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艾灸胜打针吃药输液,心疼孩子就看看吧
能养生治疗就别吃药,能吃药就别打针输液
导语:有医院的亲戚说用药的原则应该是能吃药的病就不打针,能打针的病就不吊瓶,一般不要吊瓶,吊一次瓶等于做一次手术,可是乡村的医生好像都不知道这些似的。
“以前生病都是吃药,最多打个肌肉针,几天就好了。可是现在乡村卫生室把老百姓当小白鼠不管啥问题二话不说就开单子打吊瓶。一天基本上就是三四十元以上。医院便宜。但是至少三五天。打针跟赶集似的还得排队,最后我发现小孩子吃药基本都不管用了,免疫力也差了,关键是对小孩发育不好。可是医生并不太在意?问都不问就开吊瓶,都是开单子吊瓶。寒心哪!
现在小孩一生病,心里就紧张——又吊瓶!
有医院的亲戚说用药原则:能吃药的病就不打针,能打针的病就不吊瓶,一般不要吊瓶,吊一次瓶等于做一次手术,可是乡村的医生好像都不知道这些似的。一个个跟吸血鬼似的,只知道挣黑心钱。
大人受罪无所谓,小孩真的是不忍心哪!
有媒体报道中国人平均每年输液达到8瓶,创下了世界之最。有的专家就出来解释,说没有那么多,因为生产出来的液体有的是用做别的用途了,比如冲洗伤口。其实作为一名医生,我觉得媒体的报道并不过分。目前输液滥用,尤其是在基层其实非常普遍。我们经常与一些同行交流,说某某医生业务很好,每天输液的患者都坐得满满的,甚至以每天输液多少瓶来衡量一个医生的技术好坏。而且给患者得输液量越来越多,以前可能一次一两瓶,现在慢慢加到三四瓶,甚至据说有的医生给患者一次输液五六瓶。其实,作为一个基层医生,日常处理的患者大多是常见病、普通病为主,患者很少到饮食不进的地步,输液过多完全没有必要,甚至过多的输液反而会延误了病程。
笔者与一些业内人士聊天,都认为目前基层输液的患者至少70%是多余的,也就是说这些患者输液完全不是必要的,口服药物或者肌注药物就能解决的问题,到了一些基层医生那里,来了就是输液。正如本文开始那封信里所描述的,二话不说就开单子挂吊瓶。如果普通患者对输液的危害不是很清楚的话,作为一名专业的医生是该知道的,比如输液反应、药品安全、过敏反应、二重感染、对患者肝肾功能的损害加重等等问题。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其中,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保守估计,每年我国最少有10万人在输液后丧命。这些报道足以引起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注意。
既然输液的风险很大,为什么基层输液却很泛滥呢?我想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与医生有关,一方面也与患者有关。
一些基层医生,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利益问题,因为输液的收费和利润明显高于口服药物,所以不管患者病情轻重,是否有必要,来了就输液;第二,也是由于一些医生缺乏专业素质,输液几瓶各种药物如飞机大炮一般一起上,总会有药物效果好,因此也导致了单个患者输液瓶数越来越多。
患者方面,则是因为缺乏医学知识,错误地认为输液好得快,急于求成,因此不少患者尤其是患儿家长会主动要求医生输液,正好迎合了一些医生喜欢输液的心理。
要解决这种输液泛滥的现象,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我们医生要提高自身素质,不能唯利是图,除了真正需要输液的患者,对于可输可不输的患者一律不输液。其实,如果正确掌握患者的病情并合理用药,很多疾病口服药物就能解决。久而久之,也能得到患者的认可。笔者就是一名最基层的医生,从业以来一直坚持这个原则,现在不少患者尤其是家长带患儿上门来就是冲着我不轻易输液,给孩子都是口服药这个名声来的。不但本镇较远的地方患者,其余乡镇甚至隔壁县都有患者上门。所以说,输液并非一个医生的首选治疗手段,减少输液,不但减轻患者负担,也为自己减少了风险,输液的风险大家都心知肚明,作为基层医生,一旦出现一个意外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输液越多其实风险就越多,与其提心吊胆的看着患者输液,不如规范用药。
另一方面,我觉得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医学科普知识,让老百姓意识到随意输液的危害。输液重则导致输液反应危及生命,轻则导致免疫力下降。正常人都有一定的免疫力,随意输液打乱人体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免疫力,输液就得不偿失了。即使当时痊愈了,但是时隔不久又患病,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小儿患者身上体现得更明显。大家留意观察,那些“患者如云”的医生处反反复复都是些老患者,一次输液四五天,好不容易好了,不到一个月孩子又病了,又去输液。经常听到一些患儿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爱生病,生病了就要输液好几天才好,从小是药罐子里泡大的,其实家长自身有很大原因。患儿虽然因为体格发育不完善容易生病,但是只要正确合理及时用药,也很容易好。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比如最近笔者最近就治疗一个小患儿,患儿才八个月,上一个月医院,医院就立即输液,结果每天四五瓶水输下去患儿发热却越来越高,无医院,医院住院十余天,第一天竟然输液十三瓶,以后每天也是输液七八瓶。