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5句大实话,敢看吗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在股票交易中同样有决定投资命运的内在因素。在心理学上讲,性格的改变虽然很难,但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影响慢慢改变的,而气质往往是不能改变的。这也正应了目前有些人是“富而不贵”这一说法。回到交易中来,我们不一定要有贵族气质,我们是要先富起来。所以我们要重塑交易性格,从而实现交易命运的转变!把赚钱变成我们每位投资者的精神特性!

来看一个由美国康乃尔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做过的有趣试验:

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都撞死了。

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呢?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蜜蜂的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每次朝光源飞都用尽了全部力量,被撞后还是不长教训,爬起来后继续撞向同一个地方。同伴的牺牲并不能唤醒他们,它们在寻找出口时也没有采用互帮互助的方法。

如果说蜜蜂是教条型、理论型,而苍蝇则是探索型、实践型。它们的思维中,就从来不会认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撞的时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在被碰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它们能从同伴身上获得灵感,合作与学习的精神让它们共同获救。所以,最终它们是胜利者。对这个试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说蜜蜂是烈士,而苍蝇则苟且偷生。有人说苍蝇非常聪明,而蜜蜂有些愚蠢;有人干脆把目前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苍蝇型”,二就是“蜜蜂型”。如果先摒弃原先的对于这两种昆虫的道德附加和好恶感,你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看看自己在投资中,你到底是“蜜蜂”还是“苍蝇”?你想做“蜜蜂”还是“苍蝇”?

交易实际是个很简单的事,是我们自己把它弄复杂了!包括那些对大势夸夸其谈,无所不知的“天才们”,包括那些对做庄内幕了如指掌,操盘细节完全掌控的“神秘人”,他们宁愿编些故事,胡猜乱蒙,也不肯真正面对市场,来调整自己的行动,就算大机构老总若有这个毛病一样会死得难看,因为每当你自以为是的时候,市场就会很快让你明白:谁才是老大!

尊重市场、摆正位置、控制风险、顺势而为。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果水平的确不好,看不懂,不做也罢,不要勉强自己,我们是人,不是神!

一个交易高手一定会同时具备两种能力:

一是善于把握时机,瞄对目标

二是有坚强良好的自律能力。

把握时机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你是否能够在市场中赚到钱!但可惜你不能每次都把握对,有时是你在错误的价位上进行了交易,有时是市场突然的变化超过你的想象,有时是打蒙头后干脆进行自杀式冲锋,这时,唯有自律可以让你摆脱危险之地。

记得有一位交易大师说过:

可怜的输家呀,首先是时机掌握不对,被套进了麻烦的交易中,而后又在缺乏自律情况下,陷入到万劫不复的深渊!

做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节制和自欺欺人。做交易,你必须要拥有二次重来的能力,包括资金上,信心上和机会上。这一切,很简单,但需要把她变为你的习惯。尊重市场,遵守规则无它!仅此而已!!!

赢家、输家、旺家和衰家

大部分交易者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投降,才会发现真正的成功之道;同时,有些交易者会设法得到足够的正确交易知识,进入一般人所说的“盛衰循环”。

有些读者可能从交易新手的例子中得到结论,认为每一个人天生都抱着负面的态度。实际情形正好相反,并非每一位交易者都是这样,天生注定会长期亏损。

不错,的确有一些交易者持续亏损。经常亏到赔光一切,或是亏到不能再容忍更多的情感痛苦,因而退出交易为止。然而也有很多交易者孜孜不倦地在市场中学习,完全学到赢家态度,进而能够靠着交易获利。

因此他们虽然碰到很多问题,最后还是学会了赚钱之道。但是我要强调的是,他们学到的赚钱之道基础很有限。并没有学到怎么对抗欣喜若狂的不利影响,也没有学到怎么矫正自我破坏的力量。

欣喜若狂和自我破坏是两种强大的心理力量,对你的交易绩效会有极为不利的影响。但是在你开始获利或开始持续获利前,你不会关心这两种力量,这就变成了大问题。你获利时,大概至少会关心可能成为问题的事情,尤其是像欣喜若狂一样美好的感觉。

欣喜若狂有一个主要特性,就是会让人产生极度自信的感觉,让人几乎想象不到有什么地方会出问题;相反,因为自我破坏而产生的错误起源于各种冲突,以及交易者觉得应该赚钱或应该成功时的冲突。

