈膝抬腹式
练习方法:首先平躺在地板上,双腿打开与肩膀同宽,屈膝并保持自然呼吸;然后吸气,将臀部向上抬起,双手合掌伸直平放在地面上;呼气,保持臀部抬起,将右腿抬起,右脚尖点左膝盖;然后保持这个姿势,自然呼吸3-4次;最后将右脚向上抬起病伸展,眼睛朝右脚尖方向看,保持姿势5-10秒。
董氏七十二绝针,都配上图了,一目了然。1.外三关穴:(与咽喉、肺有关)
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青春痘、粉刺(效佳)。瘰疠(特效)。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
4.双龙一穴: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乳是龙??)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5.双龙二穴一穴下6分
6.双灵12穴: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二分半处。(治疗范围广泛)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量透明液特效。刺出黑血亦佳。
8木灵穴 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分半处。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痛、胆囊炎、胆道蚵虫症。痿症、半身不遂。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也有妇科2穴,一说)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14.木火四穴手背指第2、3节间横纹正中央处。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经。(心肝病都可治??)主治:半身不遂、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三棱针浅刺出血奇效。注意与禁忌:木火四穴效果迅速,通常针不超过五分钟为原则。连续取用五日后,限用三分钟。
18.八关穴: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節正中央內外側各五分的下二分半處、共八穴。劑量:由下往上斜刺二~三分。(关为关节??)主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臂不举(特效)、腿痛(特效)耳鸣、痿症、五十肩配正会穴
20下高穴手解二穴(少府穴)(于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距掌指横纹一寸的上五分)上一寸半为下高穴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肠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肠炎、增高。
21.上高穴手解二穴上五分为上高穴(我经常用三叉3,一针到底,管它有多少穴)
22.中白穴(又名鬼门穴)在手背于无名指掌骨与小指掌骨下。(上一寸为中渚穴)。主治:急慢性肾孟(肾)炎、膀恍炎、腰酸痛、背痛、头晕、眼散光、肾虚耳鸣、脑鸣、重听、四肢浮肿、偏头痛、脊椎炎、退化性关节炎、小腿痛、闪腰。坐骨神经痛(奇效)、骨刺(奇效)、岔气(特效)
23骨关穴(也是32解针之一)手掌当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五分,腕豆骨下是穴。解剖位置:正中神经、肾之神经、肺支神经。主治:坐骨神经痛(奇效),半身不遂(特效)脊椎骨增生压迫神经痛(骨刺)十二指肠炎、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24.木关穴
在手掌于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五分处。解剖位置:正中神经、肾之神经、肝胆神经。主治:腰痛(特效)心闷、两?痛、黄疸病、坐骨神经痛、腿痛、腹膜炎、全身关节痛(特效)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25腕顺1、2穴
手背小指掌骨外侧下缘。主治:肾亏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特效)、肾脏炎、肾孟炎、膀恍炎、腰痛(特效)四肢骨肿(奇效)、背痛、两腿痛、骨刺、耳鸣、耳型、颈项骨刺(特效)。兼治鼻出血、失枕奇效。
27.三叉一穴:在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解剖位置:桡骨神经浅枝,肺分支神经、肾之副神经。主治:角膜炎、眼睛酸痛(特效),腰痛、坐骨神经痛(有卓效),眉棱骨酸、胀痛(特效),视神经萎缩,半身不遂,痿症。28三叉二穴
29.三叉三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解剖位置:尺骨神经手背枝,肾之神经。主治:重感冒、头晕头昏(特效),坐骨神经痛(特效),长骨刺(特效)、腰酸、腰痛(奇效)、肾盂炎、肾脏病水肿(特效)。
