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艾灸疗法VS新型冠状病毒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治法。
日前,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仝小林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艾灸可以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中发挥作用。它可以通过补脾润肺、补益阳气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机体被病毒侵袭。脾失健运,只会越补越虚,只有脾胃好了,阳气充足,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就没那么容易被肺炎病毒盯上了!
仝小林说:“新冠病毒肺炎病邪为“寒湿”,所以应该慎用苦寒药,患者饮食要避免寒凉,食用温热饮食。”除了服用中药,中医还有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可以运用,如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免疫力。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艾灸疗法呢?PREVENTIONOFVIRUS以下人群不建议使用艾灸疗法:
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2、女性例假期间不可艾灸;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
《医学入门》上说:“针灸穴治大同,但头面诸阳之会,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背腹阴虚有火者,亦不宜多灸,惟四肢穴位最妙,凡上体及当骨处,针入浅而灸宜少,下肢及肉厚处,针可入深,灸多无害。”这是说:头面及胸膈以上,均不宜多灸;下肢及肉厚处,多灸不妨。在临床上,凡肌肉偏薄之处,骨骼之上,以及大血管和活动关节、皮肤皱纹等部位,均避免直接灸法;凡肌肉肥厚之处,尤其是背部俞穴多灸长灸无妨。
那么适宜人群艾灸疗法的时间长短如何把握呢?PREVENTIONOFVIRUS一般前三天,每天灸一次,以后间隔一日灸一次,或间隔两日灸一次,可连续灸治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或一年以上。如果用于健身灸,则可以每月灸三五次,终生使用,效果更好。如果是急性病、偶发病,有时只灸一、二次,就结束了,以需要而定,不必限制时间和次数。如果是慢性病、顽固性疾病,间日或间隔三、五、七日灸一次均可。要根据具体情况全面考虑,这样和用药的分量一样,无太过不及之弊。
至于灸的程度,前人有成熟的经验PREVENTIONOFVIRUS《医宗金鉴》如是说:“皮不痛者毒浅,灸至知痛为止;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为度。”这是指外科灸疗痈疮毒而言。更具体地说:“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然头与四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有病必当灸巨阙、鸠尾二穴者,必不可过三五壮。背腰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使火气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
以上说法,使我们领会到,灸法是一种温热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温热程度,决不能浮皮潦草,用艾烟薰烤,表热里不热,就算是灸法,也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还误以为灸法无效,这才真正是“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白吃苦头)。古人多主张用直接灸,《针灸资生经》如是说:“下经云:凡著艾得灸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病不愈。”这是说每灸必须化脓,病才能痊愈。我们除有意识地使用化脓灸法以外,一般灸法不要烧伤太重,成为灸疮,只要长期施灸,也同样有效。
艾灸疗法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呢?PREVENTIONOFVIRUS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以利于排泄体内毒素。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艾灸灸法,以供大家参考:PREVENTIONOFVIRUS艾条灸法有悬起灸和实按灸之别。
1.悬起灸悬起灸是指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穴位上熏烤的一种施灸方法。其操作方式有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
(1)温和灸:点燃艾条-端,距穴位皮肤2~3cm熏烤,每穴灸10~15分钟,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对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人群及小儿,应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测知局部受热程度,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见图1)
图1温和灸
(2)雀啄灸:点燃艾条一端,对准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如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来施灸。(见图2)
图2雀啄灸
(3)回旋灸:点燃艾条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的旋转施灸。(见图3)
图3回旋灸
2.间接灸又称间隔灸或隔物灸,即在艾炷下垫衬一些药物施灸的方法。因衬隔物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灸法,都以所间隔的药物直接命名。此法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如:隔姜灸、隔蒜灸等。操作时,将鲜生姜或独头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
作者简介文章作者:汪湾湾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zy/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