你获利时最容易出错,如过度交易、建立过大的部位、违反自己的规则或认为操作时,行为似乎大致上不需要适度规范。你甚至可能走极端,自我膨胀地认为自己就是市场,然而市场很少认同你。市场不认同你时,你会受到伤害。伴随而来的亏损和情感痛苦通常很严重,你一定会经历盛极而衰的过程。

如果要我根据创造的成就为交易者分类,我会把交易者分成3大类。最少的一类在积极交易者当中,所占的比率大概不超过10%,是长期赚钱的赢家。他们的资产曲线稳定上升,偶尔会出现幅度相当小的减少。资产减少时,通常表示他们碰到任何交易方法或系统都会产生的正常亏损。他们不但学会怎么赚钱,也不再受到引发盛衰循环的心理力量所左右。

第2大类是长期输家,他们大约占积极交易者的30%~40%。他们的资产曲线是长期赢家资产曲线的倒影,只是方向正好相反。他们亏损的交易很多,偶尔才会有一次交易获利。不管他们有多久的交易经验,他们没有学到的地方还是很多。他们不是误解交易的本质,就是沉迷在这种错觉中,因此几乎不可能变成赢家。

人数最多的一类是“旺家兼衰家”,他们占了积极交易者的40%~50%。他们虽然学会了怎么赚钱,却不知道如何保住利润的交易技巧。因此他们的资产曲线看起来很像云霄飞车,在大幅稳定上升后会急剧下降。接着是另一次大幅稳定上升,然后是另一次急剧下降,云霄飞车式的循环不断出现。

我曾经与很多经验丰富的交易者合作过,他们曾经创造令人难以置信的连续获利记录。有时候连续好几个月获利,没有亏损过一次。对他们来说,连续15~20笔交易获利并不稀奇。但是这种连续记录总是以相同的方式结束,就是在欣喜若狂或自我破坏造成的严重亏损中结束。

如果亏损的原因是欣喜若狂,连续获利的形式如何其实并不重要,无论是一连串的交易获利或是只有一次交易获利都不重要。过度自信或欣喜若狂什么时候开始控制思考过程,每一个人似乎都有不同的门坎。然而欣喜若狂一旦取得控制权,交易者就会碰到严重问题。

处在过度自信或欣喜若狂的状态时,因为你认为绝对不会有什么地方出问题,所以就看不出风险。如果没有什么地方会出问题,就不需要规则或界限规范你的行为。因此建立比平常还大的部位不但深具吸引力,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然而你一旦建立比平常还大的部位后,你就陷入了危险中。部位越大,价格小幅波动对你的资产的冲击越大。波动对你的部位产生的冲击比正常情况大,加上你绝对相信市场会照着你的预期发展,情况就会变成只要价格背离你操作的方向一档,你就可能陷入“心智冻结”的状态,变得无法动弹。

当你最后从这种状态中脱身而出时,你会觉得惊讶、失望和遭到背叛,你会奇怪怎么可能发生这种情形?事实上,是你自己的情感背叛了你。然而如果你不知道或不了解我刚刚说明的基本机制,你会别无选择,只能把责任归咎于市场。

如果你认为市场这样对付你,你会认为必须多了解市场,以便自保。你了解得越多,自然会对自己的获利能力越有信心。到了某一个时候,你越可能跨越门坎进入欣喜若狂的状态,循环会重新开始。

如果亏损是因自我破坏造成的,杀伤力可能一样大,但是本质通常比较复杂。犯下应该委托买进时却委托卖出,或是犯下正好相反的错误。或是在最不适当的时刻从事一些让你分心的活动,这是交易者害自己不能获利的典型例子。

哪有人会不想获利?问题其实不是谁想要什么东西的问题。我认为,所有交易者都希望获利。但是与获利有关的想法之间经常有很多冲突。有时候冲突的力量非常大,以至于我们发现我们的行为正好与期望直接冲突,这种冲突可能起源于宗教上的教育、工作纪律或儿童时期的某种创伤。

如果这种冲突存在,就表示你的心理和目标不搭调。换句话说,你的全身上下并非一心一意追求同样的结果。因此你不能认为,只要你学会了交易窍门,市场上就有很多钱让你赚,你就有能力无限地获利。

某大交易员说过,他看待顾客时是怀着“所有商品交易者都是无可救药”的想法。他的责任是让交易者快乐,直到他们逝世为止。他这样说时带着开玩笑的性质,但是他的话很有道理。