30.灵骨穴在手背虎口、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主治:肺气不足引起的肺炎、肺气肿、肺癌、坐骨神经痛、腰痛、背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头痛、偏头痛、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经痛、难产.、冠心症、心律不整、狭心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孟炎、大小肠炎、面斤、眼疾、耳鸣、耳聋、及一切久病、怪病、鼻病。各种手术麻醉,灵骨穴配心灵穴后通电。治疗久年胃病、胃溃疡配大白穴、中白穴。注意与禁忌:孕妇禁针。因此穴有收缩子宫之作用、孕妇针之有流产之虞。
31.心灵穴
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1.5、2.5、3.5主治:心脏内膜炎、狭心症、心律不整、心脏扩大、心肌梗塞、胸闷(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额头痛、头晕、手脚麻痹,咽喉痛,亦可当麻醉用治颈项手术。
直刺五分—一寸半。亦可透刺手背。斜度四十五度由下往上刺,治心脏病。斜刺三十度由下往上刺一寸五分,治胸部头部疾病。斜刺四十五度由上往下刺治手脚疾病。
34.肝灵穴3、6、9寸主治:肝炎、肝硬化、脊椎骨膜炎、肝痛、两?痛、血癌症(白血球过多或过少)、脾肿大、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腰酸、筋骨
37.地宗穴在人\地、天宗穴肘窝横纹直上3.5、6.5、9.5。(天地人,天为95之尊)解剖位置:在头静脉后,有回旋上膊动脉、腋窝神经、心之支神经。主治:能使阳症起死回生。脑溢血之急救穴,针下立解。心脏。心脏麻痹、心绞痛之急救针。治半身不遂、心脏性喘息、肝昏迷、手脚麻痹、动脉硬化、胸痛背痛、呼吸困难、脑血管阻塞等症。
38..肩中穴(8.5寸)穴位:肩峰穴(在肩骨缝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经肩颙穴下五分处。)直下二寸、肱骨上。即十四经肩颙穴下二寸半处解剖位置:此处为三角肌中央下缘、有上膊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主治:膝特效、皮肤病(颈项皮肤病及殿部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悸亢进、肩痛、五十肩、流鼻血、血管硬化、瘰?(特效)。腰痛。(肩中穴配通天穴、通关穴、建中穴、肾关穴治全身关节炎、尿酸性关节炎、游走性风湿
39.正脊穴手臂肱骨上正中央、肘横纹直上2、4、6寸解剖位置:肝副神经、心之副神经、脊椎神经。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弯曲症、坐骨神经痛、颈椎骨刺。慢性肾盂炎。
42三神穴手臂肱骨之外侧,肘尖直上1.5、2.5、3.5解剖位置:肾之副神经、肝之副神经、肺分支神经。主治:肾盂炎、蛋白尿、阳萎、早泄、腰酸、腰痛、肾结石痛、口干、喉炎、支气管炎、老人咳嗽。肾之补穴。(三神穴三针同时下针,效果神速)
45神肩穴:肩峰穴与云白穴联线之中央点。肩峰穴-在肩骨缝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经肩颙穴下五分处。云白穴-在上臂肱骨后缘,肩中穴内二寸处。解剖位置:有锁骨上神经、腋窝神经、肺分支神经、心之分支神经。主治:小儿麻痹(特效)、脑出血、脑血栓之后遗症(半身不遂)特效、手臂麻痹、大腿内侧疼痛、麻痹(特效
46.三灵穴位于肘窝横纹(即十四经尺泽穴上五分、外5分、内5分。(皮部属肺大肠,为何与心灵有交接??)主治:急性心脏麻痹(奇效)、心绞痛(特效)、胸闷(下针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脏缺氧呼吸困难。(用三棱针浅剌或点剌出黑血神效,
49.三圣穴,涌泉穴后1、2、3寸(往足跟方向)。解剖位置:脚底神经分枝、心之神经、肾之副神经、脑神经。主治:高血压(特效)、低血压过高症(特效)、脑溢血、脑血栓症。
52.木黄穴(因在膝部骨多,所以治骨刺??)
解剖位置:大腿神经前皮枝、胆总神经、脾之神经、肝神经。主治:黄胆病,胆囊炎、脾肿大、脾脏炎、白血球减少症及明黄穴主治各症。又为骨刺特效穴。木黄、其黄、明黄、天黄四穴除木黄外又称为上三黄穴。
53.金营上、下穴在中九里穴上2、4寸,向外横开五分处。(11、13寸处)解剖位置:肺之神经、心之分支神经、外侧大腿皮神经。主治:药物中毒、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全身痛之止痛,各种急症之急救。金营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55火府\梁\昌穴臀下横纹正中央11\7\4寸。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脊椎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脑神经、肾分支神经、坐骨神经。主治:脊椎骨骨刺、坐骨神经痛(特效)、颈椎骨骨刺(奇效)、腰痛、背痛、后脑部挫伤、脑神经痛、项紧痛、偏头痛、胸闷、肾脏炎。痔疮(特效)、半身不遂、冠心症(特效)。火府、火梁、火昌三穴在临床上同时取穴、效果显著。
