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之艾每天艾灸20分钟,温暖一整冬
金木(浴疗)彩铃为您成功起航!
红之艾:每天艾灸20分钟,温暖一整冬!中医认为,冬季的养生,以补阳、藏阳为主。
而艾草属阳,加热或燃烧后作用力更强,所以艾灸是补阳的最佳养生法,而且灸条方便易用,价格便宜,没事老少都可以灸一灸。
艾灸两个穴,胜吃一只老母鸡
冬季补阳灸两穴,精神抖擞人乐观,手脚暖和胃口开!两穴即是命门穴和足三里穴。
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
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故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艾灸命门穴又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足部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且往往寒由脚生,阳气不足时足部常明显地表现为脚部怕冷。
艾灸足三里穴,一方面可改善足部怕冷症状,另一方面,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足三里是阳明经的合穴,是人体经气深入合于脏腑的部位,故调补足三里,是养生保健,保暖护阳的要穴。
每天艾灸20分钟,温暖一整冬
实际上,艾灸已不仅限于治疗疾病,大多数人将其作为一种养生保健方式,所以,这个冬天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坐在家中的阳台下(注意避风),晒着太阳,静静做艾灸!
很多人到了冬天就手脚冰冷,热水袋、热水饼、暖宝宝这些都是来自体外热量,而艾灸却能增强自己的产热,人体手脚冰凉,是表象,实质是人体气血亏虚所致,找到穴位艾灸能祛湿寒,对缓解手脚冰冷有帮助。
特别是对于身体较虚弱畏寒的老年人,艾灸不失为一种简单便利的养生保健方法。
这个冬季应该怎么灸
1,容易感冒(抵抗力低)
取穴:大椎穴、肺俞穴
施灸方法:左右两穴各灸5~10分钟,可早晚各灸1次。
特别是天气变化,易感冒的季节艾灸更有疗效。
2,手脚怕冷者
取穴:大椎穴、神阙穴、命门穴,足三里穴,涌泉穴。
施灸方法:可早晚各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
3,虚寒性胃痛
取穴:足三里穴,命门穴、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
施灸方法:温和灸以上穴位,每穴10-15分钟,每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中间可休息两三天。
4,冻疮
取穴:阿是穴、血海穴、肾俞穴、命门穴、曲池穴、三阴交穴。
施灸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对准爱发冻疮处,各悬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色为度。
若冻疮在上肢或耳朵,必须加灸合谷穴3~5分钟;若冻疮在下肢,必须加灸足三里穴3~5分钟。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5,容易气虚疲劳者
取穴: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肾俞穴、大椎穴、肺俞穴、身柱穴,膏肓穴。
施灸方法:可早晚各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
穴位较多的,每天选取3-4个穴位艾灸即可。
金木红之艾
《本草纲目》也记载:“凡用艾叶,须用陈旧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则易伤人肌脉。”
红之艾采用七年陈艾叶粉碎提取而成的艾绒,另添加红花等多种植物草本组方而成。7年陈艾绒燃烧时火力温和,其温热之性能将红花等成分的药理作用直透皮肤、肌肉深处。红之艾燃烧时发出的红外光和生物信息能,可达到温经通络、除湿祛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扶正祛邪、加快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之功效。
成分:艾绒、红花使用方法: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皮肤上方1-3厘米处,左右移动,往返回旋熏灸。储藏方法:阴凉干燥处注意事项:过饥、过饱、酒醉、皮肤破烂及过敏者禁用、孕妇禁用。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辛苦的创作,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跟上趋势,转变思维,用全新的方式做金木,这一次,你不能再错过!赶紧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秘籍。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zy/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