如果你亏的钱比赚的钱还多,你显然不可能存活。还有一点较不显著的,那就是即使你赚钱,你仍然可能走到尽头。换句话说,如果你交易获利,却没有学会如何在自信和自制之间追求健全的平衡,或者没有学会怎么看出你一定会自我毁灭的可能性而设法补救,那么你早晚都会亏损。

如果你是属于处在盛衰循环中的交易者,请你考虑下面这件事。即如果你因为错误或鲁莽而亏损的每一笔交易,可以重来一次,你现在应该会有多少钱?重来一次并重新计算后,你的资产曲线会有什么变化?我敢说很多读者都会变成长期赢家。

现在再想一想你碰到亏损时会有什么反应,你是否承担亏损的所有责任?是否设法看出应该怎么改变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行为?是否看着市场,心想你应该了解市场的哪一个部分才能预防再度亏损?市场与你鲁莽冒进的可能性显然毫无关系,市场和你犯的错误——因为某些内心冲突造成的错误——也完全没有关系。

你的态度或心态并非是由市场创造出来的,这个观念大概是交易者最难接受的。市场只是镜子,把镜子里的东西向你反映回来。

如果你很有信心,不是因为市场让你觉得有信心,而是因为你的信念和态度搭配得宜,让你可以进入某种经验中,为结果负责,从中吸取教训;你能够维持信心十足的心态,完全是因为你不断地学习;相反,如果你觉得愤怒和害怕,是因为你多多少少都认为你的结果是市场造成的,而不是你的结果创造了市场。

最后,不负责的最糟糕结果是你会继续沦落在痛苦和不满的循环中。你可以想一想,如果你不为自己的结果负责,你就可能认定自己不需要通过学习什么彻底维持现状。你不会成长,也不会改变。会用完全相同的方式看事情,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事情,得到同样不满意的结果。

你不了解这一点,就会用你的知识避免为冒险负责。在这种过程中,你最后会创造你想要避免的东西,使你继续沦落在痛苦和不满的循环中。

然而如果你把想得到什么东西却没有得到的责任归咎于市场,这样做有一个有形的好处,即可以暂时避免严厉的自我批评。我说“暂时”,是因为你转移责任时切断了学习机会,不能从经验中学到必须学的东西。

请记住,我们把追求胜利的态度定义为对你的努力抱着积极的期望,接受你得到的任何结果。因为他们完全反映你的发展水平,也完全反映你有什么地方需要学习和改进。

如果你转移责任,希望避免随着严厉批评自己而来的痛苦感觉,你只是在伤口上贴了受到感染的急救胶带。你可能以为问题已经解决,其实只是把问题延伸到未来,以更恶劣的形式重新浮现。结果一定是这样,原因完全是你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对于交易经验不能做出能够带来更满意的解读。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赚不到钱常比认赔还痛苦?我们亏损时,可以用很多方法把责任转移给市场,从而不承担责任。但是我们看到钱却赚不到时,我们不能归咎市场。市场并没有做什么事,只是提供机会。但不管原因是什么,我们却不能好好地利用机会。换句话说,我们无法用合理化的方式消除痛苦。

你不必为市场的作为或不作为负责,却要为你交易活动产生的所有结果负责。你要为你学到的东西负责,也要为你还没有学到并等待你去发现的一切负责。

要发现你需要什么东西才能成功,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追求胜利的态度,因为这种态度是天生具有创造力的观点。追求胜利的态度不但会打开你需要学习的一切,也会产生一种心态,让你很容易地发现别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培养追求胜利的态度是你能否成功的关键,很多交易者的问题是自认已经培养出这种态度,实际上却没有。不然就是希望市场以送给他们交易获利的方式,为他们培养这种态度。你要负责培养自己追求胜利的态度,市场不会为你代劳。

并且我非常强调,如果你没有培养出追求胜利的态度,再多的市场分析都于事无补。了解市场会让你得到所需要的优势,创造一些交易利润。但是如果你没有追求胜利的态度,这种优势不会让你变成长期赢家。

当然有人会说,有些交易者会亏损是因为不够了解市场,才会犯错。这种说法听起来可能很有道理,我的经验却是:如果交易者抱着输家的态度,不管他多了解市场,都会进行错误的交易。总而言之,结果都相同,交易者都会亏损。

另外,如果交易者抱着追求胜利的态度,即使对市场几乎一无所知,仍然能够看出什么交易会获利,进而进行这种交易。要是他们很了解市场,就可以看出更多机会,进行更多获利的交易。

