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本院级研究生班毕业参
怡山乐水养心性 谈禅说教增道心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级研究生班毕业参学之旅
为令毕业学生增广见闻、长养道心,在学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班班主任会闲法师,班主任助理心举法师、性纯法师的带领下,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级研究生班毕业班参访团一行20人,于6月5日至11日赴云南丽江、腾冲,展开为期一周的参学之旅。
6月6日上午,参访团一行首先参观了玉龙雪山风景区。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区,是中国最南的雪山。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米以上。由于云南天气多变等客观因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只有约九十天的时间无风无雨,能见度高,方能一览雪域圣山的风采,幸运的是当天风和日丽,真可谓是应验了“贵人到雪山笑”的谶语。在导游的带领下,毕业参访团成员们来到大索道,进入玉龙雪山的冰川公园。攀登四千米以上的雪山,空气稀薄,容易产生高原反应。但同学们都不畏艰辛,努力挑战自我,登临雪山四千米处,达到人生的新高度,并于峰顶集体合影留念。中午,参访团一行观看了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通过演员们生动的表演,形象的了解到纳西族的宗教、文化、艺术等等。实际感受了纳西族对于自然神的崇拜。下午,在参观了美丽的蓝月谷景区之后,参访团一行来到了纳西族本土宗教的主要庙宇——玉水寨,在详细了解以自然崇拜为主的东巴教文化得同时,在许愿牌上寄托了对于天下苍生的美好祝愿。
6月7日上午,参访团一行参观了束河古镇,走进古色古香的小镇,感受历史的进程与前人的馈赠。束河古镇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下午,参观了黑龙潭公园,公园位于丽江古城北象山脚下,从丽江古城四方街沿经纬纵横的玉河溯流而上,约行一公里有一处晶莹清澈的泉潭,即为中外闻名的黑龙潭。参观完黑龙潭公园之后,参访团一行结束了在丽江的行程。
在感受了丽江的秀丽风光及纳西民俗文化之后,参访团一行于6月8日晚上抵达了祖国的边陲,被誉为“极边第一城”的腾冲。
6月9日上午,参学团一行参观了自然景观“热海”景区,此处是腾冲的地热奇观。虽然整个观光过景区内的温泉有80余处,尤其以”大滚锅”为最,其直径3米多,水深1.5米,底部水温达℃,两边水温达96.6℃。昼夜翻滚沸腾,四季热气蒸腾。虽然整个参观过程中,天空一直下雨,但丝毫阻挡不了参访团的观光热情。大家都被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所深深折服,纷纷对此水汽蒸腾迷漫、云烟缭绕,恍若仙境的自然景观赞叹不已。中午,在会闲法师的带领之下,参访团一行赴本院级本科毕业生宽妙法师的寺院灵山古刹进行参访,受到了腾冲县佛教协会会长演悟法师及灵山古刹监院宽妙法师的热情接待,双方彼此交换了礼品。宽妙法师设宴招待了参访团一行。期间,会闲法师跟演悟法师之间进行了亲切交流,两位法师对于佛教的弘法理念、僧团教育、居士引导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彼此发表了精妙的见解。作为教内中青年精英的代表,两位法师惺惺相惜,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下午,参访团一行参观了滇西抗战纪念馆。在了解了二战时期,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浴血奋战、在滇西地区与日军对峙及云南本地民众积极配合远征军守家卫国的壮举,同时了解到日军在滇西的残酷行径而导致滇西民众犹若身处炼狱的惨痛历史之后,参访团一行心情颇为沉重,意识到正是由于先辈们在那个邦国殄瘁的时代坚强砥砺,以至于血染河山才换来我们今日和平安逸的生活,我们更应当以感恩的心去予以珍惜。此行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随后,参访团一行赴本院级学生果矗法师的寺院进行了参访,受到了天应古寺住持果矗法师的热情款待,双方彼此交换了礼品并合影留念。在了解到果矗法师多年以来一直发心收养缅甸地区孤儿及贫困儿童的善举之后,会闲法师对果矗法师的发心赞叹不已,慈悲给这些年轻的小师父们结缘了红包。果矗法师则回忆了当时在学院的生活,并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作为此次出行的主要目的地,对于滇西抗战纪念馆及两所小寺院的参访,无疑是参学旅程中最为有意义的。通过一天的参访,不仅增强了大家的爱国情怀,更为重要的是使大家了解到住持道场、弘扬教法的不易,也长养了大家的道念,更加坚定了弘法布教的决心。
6月10日上午,参访团一行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和顺古镇。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居民以内地迁来的汉民族为主,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有“华侨之乡”、“书香名里”的美誉。参访团一行沿着镇子左边参观,看到镇子绿水环绕,湖中夏荷映日,岸边则垂柳拂岸,绿柳婆娑,颇有“边陲江南”之感觉,令参访团一行流连忘返。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参访不仅让同学们游览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同时也体会到了“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声”妙理,令同学们陶冶情操、怡养心性;同时,通过对于两座边陲小道场的参访,也令同学们了解到弘扬佛法、住持道场的不易,唯有发心纯正、精进勇猛才能够令正法普化;更为重要的是,师生在旅途中其乐融融,而会闲法师则会在与大家品茗、聊天的同时,慈悲给大家开示诸多的道理,为大家毕业后的学修生活提出中肯的建议,并指明用功办道的方向,使大家坚固了道心,对于前进的道路不再迷茫。(文:现了、安详/图:惟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zy/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