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教育成果奖微展创新驱动,协同指导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编者按

为鼓励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学会年设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奖励在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开拓创新、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效的集体和个人。

年,按照评选办法,确定最终入选成果41项,其中9项成果获得一等奖,32项成果获得二等奖。

我们将陆续推出这41项优秀成果简介,希望通过交流,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二等奖

成果名称:创新驱动,协同指导,材料学科博士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类别:教育研究类

成果完成人:韩高荣、陈立新、张泽、陈洁、杨倩

成果完成单位: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国材料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一直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在博士研究生教育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年以来,共培养了博士毕业生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3项、提名奖7项,发表Science论文1篇和Nature正刊论文1篇、子刊论文7篇。据美国ESI最新学科国际排名,浙大材料科学列全球高校第13位(全球研究机构第27位)。

1

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1).单个导师的个人能力局限、学术背景单一,不能满足博士生全面培养和课题研究交叉的发展趋势。

2).课程体系老化、知识结构僵化、课程国际化程度低,无法满足不同层次起点和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对材料学科知识的不同需求。

3).学术氛围不足,学生的学术兴趣淡薄、创新能力较弱,难以满足培养材料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平台要求。

2

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1).创设“1+X”导师组指导模式,增强导师组自主权,提高指导成效,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2).构建“MSE-FPAFI”模块化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满足各层次、研究方向博士生的不同需求。

3).搭建高端学术活动平台,营造浓郁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学术兴趣和创新活力,提升博士生综合素养和国际竞争力。

3

创新点

1).指导模式创新:创设了“1+X”导师组指导模式,为博士生提供了一批专业特长强大、学科背景多样、学术经验丰富、国际交流合作稳定的高水平指导团队,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支撑。

2).课程体系创新:突出国际引领理念,立足专业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知识,构建了能满足不同求知欲、接轨国际化的“MSE-FPAFI”模块化课程体系。

3).培养形式创新:打造了学术成果墙报(Poster)展、材料微结构探索大赛、求是材料科学论坛等多样化的高端学术活动,推动国际化学术交流,激发博士生创新活力,提升博士生综合素养和国际竞争力。

4

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1).培养了一批拔尖创新的优秀博士生,学术成果显著。年以来,博士生发表SCI论文篇(其中IF5以上论文篇,IF10以上论文63篇,ESI高被引论文48篇),篇均影响因子从年的2.34上升至年的4.13,博士生培养质量明显提升,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1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人。博士毕业生中65%以上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不少成长为教授、优青、青干。

2).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形成了28个以院士、干人、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为核心的导师组指导团队,博士生指导成效显著增强。

3).形成较好的国内外影响力。完成教改项目11个,发表教改论文22篇,获教学成果奖4项,打造了“材料微结构探索大赛”等系列品牌学术活动,社会反响巨大。

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yy/4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