如果你希望把恐惧的市场经验变成信心十足的感觉;如果你希望把资产曲线从起伏不定,变成稳定上升,第1步是切实负责。即不再期望市场白白送你什么东西,也不再期望市场替你做好什么事情。

如果你下定决心,从此以后一切都要靠自己,市场就不再是你的对手。如果你不再跟市场对抗——其实是不再跟自己对抗,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会很快地看出你还要学些什么和要多久时间学会,承担责任是赢家态度的基石。

1

交易获胜的真正秘诀

不要预测未来的行情,而应该评估现在的行情性质并制定好交易策略!买卖规则重于预测!这是交易获胜的真正秘诀:停损单是贏家的法宝,保本是永远不败的秘诀。

交易不是知识的学习,交易永远是修炼场,人性的一切弱点在这里暴露无遗。

成功的交易者是技巧、心态和德行的统一,三者不可分离。交易的最高境界是无我,无欲、无喜、无忧、无恐惧。成功的交易者总是张着两只眼,一只望着市场,一只永远望着自己。任何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校正自己,永远比观察市场重要。

预测是个陷阱,一个美丽的陷阱,从本质上讲,预测从属于主观。一切必须由市场来决定,市场永远是客观的,不以交易者的主观来决定的。跟着市场行动,抛弃任何主观的东西,是成功交易者的前提。

建立起你的交易系统,放弃预测,放弃恐惧,也放弃贪婪和欢喜,一切由你的交易系统决定出入市。机遇是留给肯下苦功,目光远大的人的;留给不受眼前行情起伏震荡,有完全思想准备的人的;留给有博大的胸襟气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优秀的人格魅力的人的。

人们往往对简单的真理视而不见,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对他们智商的侮辱,难度越大的事情,人们往往乐此不疲,因为它具有足够的刺激和挑战性,而对于简单的方法,人们往往不屑一顾。

投机市场的游戏就是一个管理和控制风险的游戏,而不是追求利润的游戏,

估计很多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但这是我的理解,这使我很安全!盯住止损,止损是自己控制的;不考虑利润,因为利润是由市场控制的!其实资本市场的实质就是资本再分配,最高的境界就是心态的较量。

大多数人都要过战胜自己这一关,能尽快意识到自己的弱点才有可能少走弯路!股票就是“赌博”,玩的就是心态,赢时要放胆,输时要舍得放弃。对行情赚到钱没啥了不起,看对行情亏了钱还能不受影响接着下单才厉害。自己不是输在盈利能力,而是死在亏损大了舍不得砍,老是幻想能挺回来。允许自己犯错并能控制自己的亏损应该是最终的目标。

战胜自己很难的,我觉得能明白自己的毛病想法去避开比较现实。只做自己有把握的行情,做单不用想的那么复杂,简单有效就行。根据自身特点找到合适的方法,就能在市场活得长久,纪律和心态控制比技术提高更重要。

男儿在世,一诺掷地,自当溅血赴约,然投机市场,比拼的是放弃的技巧,似不宜过分执著为好。任何时候忘记了去尊重市场,都会铸下大错。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才是长期成功的关键。思考创造了人,多想想,想透澈点,盲从会死人的。

任何一种方法固定下来都能最终赢利,只是科学控制仓量的学问。久错必对,久对必错,取长去短,少取长活,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在有成绩后可以放弃,而在受到挫折后绝对不可放弃。因为成功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对做大趋势者犹为重要)

金融交易的全部----就是要有一套有效的价格趋势策略,加上良好的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用“分散”而“持久”的手段,在投机市场上长期地占有概率优势,而不是孤注一掷。既然是做趋势就不应该经常换短线来做,因为趋势和短线考虑的角度是不同的,手法也不一样。操作方法到一定程度要继续改善也是很难的,因为无论如何都有出错的概率存在。

永远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永远不要承担过度的风险。只要你在入场前确定了自己能够承受得起的风险,从原则上来说那就是个好交易。“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说起来很容易的一句话,但是你是否能够“交易你的计划”,却是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难执行的。

2

预期坏结果往往容易印证的困境:你认为它有多坏的结果,往往有多坏;认为它有多好,往往不一定是那样

你小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做错了一件事情,越害怕被大人知道,往往他们很快就会知道。也就是唯独预期坏的结果能为之印证,其概率远远大于好的结果的预期。