好不容易患儿不发烧,咳嗽好了就出院,没想到回家不到一周患儿再次发热咳嗽,与第一次发病时一样,来诊时发热、咳喘。经过与患儿家长沟通,我给患儿开了几种中成药,同时嘱咐必要时给予退烧药口服。结果第三天患儿复诊时患儿家长说服药第二天就不发烧了,只剩下咳喘没有痊愈。我仔细听诊,重新开了三天口服药物,三天后患儿家长来告,患儿服完药病情痊愈。而且患儿饮食很好,不像上次生病输液那么多结果孩子都不爱吃东西了,病了半个多月瘦了一圈。所以说,医生应该正确判断病情,合理用药,这样才不愧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为了减少基层滥输液的现象,更为了患者的健康着想,呼吁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在坚守医德提高医技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坚持规范用药,在日常工作中多向患者宣传正确用药的必要性,纠正患者认为输液治病来得快的错误思想。
2岁的孩子只是得了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除了输液,还有一堆的口服药,现在的病毒这么厉害吗?让我们来看看都是什么药?
27岁的王女士带着2岁医院给孩子看病,由于发烧,流鼻子,偶有咳嗽,门诊打针三天不见效,并且出现了腹泻,一天5-6次,稀水样便。一不注意拉的到处都是,夫妻俩因此忙的吵了起来,感冒不好又医院,各项检查诊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
医院给与输液观察,并且开了口服止咳,消炎,活菌,止泻等的药物,俩人开始陪床,喂药,等工作。那么为什么打针会出现腹泻,相信很多家人朋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西医针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是消炎,抗病毒治疗。
我们所说的消炎药一般都是抗生素,杀菌之类的,它可以破坏体内的菌群平衡,导致腹泻,这就是抗生素其中的一个副作用,医院需要开活菌,止泻等来补救的药物。除了输液还有4-5种的口服药物,需要一个2岁的孩子来服用,任何药物都要通过他稚嫩的胃消化,和肝脏来解毒。
医院曾做过调查,分析了使用抗生素对流感病人的影响。结果显示:用抗生素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是2.9天,不用抗生素的退热时间是2.4天;从呼吸道症状的缓解时间来看,用抗生素组平均5.4天,不用抗生素组为4.1天。可见在治疗流感方面,应用抗生素并不一定会“药到病除”。调查显示:西医药的毒副作用要大于它的治疗作用。
很多家人朋友已经意识到了西医药物的毒副作用,更有很多西方国家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医药。咱们下面就谈一下艾灸法对儿童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优势。
疾病早期用艾灸不仅可有效消除临床症状,还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防止并发症的功效,未必一定要选择打针或输液。艾灸应用整体观念,辨证施灸。只要辨证准确,对疾病效果明显,可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及其他西药给身体带来的毒副作用。
儿童常见病艾灸方法
1.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等症状。
艾灸取穴:百会大椎风门肺腧
艾灸时间:灸法艾条温和灸,小儿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
2.咳嗽:表现为发热,畏寒,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
艾灸取穴:大椎穴、风门、肺腧。
艾灸方法:灸法艾条温和灸,小儿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咳嗽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如果咳黄痰,流黄脓鼻涕表示为:风热咳嗽,可配合清热止咳的药物治疗;如果咳清痰,流清涕为风寒咳嗽,可口服解表祛风的药物配合治疗。
3.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腹痛,口渴等症状。
艾灸穴位:神阙,关元和足三里。
艾灸时间:神阙和关元20分钟即可,足三里可以10分钟。腹泻期间由于排便次数增多会造成脱水,一定给孩子多喝水。
4.厌食: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
小儿厌食取穴:中脘,天枢,神阙,足三里,身柱。
小儿艾灸时间:视小儿的年龄,一般开始艾灸,一定要记住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每穴5分钟做起,逐渐延长艾灸的时间。最多每穴10分钟,不要太久。艾灸的热度取决于治疗的效果,有的孩子不配合,治疗效果就差一点。
5.慢性鼻炎
艾灸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腧。
