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日历丨夏季艾灸养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夏至一阴初生,却是阳气极盛的时候,这时气候炎热,人体皮肤松弛,毛孔大开,选择此时在穴位上施灸,药物更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是人体锁阳驱寒的最佳时机。
夏至之后的整个夏季,
艾灸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主要通过以下
3个步骤实现:
扶正祛邪
01
长期患有体虚易感、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往往容易在冬季发病。因为他们体内的正气不足以与病邪相抗争从而发病,故而冬天宜治标为主,尽可能减轻症状。而夏天正是扶正祛邪的好时机,这时候影响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相对较轻,这时扶正固本,可以提高肌体免疫力,更好地透邪外出。
建议艾灸穴位分别是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之间)、大椎穴(第7颈椎下凹陷中)、陶道穴(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培补脾胃
02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消化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能量供给。脾脏喜燥恶湿,湿邪最易困脾,影响我们的消化功能,夏季培补脾胃,可以健脾化湿,使我们远离腹胀、腹痛,腹泻的困扰。夏季阳浮于外,过食寒凉也会引起诸多消化系统的问题,所以夏季固护脾胃尤为重要。
※建议艾灸穴位
建议艾灸穴位分别是:中脘穴(脐中上4寸)、建里穴(脐中上3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
助阳散寒
03
在冬季除了呼吸系统病高发以外,还有一类疾病的发病率也不容小觑,那就是阳虚证和颈肩腰腿疼。在冬季不能够从根本消除,只有到了盛夏季节,人体本省的阳气充盛了,才可以更好地驱散体内的寒邪。夏至节气灸正是这样一种可以激发人体经气的好方法。
建议艾灸取穴:委中、内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
灸法
艾条回旋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可间隔3~5天。
夏日艾灸好处多多,
不过江医生提醒大家
要到正规的中医门诊艾灸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yy/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