例如寻找一个丢失的东西,你开始猜在甲、乙、丙、丁、戊5个地方之一,你寻找的顺序无论如何,极有可能在最后一处找到。假如,你买了一支股票,从市场状态又到上市公司经营的基本面,现在每股20元价位买入,预期它可能在一年内会上升到40元;如果你买入了另一支股票,发现不对劲,并害怕它会从现在的30元下跌到10元以下吧,“应该不会”!它的行业发展还不错。而后来呢,你发现那一次预想上涨的股票根本没有上涨到40元,而从来也没有超过28元;而害怕下跌到10元以下的那只股票,果真没有卖出,竟然下跌到8元钱。

当然出现这种困境的结果与我们人类的贪婪性作祟有关,由于人们在预想好的结果时,贪婪过度就会出现幻想、幻觉,致使本来适度现实的目标结果远远超过实际的结果。因此,认为它有多好的结果,往往不会达到预期目标。如一支股票现价10元,其本身的价值与结果预期应该上升到15元,随着它的价值回归与股价上升,持有这支股票者受贪婪性影响,又准认为它还会上升到30元、40元,其结果在大多数散户疯狂的追逐中,主力资金已获利派发筹码,股价根本没有达到大多数人的预期,它就开始下跌,并套牢了一大批股民。

相反,如果你30元买入了一支股票并感觉追涨的时候买入价格好像有点高时,往往就是买在了最高价。股票果然下跌后,又认为不会下跌到十几元吧,它的题材那么新颖,但最终结果就是那样。因为人类心理贪婪性的相对面就是遇到要被处罚的侥幸性。如大多数杀人犯作出其行为之前都认为不会被别人发现,其结果又是绝大多数在劫难逃。

若持有了一支股票睡卧不安,而且非常害怕要发生某种情况,反而已经注定它会发生,所以你就要小心,最好赶快远离它。一旦怀疑刚才的决定对不对,一般不会有好结果。而这个“怀疑”就是答案,你自己决定取舍吧!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更是如此,你一旦怀疑某件事或某个事实时,绝大多数怀疑是对的!

3

付出与回报成反比的困境:较小付出所得回报往往比那些多付出的回报大的多

大家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吧,往往较小的投入回报很高,而较大的投入,回报反而很小,甚至是负数。在社会中坐着工作的人所赚的钱,永远比站着工作的人多出许多。整个国民经济中,生产环节远不如流通环节利润高。“动脑”的职业又比“动手”的职业赚钱多。特别是股票投资更是这样,每天越勤劳,所得到的反而越少,不断杀进杀出,收获往往更小。而收益较好的股民,往往是看准了时机选好了股票,不用去每天执着地关心它一时涨跌的那些人。也就是在股市中容易跟准主力资金的节拍,并容易赚钱的“大牛股”,往往会被那些很少早晚费心去操劳股票的那些散户买到并持有获得暴利。

“天道酬勤”,确实如此。但是在股市却往往是“奖懒罚勤”,“奖拙罚巧”的地方。因为人类认为的付出,在天道中不一定是付出,也许是索取,关键看心念。

实际上在任何事情中的付出,不仅仅是自己刻意的用心,而且当你决定去做你要做的事情并希望达到某一目标时,如果从一开始就感觉很不顺利,总觉得阻力重重,做起来肯定难度大,投入精力也大,到头来做不成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希望成功的心态越强烈,则面对的困难就越多,如果自己没有慢慢来的心态,执意要按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即使这件事情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这个时候你反而又觉得不值得那样去做,又会对实现的目的后悔不已。

人们常说“好事多磨”,实际上是自我安慰的谬误,好事往往不会多磨,多磨往往不会是好事。“多磨”本身没有顺其自然,大多不符合常理常道,所以一开始就没有积极的因素配合你,“强扭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这种“多磨”的处境,要想达到目的,所付出的又是几倍于常态要求的代价,不仅是事倍功半,而且即使勉强兑现,其最终又会是变形、变味的结果。相反,那些只有较小的付出,就可很快达到目标,往往所处环境、条件已经具备成功所需要的必要因素,顺其自然,乃瓜熟蒂落,大势所趋,因此,感觉也非常顺利,好象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全是为了你这个目标而来,不仅事半功倍,且结果又往往是超乎想像的那么好。

