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在家做轻松驱虚寒补阳气

林敏

广州中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

周一至四全天,周六下午

出诊地点

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

本文根据《新快报》年3月10日第C02版:新健康·封面报道《艾灸在家做:轻松驱虚寒、补阳气》一文编辑整理。

艾灸在家做:轻松驱虚寒、补阳气

专访专家

广州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医师丘振文

广州中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林敏

广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文

作为中医经典的养生方式,在今天,在家艾灸养生仍备受追捧。中医专家表示,虚寒、阳气不足体质的人群最适合艾灸养生。长期坚持艾灸有助于改善体质,治疗疾病。

家庭艾灸首推隔物灸、悬灸的方式。

虚寒体质最适合艾灸

“艾灸治病从表入里。”广州中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林敏称,将艾柱、艾条的温度传导入体内,针对穴位、经络、热敏点进行刺激,可以达到温阳驱寒的作用。

因此,艾灸最适用于虚寒症,如脸色苍白、怕冷、手脚冰凉、怕风畏寒者,艾灸效果好。

“除了虚寒症,阳气不足、元气不足者也比较适合艾灸。”广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文表示,肾阳虚、脾阳虚是最为典型的阳气不足体质。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虚者容易腰酸背疼、手脚怕冷、易疲劳、记性差等。脾为后天之本,脾阳虚者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吃凉的加重症状。经常艾灸温补,可以缓解阳气不足的症状。

元气不足主要指身体脏器功能不足,出现弱症,例如脾胃虚弱、血虚、身体虚弱等,常做艾灸有助于整体调整,大补元气。

虚寒者适合艾灸,是不是意味着内热的人群不适宜呢?

中医一直有“热证不可灸”的争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内热的人一定不适合艾灸。梁文表示,热性体质的人有些穴位可以灸,有些则不行,最好咨询中医科医生再作治疗。

家庭以隔物灸、悬灸为主

按照传统的中医记载,艾灸的主要灸法为“发泡灸”。这是一种直接灸的方法,也称为“疤痕灸”。

林敏告诉记者,用艾绒制成艾柱,点燃后直接贴在患部或体表穴位,待艾条烧完,皮肤表面会灼伤、起泡、渗液。此方以轻度烫伤达到排除虚寒、温补阳气的目的。

梁文表示,古书有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想要身体健康,可以长期艾灸足三里穴,保持穴位长期发泡渗液。发泡灸虽然药力较猛,但不仅会灼伤皮肤,还会留下疤痕,操作的难度较大。另外,关节、面部、四肢等很多部位都不适合直接灸。因此,不推荐家庭采用发泡灸的方式。

“隔物灸、悬灸的方式更适合家庭采用。”林敏表示,所谓隔物灸,是将艾柱点燃,放在姜片、蒜皮、盐或者药饼上,再灸于患部或穴位之上。这种做法既可以防止烫伤,隔物还有加强疗效的作用。

梁文说,姜片有发散作用,外感艾灸时常用;蒜片有解毒作用,皮肤长疮、有炎症时常用;隔盐灸治疗脾胃疾病时最常用;药饼则是用各种中药配成的,根据不同的药物成分,有不同的加强功能。

悬灸是点燃艾条,悬在患部或穴位的皮表上方,通过热力传导刺激,实现艾灸的效果。

林敏表示,艾条在穴位或患部上方打转,称为“回旋灸”,适合整个区域的艾灸;艾条在穴位上方不断地做拉近拉远的动作,称为“雀啄灸”,适用于单个穴位的灸法;针对整条经络线,艾条在皮表上方沿着经络线来回缓慢移动,可以达到刺激效果。

艾灸方法推荐

1

穴位艾灸

居家艾灸的可针对具体穴位的艾灸,用隔物灸或悬灸的方式,在穴位和穴位周围灸10-20分钟。

梁文推荐以下经典艾灸部位:

:神阙穴也就是肚脐。对肚脐艾灸能温补元气,缓解疲乏、身体虚弱、女性痛经。可选悬灸在肚脐上方做雀啄灸,或采用隔盐灸。

、:气海穴位于肚脐下方1.5寸,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3寸。悬灸此两穴,有助于大补元气、调整体质。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肾俞穴于命门穴旁1.5寸处。艾灸此两穴有补肾气的作用。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强壮身心的大穴。艾灸足三里有助于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

2

痛症艾灸

“艾灸对痛症也有一定的疗效。”梁文表示,风湿、关节痛、头痛等的人常做艾灸有保健功效。

例如,关节痛可以在疼痛部位上方做回旋灸,头痛可以悬灸太阳穴、百会穴等。

3

热敏点艾灸

“热敏灸”也是一种流行的艾灸方式。可用艾柱悬灸,在身体表面缓慢移动,寻找“热敏点”。当灸到热敏点时,患者会感觉到热力有渗透进体内,甚至延伸进筋络的感觉,其他部位则没有如此敏感。每次艾灸热敏点,以灸到热敏点没有感觉为好。

艾灸治疗慢性病有待考究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针之不为,灸之所宜”。艾灸可以用来治疗疑难疾病,于是,网上也流传起“艾灸治疗慢性病有奇效”的传闻,称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长期艾灸效果好。

对此,梁文表示,艾灸的确有整体保健的作用,很多慢性疾病用艾灸的确有一定的疗效,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这种古方治疗慢性病的效果究竟如何。因此,不能妄下定论。

例如一篇“用艾灸跟糖尿病说再见”的文章中提到,长期艾灸神阙穴、三阴交、章门穴等可以治疗糖尿病。

但梁文表示,文章提到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其实是艾灸经典的穴位,其目的是达到温阳、整体调整体质的作用,并不是专门针对糖尿病的治疗。当然,通过体质调整,的确有缓解消渴(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症”),但不能说治好了糖尿病。

Tips——在家艾灸注意事项

“艾草虽能防病治病,用途广泛,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丘振文表示,艾草对消化道及皮肤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大量服用可引起中毒。长期使用艾草做灸者,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人的神经会产生抑制作用,使人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在艾灸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

在头、面、胸、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灸时可以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

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灭除艾灰。艾绒易燃,在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避免发生火灾。

本文摘自《新快报》年3月10日第C02版:新健康·封面报道

《艾灸在家做:轻松驱虚寒、补阳气》 

新快报记者林恒华通讯员张秋霞许咏怡

原文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医治白癜风病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zy/6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