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医奇术灸法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一种用艾绒制成的艾柱与艾条,或掺和其他药物对准或放在病人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燃烧,使其发生特有的气味与温热刺激,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透入肌肤,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包括间接灸和艾条灸。

间接灸

间接灸也称隔物灸,指用药物将艾条与施灸部位的皮肤隔开的施灸方法。根据所用药物的种类,可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和隔胡椒饼灸等。

隔姜灸

隔姜灸是在艾柱和穴位皮肤之间用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5厘米的新鲜姜片隔开施灸的方法。隔姜灸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适用于表证和虚寒性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隔蒜灸

取新鲜大蒜切成0.1—0.3cm的蒜片,在蒜片上扎数孔,将蒜片至于穴位上,艾柱至于蒜片上施灸的方法;也可以将新鲜大蒜捣成蒜泥制成厚0.2—0.4cm的圆饼,直径根据病灶大小选定,将艾柱至于其上方施灸的方法。隔蒜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和杀虫的作用,一般适用于未破溃的痈疮肿疖、腹中积块、肺痨等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隔盐灸

隔盐灸又称神阙灸,是在穴位与艾柱间用盐隔开的施灸方法。此法仅用于脐部,具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的作用,常用于亡阳脱证、急性寒性胃肠疾病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隔附子灸

用附子片或者附子饼将穴位与艾柱隔开的施灸方法。此法有温肾壮阳、补益命门的作用,适用于阳虚的各种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隔胡椒饼灸

艾柱与穴位之间以胡椒饼隔开的施灸方法。此法具有温中散寒、活血通经作用,适用于腹痛、胃寒呕吐、风寒湿痹等。

艾条灸

艾条灸包括悬起灸和实按灸两大类。

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上方,使皮肤有温热感但又不会烧伤皮肤的灸法,此法与穴位没有接触。悬起灸可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实按灸是在施灸部位垫上布或纸,将艾条点燃段趁热按在施灸的部位,使热透达深部的灸法。

悬起灸

温和灸:距离相对固定,不移动,适用于慢性病和虚症;

回旋灸:距离相对固定,平移或者左右旋转,适用于筋脉痹阻、风湿痹痛;

雀啄灸: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上下移动,形式雀啄食,适用于急性病和实证。

实按灸

包括太乙针和雷火针两种,两者的操作方法和适应症相同,不同点在于两者掺入的药物不相同。

艾灸器灸

主要包括竹制艾灸盒、温灸盒、立式艾灸器等。

2艾灸的禁忌

我科针灸室开展艾灸疗法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咨询请致电-。

欢迎







































北京医院看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疗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zy/9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