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病防病,男女老幼保健艾灸方法
男性和女性“以肝为本”不同的是,男性“以肾为本”。男性40岁以后,先是肾阳虚损,出现头晕目涩、恶寒怕冷以及易患感冒,甚至阳痿早泄等症状,继而肾精出现虚损,表现出腰膝酸软、困倦乏力、烦躁易怒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症状。
艾艾贴艾灸能够起到振奋肾阳、温补肾精的作用,从而改善以上症状。
艾艾贴艾灸男人保健穴位:肾俞、命门、腰阳关、气海、关元、足三里以及涌泉。
(1)患者取俯卧位,用艾艾贴直接灸或者采用隔盐灸法艾灸肾俞、命门穴,每穴1~2壮数。
(2)艾艾贴直接灸或隔姜灸法艾灸腰阳关穴,每次1~2壮数。
(3)取仰卧位,以艾艾贴艾灸气海、关元、足三里、涌泉穴,每穴1~2壮数。
上述男性保健灸法操作方法隔日1次,每灸10次,休息3日。
(1)男性平时应注意保护肾脏,性生活不要过度。
(2)可以做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女性保健灸法女性有其独特的生理特征,和女性生长发育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涉及肝、脾、肾三脏。
女性以肝为本,受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微的充养,同时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有赖于肾精即肾气的作用。女性又有其独特的生理时期,即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以及绝经期。在这些特殊时期前后,女性机体的气血阴阳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与平素身体状况又有所差别。所以,对于女性来说,无论是日常的保健还是疾病的治疗,均是相对比较复杂的。
艾艾贴艾灸女性穴位:命门、肾俞、膈俞、关元、中脘、三阴交、足三里、太冲以及涌泉。
(1)艾艾贴艾灸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以及涌泉穴,每穴1壮数。
(2)用艾艾贴艾灸命门、膈俞、关元以及中脘穴,每穴1壮数。
上述女人灸操作方法隔日1次,每灸10次,休息3日。
(1)在月经前期用艾艾贴艾灸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月经期间避免灸腰骶部及小腹部。
(3)妊娠期禁灸。
(4)产褥期建议常采用艾灸疗法。
老人保健灸法与普通人群相比,老年人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其特殊之处。生理上,老年人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正在逐步走向衰老状态,机体阴亏阳虚,各种精徼物质生成不足,而消耗不变,两者相对而言,“入不敷出”,这种生理特征就决定了老年人的疾病特征,也就是多虚多瘀,而且这里的“瘀”与“虚”有着密切的联系。
老年人常用艾灸,不仅能够振奋阳气,达到温补的作用,解决“虚的问题,而且可以使留于体内的有形之邪得以清除,从而使“瘀”的问题解决了。
艾艾贴艾灸老年人保健灸法穴位:膏肓、肾俞、命门、至阳、中脘、气海、关元以及足三里。
1)以艾艾贴温和灸法施术于膏肓、肾俞、命门、至阳以及足三里穴每穴1壮数。
2)以艾艾贴温和灸法或温灸盒灸法灸中脘、气海、关元穴,每穴1壮数。
上述操作方法隔日1次,每灸10次,休息3日。
(1)老年人的皮肤弹性、感觉敏锐性都相对较差,所以在熏灸时应当随时注意皮肤温度,防止烫伤,以皮肤红晕为度结束艾灸。
(2)老年人平时起居时间应规律,加强体育锻炼。
(3)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低下,饮食宜清淡,但是也要摄入适当的营养,随时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儿童保健灸法小儿体质特殊,和成人相比,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脏腑功能薄弱,如果饮食生冷或乳食过量,则胃肠功能易发生紊乱,从而出现运化功能的失常;另外,小儿卫外功能不强,容易被外来之邪侵袭,适逢天气骤变或者增减衣物不及时,就会发生外感疾病。
因此,小儿疾病以肠胃疾病和外感疾病为多。运用艾灸能加强小儿的脾胃和卫外功能,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艾艾贴艾灸:
加强脾胃功能:天枢、中脘以及足三里。
加强卫外功能:风门、足三里。
(1)以艾艾贴艾灸于天枢穴,每次1壮数。
(2)以艾艾贴温和灸艾灸或隔姜灸法灸足三里穴,每次1壮数。
(3)以艾艾贴温和灸艾灸或回旋灸法施术于中脘穴,每次1壮数。
(4)以艾艾贴温和灸艾灸或隔姜灸法灸风门穴,每次1壮数。
上述操作方法隔日1次,每灸10次,休息3日。
(1)小儿皮肤娇嫩,施灸时应当随时注意其皮肤状况,通常以皮肤微红为度,不可过久,以免烫伤。
(2)饮食方面,要定时定量,不宜过饱过饥,或者过食肥甘油腻的食物。
(3)天气变化时,适时添加或减少衣物,避免外感病的发生。
更多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zy/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