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节解除病症灸之呃逆篇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发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为主症的一种症候。是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膈肌痉挛,主要表现为呃声连连。可见于膈肌痉挛、胃肠神经症、胃炎、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及尿毒症等疾患,有时输液过凉,特别是输激素类药物时,往往也可引起。打嗝常常在吃饭过快、食物过热时产生。一般情况下,数分钟即可平息。如果持续不停地连续几天打嗝儿,可能是胃、横膈、心脏、肝脏疾病或者肿瘤的症状,医院进行细致的诊治。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辛辣之物,或肝郁化火引起胃气上逆所致。
下面健康哥给你分享如何通过艾灸来解除呃逆
我们选灸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6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回旋灸。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帝裔艾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
灸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臂的内侧,腕关节横纹中央上2寸处,左右手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帝裔艾,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钟。
功效: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
如果面色苍白,呃声低弱无力,加灸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2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回旋灸。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帝裔艾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约10分钟。
功效:能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加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4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采用回旋灸的方法。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帝裔艾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约20分钟。
功效:能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如果因胃寒引起的呃逆,加灸梁门穴
梁门穴:位于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3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能消积化滞,温经祛寒。
下面是帝裔康温馨小提示:
1.因进食过猛引起的呃逆,可用棉签刺激鼻腔引发喷嚏,或喝一大口温水,一般可以止逆。
2.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注意休息,注意保暖。
3.因其他病症继发的呃逆,应及时就医,治疗原发病。
你有什么疑问,在评论区可以提出来交流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sx/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