在股市博弈过程中,许多人往往都有这样经历:依据“晦涩难懂”的股票研究、分析方法,选择买入股票,往往不会成功。股市中的“研究”一词,实际上就是制造大量看不懂而且又毫无用处的东西,自认为研究上了水平,自己成了行家、专家,并依此选择股票,大胆购买,没想到根本不是你想像的那样,买入后虽然有小幅上涨但很快就大幅下跌。你“割肉”出局,却又开始上升,当你又想挽回之前的损失再追进去,好像有人成心与你过不去一样,开始走低。更使你气恼的是,当你准备再次斩仓卖出时,你的电脑又突然“死机”,结果未能卖出,把你死死套牢。事后证明,你选择的那些股票走势完全相反,不仅不是强势品种,反而是最弱的一些。

因此这种“多磨”,当然从另一个方面也许又预示了你在股票市场所依据的选股方法根本没学懂,即便学懂了也并不适合你,或者介入的时机根本不对。而如果介入的时机成熟,大趋势向上,何愁你选择的股票不涨,这种情形下,自会感觉选股方法正确而简单,也就不会让你连连斩仓割肉甚至套牢了。

实际上充斥在股票市场的选股方法繁杂众多,如波浪理论、蜡烛理论、均线理论,但是只有掌握或应用适合你自身特点的有效方法,而且深入浅出,才可以真正为你获得较好的回报。

4

法无定法,道非常道。在搏奕的世界中唯一不变的那就是变,可虽然变有些本质的东西却又从未改变。

我们做股票的人一定知道股票市场有主力,主力会刻意误导散户,主力明明要启动行情却偏偏故意先来个大跌,导致我们看不清楚真实的方向,该买的时候卖,该卖的时候买。这样的行为就是通过策略强加于我们的风险。

同样如果我们看穿了主力的误导,我们就找到了最坚实的买入信心与证据。所以我们既会因为主力的误导而做出错误选择,也会因为主力的行为而获得机会与利润。所以这也是赢亏同源的。

但主力的操作分析起来感觉还可以,好象真的是有风险也有机会,但为什么到了真实的操作上,散户们总是吃亏受伤呢?因为这是由策略型风险的高技巧性所决定了的。

主力做出的操作都是建立在人性的对立面上的,你要想你的操作能跟上主力的节奏你就必须能作出违背人的本性的操作。这样的操作如果没有建立在熟练驾御自己心灵的基础上你是绝对做不出来的,这也正是市场上散户,总喜欢买入还没有启动的股票,而对主力发动行情的股票视而不见的根本原因!

主力控盘就是要通过他们的操盘技巧,来达到让股票的走势违背人性,从而让众多小散看得见却跟不上。这样的策略型风险给予散户的结果,就是散户捕捉不到大的波动,来对冲他们固有的系统性风险,然后心态再变坏,再自己主动制造人为主观性风险,从而达不成到在市场上获得利润的目的。

从承担风险类型的区别来看,散户面对主力就已经很吃亏了,因为主力只承担两种类型的风险:系统性风险和人为主观性风险(主力也是人主力也会犯错,只是主力的水准比散户高多了,这就好象职业牌手对普通德州扑克玩家一样,大家都有错误,只是职业的犯的错比业余的少得多)。

而策略性的风险已经通过技巧的控制与违背人性的操作手段,把风险完全转嫁到了散户身上,同时还转嫁了部分系统性风险给散户。

散户就吃亏多了,不但要为系统性风险买单,还要承担自己因为经验不足或对市场认识错误或心灵失去控制所带来的人为主观性风险,同时还因为主力的操纵,被强加了策略型风险在身上,所以散户的成功率那么低,老赚不到钱再自然不过了。

有那么多风险类型需要对冲,散户获得的那些微薄的利润那里够看,只有不停的亏损自己的本金来对冲了。

其实玩股票不太容易认识到第三类风险的存在,因为股票的表现形式太过复杂了,但德州扑克却不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象股票市场中的主力一样,通过技巧来运用策略,并达到误导对手的目的。相对这点而言,股票市场就很不公平了,我们只能被人家用策略攻击,而我们却不能主动的对主力出手,唯一能做的就是,凭借我们的能力来识辨判断主力的招数。

说到这里我总结一下,我认为股票市场有三种类型的风险,或者说任何搏奕的领域都会有这三种层次的风险。

其中系统性风险是不可规避的也不需要规避,因为你规避它就也在规避利润;而人为型风险我们一定要规避,因为它本身并不能给你带来利润,但却需要你用赢利来对冲,所以你规避的越多你的系统能剩给你的利润就越多;而策略型风险则是最难把握的一种风险类型,却同时也能带来最丰厚的回报。只是它的技巧性太强,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及高,需要不仅要精通这个游戏,也能轻松驾御自己心灵的人,才能通过它逆转主力强加于你的风险,反而取得超乎寻常的利润。

