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保健及治疗,15种疾病的调理灸

艾灸

艾叶作为药,有药性,它入肝、脾、肾经,对各个经脉有好处。《本草》中记载,有祛湿、止血、通经络、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燃烧的作用:它的热力温和、渗透力强,能传到身体深层,感到热力在深层传透。

艾灸有艾条灸、艾柱灸

艾条灸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艾柱灸分为:直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米粒灸、隔物灸(隔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

腹部艾灸保健常灸关元、神阙、气海,虽不能保你长生不老,也能让你延年益寿。人到30岁,三年一灸脐下三百柱。人到50岁,二年一灸脐下三百柱。人到60岁,一年一灸脐下三百柱。

腹部保健穴:1、神阙、气海3、关元、4中脘

腿部艾灸保健腿部最主要的穴位是:足三里。常言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腿部保健穴:1、足三里、复溜穴3、太溪穴背部保健穴位

背部保健穴位:1、大椎、风门3、身柱

心血管类疾病

1、高血压高血压的症状有头疼、头不清楚、头晕、肢体麻木、不适等各种症状。可分为实症、虚证1、实症:肝阳上亢,要引阳下行,灸脚上的穴位、泻火祛阳的穴位灸:涌泉穴、曲池穴、太冲穴

、痰湿壅盛、大便不通、咳痰、嗓子像有东西堵着、舌苔厚腻、吃饭不香、体胖者,需健脾化痰。

灸:中脘穴、丰隆穴

3、血压高、没劲、脚凉、怕冷、上楼喘是阳气不足,精力不好,要温阳,属于虚证高血压。灸:百会穴、关元穴

4、冠心病

灸:膻中穴内关穴心腧穴1、当同时有怕冷的表现时,加灸:神阙穴

5、当同时有浑身没劲,一活动就喘、乏力、四肢酸软的症状时,加灸:关元穴、足三里

糖尿病

1、腹部的穴位:章门穴、神阙穴

、背部的穴位:胰腧穴、脾俞穴、三焦俞3、腿上的穴位:三阴交、太溪穴

头疼

1、脑门疼:灸合谷穴、阴陵泉

、偏头疼:灸外关穴、足临泣穴(右边疼,灸右手的合谷、左脚的足临泣穴)

3、后脑勺疼:灸后溪穴、束骨穴(按着哪个穴位疼得厉害,灸哪个穴位,另一个穴位交叉着灸)

4、头顶疼:灸内关穴、太冲穴(按着哪个穴位疼得厉害,灸哪个穴位,另一个穴位交叉着灸)

突医院,可能不是一般的头疼,有可能是脑血管疾病。

失眠

1、以失眠为主症,伴有烦躁、头疼、上火、胁肋不舒服、脸红、发脾气等症状,灸:太溪穴、太敦穴

、以失眠为主症,且胃里不舒服,灸:胃脘穴、内庭穴

3、以失眠为主症,且气色不好,脸色苍白,头晕,乏力,灸:神门穴、三阴交

4、以失眠为主症,舌头红、眼睛红、手心热、脚凉、夜尿多、烦。灸:大陵穴、涌泉穴

哮喘

一:发作期治疗:

1、后背的穴位:肺腧穴、定喘穴

、胸部的穴位:膻中穴、中府穴

一天灸后背,一天灸胸部,轮换着灸,一个穴位灸0分钟左右,灸十天,休息3-5天,再灸。

二:缓解期治疗灸:脾俞穴、肺腧穴

胃疼

1、突发性胃疼灸:至阳穴、梁丘穴(哪个穴位疼就灸哪个穴位,灸之前,多揉几下穴位。)

