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郁体质艾灸方法

一、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所以调养气郁体质当以行气、理气、舒畅气机为原则。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的作用之一是调畅气机,气郁体质的人做艾灸可疏肝理气、调畅气机,气机通畅了,精神状态便会改变。

●一般施灸艾灸太冲穴

太冲穴的位置:太冲穴位于脚背面,第1、2脚趾根部结合处后方的凹陷处,左右脚各有一穴。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为度。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20分钟。作用功效:行气解郁。

●辨证加灸

症状有癔症倾向者

加灸心俞穴

心俞穴的位置:心俞穴位于背部肩胛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可从颈部突起最高的大椎开始,向下数到第5个凹陷,再向左右两侧旁开2横指宽处即是。施灸方法:施灸时,被施灸者取俯卧姿势,施灸者站于一旁,将艾条的火头垂直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在左右两个穴位间平行往复地回旋施灸。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作用功效:理气宁心。

症状梅核气、喉中似有异物者。

加灸天突穴

天突穴的位置: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取穴时,下巴略微上仰,在喉结下方可摸到胸骨上缘的凹陷部位,在此凹陷下方为胸骨柄,以食指紧靠胸骨柄的后方就是天突穴。施灸方法:此穴需两人配合施灸,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取平躺或坐姿,施灸者取坐位或站位,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作用功效:宣通肺气,利咽止咳。

加灸列缺穴

列缺穴的位置: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外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2横指宽)处,左右臂各有一穴。取穴时,将双手两虎口交叉,一侧食指尖触碰到的另一侧腕骨突起的后方的凹陷处就是列缺穴。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作用功效:通调经脉。

症状女子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者

加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的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在小腿内侧,从突起的踝骨尖向上量约4横指宽处的骨骼后侧边缘就是三阴交。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作用功效:化生气血。

灸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的位置: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在膝盖内侧横纹上方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其下方和内侧会摸到一个凹陷处即是。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作用功效: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

点击标题下面“穴位祛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jj/6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