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特种灸法灯火灸附施灸完整视频

白癜风患者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905531.html

灯心草灸也就是灯火灸,是中国民间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分为明灯灸、阴灯灸以及余热灸三种,明灯灸的操作方法是用灯心草蘸取麻油或者其他植物油,点燃火苗之后在选好的穴位或局部点烧,可听到“啪啪”的爆破声,瞬间火焰熄灭,算作一燋或一壮,如果无爆破声,则应重复一次。烧后的皮肤局部有发黑或者发黄,之后结痂,3-5天后痊愈,不留痕迹,偶尔会起水疱,如果水疱破裂,则可涂上烧伤膏并且保持清洁以防感染。阴灯灸操作方法是以拇指按压点燃的灯心草,拇指点压在穴位上,凭其余热作灸,多用于儿科疾病与慢性病;余热灸则是将灯心草蘸油点燃后即将火吹灭,利用余热点在病人穴位上,常用治腹泻等疾病。

灯火灸疗法的作用

1.灯火灸疗法有温经散寒,通痹止痛之功本法可通过灯火之热刺激,热力深透肌腠,有温经散寒、行气祛湿、通痹止痛作用。临床可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证,如风寒湿痹、痛经、闭经、寒疝、腹痛等证。

2.疏风解表,温中散寒通过灯火灸灼灸体表穴,能调和营卫,宣肺解表;温热刺激穴位,起到温中散寒、健脾暖胃之作用。临床可以治疗外感风寒表证、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证。

3.行气活血,散结消肿灯火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机温调,营卫和畅,起到行气活血,消瘀散结之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痛证、瘰疬、寒性疖肿、阴疽、瘿瘤以及外科疮疡初起等证。

4.温阳补虚,回阳固脱中医认为,人体以阳气为本,得其所则体强而寿长,失其所则体弱而夭。灯火灸属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且能温阳补虚,回阳苏厥之作用。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证,如虚脱昏厥、休克、久痢、久泄、遗尿、遗精、早泄、阳痿、崩漏等证。

5.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常用于治疗气虚下陷之证,如肾下垂、子宫下垂、眼睑下垂、胃下垂、脱肛,以及妇人崩漏经久不愈等证。

6.降逆平肝,引气下行临床上施灸,可以治疗气逆上冲、肝阳上亢等证。如常灸涌泉穴,可治疗脚气冲心、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常灸足三里、绝骨等穴,可预防气血上冲,肝风内动而引起的中风。可见,灸法具有引气下行,平肝降逆之作用。

灯火灸疗法的施灸材料

需备灯芯草数根(药店有售,价格经济);植物油(胡麻油、苏子油、香油、豆油均可);火柴、普通消炎药膏、紫药水。

施术方法

1

明灯爆灸法

取灯芯草1根(约10厘米),蘸植物油并使之浸渍寸许,点燃灯芯后,以灵捷而快速的动作,对准选灸穴位,直接点触于穴位上爆灸。一触即离去,并听到爆响“叭”之声,即告成功。此称为1壮。本法灸后局部皮肤稍微灼伤,偶然也可引起小水泡,3~4天后水泡自然吸收而消失。本法适应性广,常用于治疗急性病症,包括小儿急性病。民间普遍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

2

阴灯灼灸法

取灯芯草1~2根(约10厘米),蘸植物油点燃约半分钟即吹灭灯火,停约半分钟待灯芯温度稍降,利用灯火余烬点于治疗穴上灼灸之,一触即为1壮,每穴可以雀啄般地灼灸1~3壮。可治疗各科急性和慢性病的治疗。

3

压灯指温熨法

术者取灯芯草1~3根,蘸植物油点燃明火,然后把拇指指腹压在灯芯火上,旋即把拇指指腹的温度热迅速移压在患部或治疗穴位上熨灼之;如此反复做3~5次即可。通常多用于2周岁以下的婴幼儿。

4

灯芯柱灸法

本法为直火灸法。取灯芯草1~2根,用剪刀预先剪成1厘米长,此谓“灯芯柱”。再将剪下的“灯芯柱”浸在盛装植物油的器皿中。治疗时将油浸的灯芯柱稍行滴干,然后用小镊子挟灯芯柱竖直于治疗的穴位上,以火柴点燃,任其燃烧。每燃完1柱为1壮,每穴烧1~2壮为度。本法与艾柱灸法同理,属接着皮肤灸。适用于老年人、妇女等慢性病、虚损性疾病的治疗。灸后局部皮肤微灼烧伤,可涂以紫药水以免感染。