、胃的保养:灸中脘穴、足三里。

虚寒时,加灸:关元穴生气、

着急就疼加灸:内关穴腹胀,

腹气不通加灸:天枢穴

脂肪肝

1、局部取穴:期门穴、章门穴

、背部取穴:肝腧穴、脾俞穴

3、四肢取穴:丰隆穴、内关穴

肝气淤滞,易腹胀,两胁胀,加灸:太冲穴

肝郁脾虚,胖是虚胖,舌头大,肚子大在上腹,腹胀,拉稀、便秘交替,加灸:太白穴

四肢穴多灸丰隆。肝气郁滞时,丰隆加太冲;肝郁脾虚时,丰隆加太白。

便秘

一、虚秘:灸:1、支沟穴、太溪穴3、关元穴

二、冷秘:表现为寒、凉,大便排不出去,肚子特别凉,四肢凉,肛门坠胀,阳气特别不足。

灸:1、神阙穴、、关元穴

三、气秘属实症,主要表现为脾气暴躁,打嗝,腹胀,口苦,嗳气,两胁胀满,气机不畅。灸:1、阳陵泉、支沟穴

每种类型的便秘都加灸上巨虚穴,每个穴位灸0分钟。

腹泻

一、小儿腹泻常发于秋冬季节,可灸

1、神阙穴(可做药饼灸:丁香10g木香10g肉桂5g磨成粉,做成药饼,放到神阙艾灸)

、足三里

3、擦八髎穴(找准骶骨,向上推,30-60下,皮肤发红为止)

二、温中补泻,肚子特别凉,一着凉就泻,出门风一吹就泻。

灸:1、关元、神阙

三、脾虚型,平时胃口不好,吃完就泻,要健脾益肠。

灸:1、阴陵泉、下巨虚穴

四、五更泻,肾泻,早上一起床就泻。肾阳气不足引起的,要温肾止泻。

灸:1、命门、关元

五、一着急就上厕所,一生气就上厕所,属于肝气不舒。

灸:1、肝腧穴、期门穴

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肩、凝肩。主要表现为1、主动被动都疼,自己摸不到耳朵,梳头够不着。、晚上疼。

灸:1、条口穴、哪里疼灸哪里3、神阙4、关元

灸时注意:灸条口穴时,活动肩膀,灸肩膀时,活动手指,治疗完,也要常活动。

颈椎病

一、颈型颈椎病,它是最轻的一种颈椎病,是由于颈部肌肉疲劳引起的。

灸:1、颈夹肌、肩井穴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1、疼痛串道上臂,串道了大拇指、二指,叫挠侧疼痛。加灸:手三里

、疼痛串道小指,叫尺侧疼痛,加灸:后溪穴

三、椎动脉型颈椎病,出现头晕、头胀等不适

灸1、颈部的第一颈椎至第七颈椎的中间的一条,大椎穴以上的位置。

、天牖穴3、囟会穴

治疗十天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3-5天,三个疗程效果是比较好的。

腰疼

一、腰为肾之府,主要选穴为

1、肾腧穴、大肠穴3、腰阳关4、委中穴

二、产后腰疼,主要选穴为

1、命门、八髎穴3、关元4、曲骨穴

黄褐斑

一、斑长在眼角下,颧骨的地方,其表现为,面黄、易生气、腹胀、大便不成型,属于肝郁脾虚型。

灸1、在斑的部位灸、太冲穴3、三阴交

二、斑长在鼻子两侧,其表现为,胸闷、乏力、气短、面色不好、吃东西不好。

灸1、局部灸、足三里3、血海穴

三、斑长在耳朵前,颧骨下,有心慌、心悸、胆小的表现,属心胆气虚

灸1、局部灸、神门穴3、丘墟穴

五白散:白芷、白芨、白薇、白鲜皮、白蔹磨成面,放到酸奶里,做面膜用,可美白皮肤。

口味的问题

一、口甜,脾热则口甜,灸1、尺泽穴、阴陵泉

二、口苦,心热、胆热则口苦,灸1、悬钟穴、郄(xi)门穴

三、口辛,辛指金属的特有气味,在肺结核的早期,口中常有金属的味道。

灸:1、尺泽、阴陵泉

四、口淡,口酸,胃热则口淡口酸。灸:足三里

▲长按







































皮肤白癜风
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zy/96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