59.木府\梁\昌穴
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腰痛有背痛、头痛、肝炎、疵气、持疮、经痛、摄护腺肿大、骨刺、便秘、腹泻、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风湿开节炎,冠心症(特效)。
61.三灵穴委中穴直上寸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心之神经、肺之支神经、坐骨神经。主治:后脑头痛、项紧痛、肩痛、背痛、胸痛胸闷(特效)、冠心症(特效)、坐骨神经痛、腰痛、腿酸、腿胀痛、抽筋(特效)。偏头痛、脑神经痛、久年头痛。以三棱针点刺青筋出血立即见效。
64.神耳上穴在耳廓背面、降压沟上缘、距内侧1/3处。解剖位置: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肺之神经、肝之神经。主治:各种急性病症之急救、心脏麻痹(特效)、心脏病发作之急救、头痛、哎吐、肝机能衰竭、四肢无力、虚脱症、休克脑贫血、脑溢血等症之急救。胆固醇过高之头晕、胸闷(特效),胸背痛、高血压,腰痛、晕车、晕船。神耳上穴也是董氏32解针之一65神耳中穴
在耳廓背面中央偏内侧二分处。解剖位置:肝之神经、心之神经。主治:各种急性病症之急救、心脏麻痹(特效)、心脏病发作之急救、头痛、头昏、眩晕(特效)、呕吐、肝机能衰竭、四肢无力、虚脱症、休克脑贫血、脑溢血等症之急救。胆固醇过高之头晕、胸闷(特效),胸背痛、高血压,腰痛、晕车、晕船。兼治肝硬化。突发性耳聋。神耳中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66神耳下穴
在耳廓背面、降压沟下缘、距内侧1/3处。解剖位置:肾之神经、肝脾神经。主治:各种急性病症之急救、心脏麻痹(特效)、心脏病发作之急救、头痛、头昏、眩晕(特效)、呕吐、肝机能衰竭、四肢无力、虚脱症、休克脑贫血、脑溢血等症之急救。胆固醇过高之头晕、胸闷(特效),胸背痛、高血压,腰痛、晕车、晕船。兼治肾脏炎、腰脊痛。子宫下垂。神耳下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
67外耳穴(在金耳穴(在耳壳背之外缘上端)上三分偏外侧二分。解剖位置:肾之神经、肝之神经主治:心律不整、心悸、中风昏迷之急救、头痛、低血压过高、头晕、头昏眼花。
金耳穴:在耳壳背之外缘上端,主治:肺衰弱之坐骨神經痛、腰脊椎骨彎曲、過敏性感冒。
木耳穴:在耳後上半部橫血管之下約三分。主治:肝痛、肝硬化、肝腫大、肝弱疲勞、久年淋病。
水耳穴:在對耳輪之外緣下端。主治:腎虧、腰部兩邊痛、腹部發脹。
火耳穴:在對耳輪之外緣中部。主治:心臟衰弱及膝痛、四肢痛
土耳穴:在耳甲腔部肝區之下。主治:神經衰弱、紅血球過多、發高燒、糖尿病。
68.土灵穴在通胃穴直后一寸。解剖:大退神经、脾神经、肝之神经。
主治:恶性贫血(再生不良性贫血症)、血癌(白血球过多或过少症),急救用。
董氏奇穴“五特”概要
(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臂、足趾、足背、小腿、大腿、双耳、头面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二)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董氏针法内容有: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倒马、动气、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正所谓“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其特点: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2、刺血部位遍及全身,划分许多特效刺血区,如心肺区、肝胆区、肾区等等。3、治疗范围广泛,特效速效,简单安全。
(三)诊法特色:正确的诊断及对穴性的了解,是应用董氏奇穴的关键所在。董公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董氏掌诊秘诀乃董门弟子习用的独门诊法,此中真诀需经口授心传,方可了然于胸。董氏掌诊之诊断结果是一种病机辨证,按照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依据掌诊分区的形色异常,将其辨证结果归类,然后据此选穴施治,此乃最为关键处。如患者掌上肺区出现气色反应,即可诊为肺虚,而灵骨、大白又有肺神经通过,故针此二穴必有显著效果。依法取穴,疗效奇特。
(四)心法特色:
1、全息通应:董氏奇穴针灸,属于多层次的全息针灸学,认为整体中任何一个独立部分,都影缩着整体的信息。诸多特效奇穴的创立,均与此原理有关。最常用的九种全息对应关系,可以囊括当前出现的许多全息针灸疗法,临证应用,变化无穷。
