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灸神阙的,艾灸经验谈
神阙是人体最为奇特、最为关键的一个穴位。它是生命之根蒂,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脉,联系五脏六腑。灸之可温补五脏,通治百病,益寿延年。为什么叫神阙呢?孙思邈说:“凡诸孔穴,名不虚设,皆有深意”。神是人身之神,阙是居住之所,意即真神居住的地方。在胚胎阶段,母体的阴阳气血通过脐带输送到胎儿体内,犹如大地的养分通过树根输送到树的枝叶。人出生后,脐带与母体之间的联系中断,但脐仍连通五脏。历代医家对神阙穴都极为重视,留有大量治疗疾病的医案。围绕脐部的治疗方法很多,脐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治疗方法。我使用灸法30余年,感觉此穴保健治病的功效要好于其他穴位,可能这只是我的个人偏好。我觉得,凡急病、重病、顽病、大病,无论病在何脏何腑,都应必灸此穴,老病、弱病、虚病、久病更要常灸多灸。
我是这样灸神阙的:在宽敞的室内,仰卧于床上,裸露全腹,全身放松,精神安详。手持优质艾条(确保艾绒细密,不含杂质),将艾条火头缓慢对准脐中,距离以温暖舒适为度。片刻或数分钟后,灸感直透命门,此时温补命门。维持一会;将火头指向脐眼左沿,待灸感直透左肾,维持一会;将火头指向脐眼右沿,待灸感直透右肾,维持一会;此时温补肾阴肾阳。再将火头指向脐眼上沿,待灸感直透后背,将火头缓慢向上移动。建里、下脘、中脘、上脘、巨阙,然后向左到左梁门,向下缓慢灸到左天枢,回到脐中。再向上由建里、下脘、中脘、上脘、巨阙,然后向右到右梁门,向下缓慢灸到右天枢,回到脐中。此时疏肝利胆,温补脾胃。火头向下,经气海、到关元,待灸感直透后腰骶部,火头向左移动到左水道,向上到左天枢,回到脐中;再将火头向下,经气海、到关元,待灸感直透后腰骶部,火头向右移动到右水道,向上到右天枢,回到脐中,此时温补下焦。这是基础灸,时间应在半个小时以上。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做重点灸治。
如肝胆有病,可在肝胆区域重点灸治;如脾胃有病可在胃脘部重点灸治;如肾有病,可在脐周与肾对应处重点灸治;如肠、膀胱、子宫有病,可在小腹重点灸治;如心肺有病,可在胸部相应区域重点灸治。灸治的时间应在半小时以上。
治疗结束时应将艾条火头缓慢移回脐中,并在脐周巡回灸数分钟,意在收元阳于脐内。此法看似平淡,实则功效甚大。浇树浇根,脐乃人身之根,灸脐百日之后,可感觉到肚腹空灵,内气充盈,消化奇佳,心肺强壮,腰膝有力,头脑清醒,精力充沛,不知劳倦。这是我灸脐的点滴体会,不当之处,望同道多多指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gc/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