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简介及治疗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其特点是一般不超过人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发病前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老年人疼痛尤甚。中医讲的“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串疮”、“火带丹”、“甑带疮”、“蛇丹”、“飞蛇丹”等均为此描述,俗又称“缠腰龙”,一般多在春季发病。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常用病毒唑、消炎痛和维生素类药物,但疗效不太理想。以下为图例
中医药对本病有着丰富的治疗方法和良好临床疗效。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甚多,一般认为与风、湿、热、邪有关,多由湿热内蕴,感受毒邪,湿热毒邪互相搏结,壅滞肌肤为患。该病的辩证治疗方法也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疗法,中医药治疗不外泻肝火、清湿热,如龙胆泻肝汤、四苓散、二陈汤等,但是有些效果也是比较缓慢。
中医理疗对于本病的治疗方式简单效果好,如艾灸疗法运用艾条、艾柱等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带状疱疹就是体内的湿毒排除体外的一种表现,通过艾灸治疗把病毒排出体外就可以了。
常用穴位:阿是穴(患处)。操作方法:可选艾炷直接灸局部皮疹的两端及分叉处施行,力度为患者有灼热感、能耐受为宜,比较适用于成年人和皮疹宜放置艾炷的部位。亦可选艾条熨热灸,即视皮疹大小,用艾条点燃后在局部行回旋灸,至皮损部充血发红,疼痛瘙痒消失为度,时间约20-30分钟或者根据个体差异确定时间。
另外一种是火针加拔罐治疗(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切勿自行操作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本法以火针、火罐作为主要器械,结合了火针烧针法、火针刺法与拔火罐法的操作手法等传统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
操作方法:选用梅花针一枚、三棱针一枚、玻璃火罐5~6个、碘伏、消毒纱布若干,选穴为患处四周、和相应部位敏感点。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患处四周皮肤,若局部小红点或水疱散在且少,可提捏局部皮肤,右手握梅花针针后端,食指压在针柄上,使用手腕之力,快速叩刺患部四周皮肤,使皮肤隐隐出血。并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起罐后用纱布将污血擦净,再用按压法找出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和风溪穴,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部穴位,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挤出少许血液用干棉球拭去。每日1次,耳部穴位左右轮换。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火热时邪,湿热蕴蒸侵淫肌肤经络而发。采用刺血拔罐加耳穴点刺治疗该病效果明显,尤其是对于初期带状疱疹,梅花针用强刺激手法刺后,即可见出血点,再用火罐吸出针孔内瘀血,具有活血化瘀,宣泻湿热火毒,以达“通则不痛”之功。
附赤黄散外用:(文章来源:哈孝贤.赤黄散治疗带状疱疹[J].天津医药,(09):)内服连翘败毒片治疗几例,止痛快、消肿速,效果较满意。赤黄散:赤小豆十份、黄连一份,共研细末合匀,香油调成糊状备用。用法:用鹅翎蘸药,轻轻摊敷于患处,后用油纸顶盖,一日二、三次。如水泡破溃流水也可不用油调,撒干药粉。一般多于敷药后数小时至一天止痛,水泡吸收,干瘪,转天结痴,二、三天后肿消痛除,即不需用药。本方还可用于丹毒、疗疖亦有效。
如果您觉得不错,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zy/4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