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进行艾灸,须知的注意事项
点上面“蓝色字体” 艾灸取穴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灸治效果,灸前必须选好体位,坐点坐灸,卧点卧灸,使体位与点穴相统一。"若坐着点穴,躺下施灸,受骨骼、肌肉牵动变化,必影响取穴准确。
灸肢体的穴位:以正坐为主灸胸腹部的穴位:取仰卧位灸背腰部的穴位:取俯卧位要点:体位须摆放平直,肌肉放松,让准备施灸的穴位暴露而出,既防烫伤,亦增加疗效。自我保健可选择温和灸
艾灸有艾炷灸、艾条灸等多种方法,最常用、操作简便的是艾条灸还有专用的药艾条。
买来艾条,在家怎么用呢?这里,给学友们介绍最常用的方法温和灸。
温和灸方法
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将艾条慢慢上提,距皮肤3~4厘米,保持不动。灸时,温热感会使皮肤发红却不灼痛,局部、远端部位还有酸、麻等舒服感觉。
要点: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过多易疲劳,过少达不到温热效果。
还可以配合艾灸盒使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艾灸经验
●开始,艾条燃端距穴位不能太远,不然温热感出现太慢。
●艾条上提时,速度要快,避免热感中断;患者感觉太热,可上、下、左、右或回旋移动艾条,以连续地温热刺激穴位。
●为局部皮肤感觉迟钝者、小儿、老人施灸,可将左手中、食指张开,放在受者穴道两旁,从而感知其局部受热度,随时调节。当患者有痒、发热、痛感时,用手指揉、搓、按帮助缓解不适。
在家艾灸注意安全
"温和灸作用温和,适用广泛,最适合患慢性病或年老、体弱者,还能消疲劳、防感冒,很适合家庭保健。"要提醒,艾灸虽有"能透诸经而除百病"之说,却不意味着有病不用看医生。艾灸是人体自身的有限调节,一旦疾病发展超过自身调节,就要求助医生。
在家艾灸注意这些
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
2.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久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4.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
5.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妊娠期妇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艾灸的顺序一般是:
一、先灸患者的上部肢体,后灸下部肢体。
二、先灸背腹部,后灸胸腹部。
三、先灸头部,后灸四肢。
四、先灸患者的左侧肢体,后灸患者的右侧肢体。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中医讲究辨证施治,缓和病症,无捷径,而且个人病况有别,病人要治本就应先征求医生的意见,以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部分图片文字来源网络,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特别提醒: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点击右上角分享朋友圈哦。日照市古法小儿推拿中心文章分享的方子一定要在大夫指导下服用哦。由于网络局限性,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bz/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