艾灸方法:治疗鼻炎不能用艾灸盒,最好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太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感觉太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太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两侧肺腧穴艾灸,可以用两个单眼艾灸盒,时间大约在15-30分钟偶有。所以,我们在治疗鼻炎和感冒的时候除上述穴位外最好加上肺腧穴。
6.小儿哮喘:咳嗽,喘息,运动后喘息加重等
艾灸取穴:风门、肺腧、膏盲穴、大椎、身柱。
艾灸方法:用悬空灸,来回灸以上穴位,每次时间约为10-15分钟。
注意:因小儿的皮肤较为细嫩,且易动,所以要常控好灸的距离及温度防止烫伤。
7.个子矮小,发育不良:身高比同龄孩子低很多,面黄肌瘦,牙齿稀疏等
艾灸取穴:大椎,身柱,中脘,神阙,胃俞,四缝等。
艾灸方法:2岁的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热度温温的即可,就是用温和灸,3-5岁的孩子,可以每穴艾灸5-10分钟,也可以大椎和身柱回旋灸一共10-15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8.小儿夜啼:夜间啼哭不止,白天正常,或阵阵啼哭,通宵达旦,或面赤唇红;或阵发腹痛:或腹胀呕吐;或时惊恐,声音嘶哑。
艾灸取穴:劳宫,中冲,神门,神阙
灸法:1.用艾条雀啄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于每日临睡前施灸。2.用艾炷隔姜灸,在劳宫、中冲、神门穴施以隔姜灸,各灸1~3壮,于每日临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3.用艾炷隔盐灸,取适量食盐纳入脐窝,上置艾炷,每次灸3壮,于每日临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
儿童艾灸常见问题释疑
1、小孩子适合艾灸吗?
非常适合。中医重视“治未病”,即在疾病的发生之前进行有效的干预,防止疾病的发生。通过艾灸,可强壮机体,增强体质,尤其适用于小儿娇嫩之体,尤其对于小儿常见慢性疾病,艾灸疗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既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无创伤优势。
2、小孩子艾灸有副作用吗?
没有副作用。但是要注意烫伤,还有不要吸入太多艾烟。
3、小孩子最小几岁可以艾灸?
小孩子艾灸没有岁数的限制,只要有需要,新生儿也可以放心艾灸。《万病回春》就记载“剪脐落地,犹恐脐窍不闭有伤婴儿之真气,随用艾火熏蒸,外固脐蒂之坚牢,内保真气而不漏……壮固根蒂,熏蒸本原,却除百病。”
4、艾灸可以治愈和改善哪些小孩子常见病?
艾灸治愈和改善多数小儿常见病,如小儿腹泻、食积、感冒、咳嗽、哮喘、鼻炎、发育迟缓、厌食、近视、弱视等。
5、在临床上,艾灸可以明确治愈的儿童常见病有哪些?
艾灸大学堂:经艾灸大学堂整理,在临床上,艾灸可以明确治愈和完全控制的小儿疾病包括——感冒、百日咳、过敏性鼻炎、腹泻、食积、厌食、生产发育迟缓等。
6、给小孩子做艾灸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须用高比例艾绒,因为关于艾条,中医中有杂质多伤肌肤,枝梗多损经脉的说法,故幼儿忌用劣质艾;二、儿童皮肤娇嫩,艾灸时宜行艾条温和灸,时间亦不宜过长(以一个穴位5-10分钟为宜),以免灼伤皮肤。
7、给小孩子艾灸应该用什么比例的艾条?
20:1及以上,另外最好用陈艾,以三年艾为最佳。当年的新艾忌用,因为新艾会灼伤经脉和肌肤。当然,当下艾灸市场混乱,务必选择可靠的艾条商家。
8、小儿艾灸常用穴位有哪些?
小儿艾灸常用穴位有神阙、身柱、大椎、风门和三阴交。
---灸神阙可强身除病,这也是小孩子在幼儿期防病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灸身柱可改善机能,小儿体质虚弱,易外感患病及久病不愈者一定要灸身柱;
---灸大椎加强免疫,儿童常灸大椎,可培补阳气、强健身躯,提高免疫力,对外感人群及体质虚弱者尤为适宜;
---灸风门可祛风固表,风门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一切风疾,像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必灸风门;
---灸三阴交促进发育,儿童常灸三阴交,可调节肝脾肾三脏,有助生气血、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尤能促进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及其功能的完善,还可防治遗尿。
9、艾烟伤肺,可以给小孩子用无烟艾条吗?
不推荐使用无烟艾条,因为在临床上,有烟艾条效果是最好的。我们在艾灸的时候可以戴上口罩,避免吸入太多艾烟。
10、给小孩子艾灸,什么时间最好?
以上午最佳,顺应身体阳气生发艾灸,最是事半功倍,疗效也最好。尽量少在晚上进行,因为艾灸会鼓动阳气,容易导致失眠。
点击「箭头所指处」可快速白癜风的医疗医院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好点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sx/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