2、同气相求:杨师又称之为"体应",是董氏奇穴在治疗方面最有针对性的发挥与创造。体应之要点为: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如治疗各种骨刺,常用削骨针,必须贴骨扎针方有特效。
3、脏腑别通:脏腑别通,实乃脏腑气化相通。此一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如重子、重仙在肺经上,主治膀胱经之背痛;中白、下白在三焦经上,补肾作用极佳;木穴在大肠经上,治肝火旺极具特效;火包穴在胃经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绞痛特效。
4、络病理论:该理论源于《内经》,昌明于叶天士,董公又有更深入而精彩的发挥,其拿手绝活—“刺血针法”,即以络病理论为依据。对初病气结在经,经主气;久病血伤入络,络主血。董公以毫针通经调气,以三棱针刺络活血,使一些看似复杂的疑难重症迎刃而解,涣然冰释。
灸法秘传·七十症(全是干货,不收藏就亏大了!)《灸法秘传》,清·金冶田传,雷少逸编。刊于年。全书主体部分为中风、尸厥应灸七十症的灸法取穴。
中风
中风者,卒然中倒,人事无知,口眼㖞斜是也。方书有中经、中络、中脏、中腑之分。医之乏效者,必须用灸。或未经疗治者,急灸无妨。当其初中之时,先灸百会,或灸尺泽。如口噤者,灸风池。左瘫右痪者,灸风市。如两额暴痛,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失音不语,灸客主人。如因痰而中者,灸环跳穴可也。百会穴、尺泽穴、风市穴、客主人(两耳前骨工宛中间,开口即穴处。)环跳穴、风池穴。
尸厥
《金鉴》云:尸厥者,类中风之称也。谓其形厥而气不厥,口鼻无气,状类死尸,而脉自动也。延医不及,急宜灸大敦穴。倘有四肢厥冷,宜灸内庭,又灸行间,不可误也。大敦穴、内庭穴、行间。
偏风
偏风者,或左肢不遂,或右肢不遂。在左者为瘫,血虚也。右者为痪,气虚也。左瘫右痪者,气血两虚也。总宜先灸百会,次灸合谷。如一偏疼痛,手臂不仁,拘挛难伸,灸手之里,兼灸腕骨。倘痛甚不能提物,灸肩髃。两手挛痛,臂细无力,灸曲池。半身不遂,灸环跳。按穴灸之,自然却病。百会穴、合谷、手三里、腕骨、肩髃、曲池、环跳。
眩晕
眩,目花也。晕,头昏也。其病之因有五:一曰无痰不眩,一曰无火不晕,一曰木动生风,一曰水不涵木,一曰土虚木摇是也。医者莫分,药多罔效,灸神庭穴,自获安全。若未中机,再灸肝俞必验。神庭、肝俞。
痿症
经曰:肺热叶焦发为痿躄,痿躄者,足软而不能步也。其症有五,不可不明。盖痿躄属肺,脉痿属心,筋痿属肝,肉痿属脾,骨痿属肾也。总当先灸足三里,甚则灸三阴。灸法得宜,较汤散为胜也。足三里、三阴交。
痹症
痹者,即俗称为风气也,症由风寒湿之气杂合为病。益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往往蔓延不愈。倘三气痹痛,灸环跳,兼灸脾俞、肾俞。足痹不仁,灸腰俞。如手臂作痛,不能提举,灸尺泽。两腿麻木,不能步履,灸风市。按图而灸,庶乎肢体自若耳。脾俞、肾俞、腰俞。
劳伤
五劳者,烦冗劳心,谋虑劳肝,过思劳脾,过忧劳肺,色欲劳损。七伤者,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立伤骨,房劳思虑伤心肾也。至于骨蒸劳热,药石乏效者,先灸大椎,并灸胆俞。久嗽劳热者,灸肺俞。久虚不食者,灸上脘。真气虚弱者,灸气海。男子血损者,灸天枢。女子阴虚,灸足三里。凡有一切虚损劳瘵,及至形神大惫,惟灸膏肓穴,可冀挽回,否则无救矣。大椎、胆俞、肺俞、上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膏肓。
咳嗽
先贤论咳嗽,以有声为咳,有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其初起多因于风寒,延久多成于虚损。若咳甚欲吐,灸身柱。因痰而嗽,灸足三里。气促咳逆,觉从左升,易于动怒者,灸肝俞。咳嗽见血者,灸肺俞,或灸行间。吐脓者,灸期门。日久成劳者,灸膏肓弗误。身柱、期门。
喘症
喘病之因有四:有因寒邪入肺而喘者,有因病阻肺气而喘者,有因水停心下而喘者,有因肾不纳气而喘者。统宜先灸天突,次灸中脘,甚则兼灸肺俞。所有哮喘不得卧者,须灸灵台。行动遂喘急者,须灸气海。得能按穴灸之,去沉疴犹拔刺耳。天突、中脘、灵台。
血症
书谓:吐血成升斗者属胃血也,其余咯血属心,呕血属肝,咳血属肺,唾血属肾。凡有一概血症,总当先灸胆俞。血痰灸其上脘。咯血喉中有声,灸其天突。如五劳七伤,诸虚百损而患血者,灸其膏肓,弗可缓也。据(管见),暴患之血症,实火为多,不宜辄灸;灸患之血症,虚火不少,用灸无妨,切须辨之。
汗症
汗有自盗之分,不可以不知也。盖自汗为阳虚,不因劳动而自出也。盗汗为阴虚,睡而汗出,醒而收也。灸其尺泽,可以奏勋。设未效者,膈俞灸之,必然全愈。膈俞。
肺痿
久嗽肺虚,而成肺痿。痿者萎也,犹枝叶之萎落也。时吐涎沫,声音不扬,或嗽血丝,形容枯槁。斯症属虚者多,这么好的文章来自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白癜风有什么好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zy/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