灯火灸疗法的施术疗程

灯火灸法历来很重要的治疗时机,强调轻病早治,急病速治;慢性病长期治。因此,施治的疗程长短和疗程间的间隔时间等,可根据病人的身体虚实情况和不同疾病的需要,灵活掌握。

急性病的疗程宜短:对于急性病证以及急性痛证,如中风晕厥、感冒之类,宜每日施灸1次,或频灸为度,连续1~3天,可治愈,故疗程相对短少。

慢性病的疗程宜长:对于慢性病和顽固性疾病,如慢性气管炎、慢性胃肠炎、骨质增生等通常需要灸治,一般2~3天施灸1次,5~10天为1个疗程,一般1~3月才能逐渐发生疗效所以疗程应持续较长。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再继续治疗1~2疗程。

灯火灸施术步骤

1、术前准备:灯芯草数根,植物油1瓶,油灯1个,火柴1包,消毒药棉1包,消炎膏1瓶,紫药水1瓶。

2、体位选择:灯火灸之前,注意选取适当的体位,使受术者感觉舒适,术者取穴容易,施灸能顺利进行。

3、选准穴位:灯火灸是一种穴位刺激疗法。效果的好坏,与取穴的准确与否有很大关系,所以施灸前,医者务必根据望、闻、问、切四诊了解病情,作出明确诊断,然后精心选准穴位。

4、施灸顺序:灯火灸的施灸顺序与艾灸的顺序相类似;总的原则是遵循:“先灸阳后灸阴,先灸上而后下,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少后灸多”的施灸顺序进行。但在施灸时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不必拘泥于上述原则。

5、操作方法:灯火灸的施术操作方法,一般分为三步:

(1)点穴:施灸前,必须取准穴位,在选定穴位后,可先用钢笔于所选的穴位上作一记号,以便于施灸,这种方法叫做点穴。

(2)燃火:医者取灯芯草1根(约3~5厘米长),将灯芯草之一端浸入植物油中约1厘米,用右手食指、拇指捏住灯芯草上1/3处,把蘸油的灯芯草一端在煤油灯火(酒精灯、蜡烛等均可)上点燃明火,这种方法叫做点火。

(3)爆粹:即爆灸或粹灼,是施灸的方法。医者手持点燃的灯芯火,将其点燃火的一端慢慢向穴位移动,当移至穴旁时稍停片刻,待火焰略一变大,立即点触于穴位上爆粹之(勿触太重或离穴太远),此时从穴位点引出一种气流,从灯芯头部爆出,随之发出清脆的“啪”响爆粹声,火亦随之熄灭。灼灸次数,可根据病情需要,灵活掌握,一般2~4次。

灸后局部应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施术注意事项

1、施灸手术要熟练:平时应常练习手腕弹力,施灸时手持灯火,以稳、准、快的动作对准选穴,一触即离,爆响“啪”声即告成功。

2、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施灸前,宜向患者解说本法的特点、疗效以及思想安慰;以便能消除患者害怕火灼的心理,提高信心,使患者能配合施灸。

3、选准穴位:施灸时,要很好地选择好病人的体位,因体位与取穴准确与否有直接关系,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以免取穴差误。

4、注意禁忌症:面部及五官区域、大血管及重要器官、粘膜附近,不宜施灸。妇女妊娠期,腰、骶部、少腹部不宜施灸。因本法属火热刺激,凡实性、热性病证,不宜施灸。

5、预防皮肤感染:因为小儿皮肤娇嫩,取穴宜少,多宜阴灯灼灸,不提倡明灯爆灸。灸后局部出现轻微的火灼焦点,应保持局部清洁,涂以普通消炎膏,预防感染。并嘱其不用手抓破或拭擦,以免发生感染。灸后,一般虽无瘢痕等后遗症,但灸灼局部有灼热、发痒感,偶尔可发生小水泡,应以针挑破,挤去黄水,涂上龙胆紫药水或普通消炎膏,加以保护、防止搔抓,以防感染。

来源:艾灸灸疗师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zy/6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