策略型风险也不能规避,因为他是别人强加于你的,但美好的地方在于它也是赢亏同源的。即可以是风险也可以是利润,因人而异,看你的修行水准的高低。但因为它反人性的特点,所以交易者需要拥有极好的应对策略与完美的心灵驾御能力,而这才是真正最难学的地方。

同时我也认为正是因为股票市场由于策略性风险的存在,所以它并不是一个纯概率型交易市场,它是一个以搏奕为主,概率为辅的市场。决定你在这个市场收益的最根本原因并不是你算概率能力的高低,而是你搏奕能力的比拼。

所以我基于以上认识,组建了自己独特的主力针对交易系统,这个系统是以搏奕为核心,心灵驾御为前提,量化概率统计为基础的交易模型。因为是搏奕,所以自然不可能是机械系统,法无定法,道非常道。在搏奕的世界中唯一不变的那就是变,可虽然变有些本质的东西却又从未改变。

5

股市中现在是谁与谁赌的问题

本质全都是赌:长线客是在和公司未来的信誉赌;中线客是在和投机力量的趋势赌;短线客是在和符号波动的冲向赌。但,又不完全是赌,毕竟,在赌博中,你一甩下色子,就只有听天由命的份,而在股市,你是有机会控制的,不是控制市场,而是控制自己的交易,你在进程中可以校正,可以退出,这就是您与赌徒本质的区别!

很多人都说踏空的风险!但我实在不明白大不了不赚有什么风险?你不是机构,没人给你赢利的任务;你不是机构,无所作为将给你带来重压;如果你是这样的急,那样的悔;你的下一代看着万点的大盘,又该怎么想?没的炒吗?许多人生怕错过机会而过早行动,结果失去机会其实,你要是真错过了,那就只好错过吧。

现在的市场规模如此之大,战斗打响,战火曼延也有过程,你只需要重新估计自己的处境。以及势头的攻击级别,再选择一个合适的水平进入就是,当然价格是重要,因为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进入,你就能挺过涨停不定的局面。你空仓休息,我看好后市,满仓休息不一样吗?!对呀,因为你头寸压力小,价格有回旋余地,所以心态稳,继续保持!看多看空并不重要,有的人可以一天翻几来回的。重要的是遵守规则!事实上,有的时候,你不遵从规则反而能挣大钱,不过,这会树立起一个坏榜样!当你有一次蒙着眼睛神奇地趟过一片雷区时,你可能会对全世界嗤之以鼻,但我相信,最终,你会粉身碎骨!

因为坏的习惯终会得到坏的结果你越是侥幸,越是上天照顾,越是逢凶化急,最后,死得越难看,上帝终会公平一切事!所以我们要感谢:年轻的时候来犯这些错...

一直以为过分追求预测能力就象过分洁癖一样都会走火入魔的。在大牛市中,看对和看不对,都容易做对但恰恰很多人,在顺手的时候,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一旦遭遇挫折就怪市场,大机构也不例外。别老以为机构在不断入场就跨不掉,机构群体就不会错吗?

股灾他们连命也都差点玩完。事实上,你无论做多大的交易都无法改变市场动向无论你参与否,市场都照样运转,她才不会在乎你以前是赚了还是赔了,她才不会在乎您的成本是多少,该涨就涨,该跌就跌,合力施然,知道机构崩溃的原因吗?

因为他们自认为这几年的牛市是他们撑起的,他们自认为市场是他们说了算。他们自我膨胀到了把自己压垮的地步,他们得意到了放弃自律,放弃风险控制的地步,最后,终于突然惊恐到想歇斯底里一窝蜂跑出

这就象旅鼠自杀,会周期性的发作!都说点,是主力刻意打压?编故事玩呀,底从来都是绝望的主力抛出来的,顶从来都是乐观的主力买出来的,不知所措的主力在整个过程中多空乱翻。道理就这么简单,反射理论透视了大众化投机的精髓,做为个体,不要对自己太在乎,包括面子上的,影响力呀,以前的亏损等等

