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协会针灸实操课

针灸实操课

主讲人:陈丽老师

距离上一次针灸理论课很久啦!

终于迎来了我们的实操课!

小伙伴们激不激动呢~

让小针带领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01

基本针刺手法

以刺押手势分法分为双手进针法和单手进针法。(一般右手为刺手,左手为押手)双手进针法又分为爪切进针、夹持进针、舒张进针、提捏进针。

1.爪切进针法

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掐切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指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当贴近皮肤时,双手配合动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

3.舒张进针法

用拇指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以便进针。此法多使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

4.提捏进针法

即用左手拇食指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5.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多用于短毫针进针。

02

电针的操作

在使用电针机前,必须先把强度调节旋钮调至零位(无输出),再将电针机上每对输出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上。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不可将两个电极跨接在身体两侧,更不应让电流从心脏部位穿过。通电时调节电钮,使电量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切忌由大到小,或忽有忽无,忽小忽大。电量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临床治疗,一般持续通电15分钟左右,从低频到中频,使病人出现酸、胀、热等感觉或局部肌肉作节律性的收缩。

单穴使用电针时,可选取有主要神经干通过的穴位(如下肢的环跳穴等),将针刺入后,接在电针机的一个电极上,另一极则接在用水浸湿的纱布上,作为无关电极,固定在同侧经络的皮肤上。如果在互相邻近的一对穴位上进行电针时,两根毫针之间要以干棉球相隔,以免短路,影响疗效,损坏机器。

治疗结束后,应先将电量降至零值,关闭电源,然后从针柄上除去电极夹,并将刺入组织的毫针拔出。术终还要注意清点针数,检查针刺部位,以免发生遗针或继发出血。

03

皮肤针的操作

#1

右手握针柄,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鱼际处,拇指与无名指挟持针柄1/3处,食指压在针柄的上面。这样可以充分依靠腕力操作。叩刺时,要求针尖刺及皮肤表面时立即弹起。每分钟叩刺次左右。

叩刺的强度分轻、中、重三种,可根据不同体质、部位或病症进行选择。

(1)轻刺激:用较轻的腕力叩刺,仅使皮肤略有潮红。适用于小儿或年老体弱者,头面部及虚症或病程较长的慢性病。

(2)中刺激:用略重的腕力叩刺,使局部皮肤潮红但不出血。适于治疗一般常见病。

(3)重刺激:腕力重,针具高抬,节奏略慢进行叩刺,局部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皮肤明显潮红并有微量出血。多用于体质壮实者、局部压痛明显以及背、肩、臀部等肌肉丰厚的部位。

#2

根据刺激强度和病情,皮肤针治疗可每日或隔日1次,以10~20次为一疗程。

皮肤针的叩刺部位分类的方法很多,为便于初学者掌握起见,我们只选择介绍三类,即整体叩刺部位、局部叩刺部位和腧穴叩刺部位。

其中腧穴叩刺部位,和其他穴位刺激法一样,根据病症选择穴位在穴区区域内叩刺即可。另外两类部位如下:

(1)整体叩刺部位:在背部脊柱两侧叩刺,一般分成三纵行:第一行距脊柱约1厘米,第二行距脊柱约2厘米,第三行距脊柱3~4厘米。多数病症都可叩刺这些部位。

(2)局部叩刺部位:主要包括发病部位、压痛点、感觉异常区域以及阳性反应物(通过触摸所发现的皮下结节状、条索状物)等。

具体叩刺时,上面三类部位可综合选用,如胃病,可在叩打脊柱两侧的基础上,再按辨证选穴及所寻找到的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物进行叩刺。

04

学生操作练习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复习,

小针还为大家准备了视频哦,

快点开看看吧!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sx/7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