你只能去在乎要赢得这场交易你现在愿意冒多大的风险并且能否守住这个风险的底线!!!我们是那么的迷恋预测分析,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和判断趋势的进程,以便能够做出正确的决断:在正确的时间进入正确的位置,但我们从来都不愿意多花点时间考虑,如果我们进场后,市场不按我们预测的走势发展,该怎么办?问题还在于,到时,方向完全相反,你会有勇气去校正错误吗?不,不会,你舍不得输掉现钱,你甚至认为——是市场错啦!其实我并不是说做短线,也不是分析市场进程的趋势阶段,只是讨论交易的理念,其中的风格变化可以依据个人习惯不同而做,适合你的方法,符合你的性格,只要能对抗风险,能持续获利就是好方法。

有时不一定学人家的,哪怕很高级关键是你能做到得心应手就行,学习交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可以学习优秀的投资理念,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你可以观察别人的成败,用心的体会,但真正的进步,来自于痛苦的经历,是从自己的惨败中,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的。

记得一位很高明的投资人说过:他的投资绩效完全是在于10年来错误经验的累积,他说的真是一针见血。我认识一个,对市场预测功底很深的人,在大势整体运行和个股研究上,有时吻合得令人难以置信,在我们操盘手圈内是很有名声的,但可惜手中的几个帐户,至今还处于挣扎之中,原因是看准了,但行动缺乏一致性,他说在压力下经常失去水准,很无奈。由此你可以了解,不管一次投资策略或标的品种的买进卖出,你推理得如何正确,除非能付诸行动,完成特定的交易,否则,一点价值都没有。

这就是交易师和分析师的区别:交易师是一个能够行动的人,因为他必须为其行动的后果负责,更为关键的是他有勇气和魄力去应对进程中的变化。

所以看到和做到,看对和做对,是有质的差别,其实,我们不需要成为交易天才,只要做到应手合理就行,其中,纪律和经验,会帮助你化解困境,积累财富。成功的投资者,是那些在市场中,具有持续稳定获利能力的人,成天希望一夜反败为胜来进行惊心动魄,孤注一掷的冲浪客,早死,晚死,迟早死!烂赌,是没什么好下场的。

股市不是赛智力的考场,而是比纪律的课堂

拥有投资理论是市场持续稳定获利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

做交易首先还得解决思想问题,观念问题和认识问题。如果连思想问题都没有解决,研究再多的技术都没用。在执行系统信号时应不折不扣,不要心存犹豫。对系统的犹豫主要来自于系统亏损时期的信心衰竭,“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正是由于瑕疵的存在,才构成了真正的完美。首先我们应认识到投资理论的亏损期属于正常现象,此时才是真正考验和提高交易水平的时期,是应对困难、处理困难能力的时期是培养交易员稳健交易风格和耐心交易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

衡量交易心态是否健康的标准是:当你持有头寸后,如果心中强烈希望价格向着你的开仓方向运动时,则属于不健康的交易心理;当你持有头寸后,如果不是期待价格向着你的开仓方向运动,而是做好了价格方向变动的各种应对措施,则为健康的交易心理。

安达斯·艾里森优秀的着作《走向辉煌》一书中,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投资人只有经过十年或者更久的时间艰苦卓绝的训练,才能形成高强的操作技能。他发现,成功其实是在高度紧张、苦心孤诣的状态下所进行的旷日持久、百折不挠、辛苦繁劳的过程。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的是什么?你可能会说是预测市场。确实,预测市场最重要,但它不是最难的,而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就是牺牲在这个无解之迷上的。市场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而不是可预测性。会说自己能精确预测市场的人,如果不是疯子,就一定是骗子。这是一个最重要的交易问题,相当于哲学上的物质论和意识论。这个问题不弄清则接下来的一切努力都将带来完全不同的交易结果。必须接受市场是不可预测的这一观念,在这个前提下,再问一遍:

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的是什么?回答是:遵守纪律!遵守纪律最重要!遵守纪律最难!遵守纪律重于一切。纪律是交易获利的保证!交易中的一切行为都需要纪律来约束,而不是自己对市场的判断来决定。严格而有效的纪律必须建立在严密而有效的投资理论之上,请你相信你自己认可的投资理论而不要相信自己的盘感。遵守纪律的前提是你必须有有效的交易规则,而获取有效的交易规则并不难,任何有关交易的书上都有,在获取了有效的交易规则之后,剩下的工作就是遵守纪律,执行规则,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来破坏规则。

陈筠笙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zy/21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