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节解除病症灸之腹泻篇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常伴有腹痛胀气,排气排便后疼痛或消失。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常见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寒湿暑邪,或内伤于饮食,或肝脾不和及脾肾虚衰,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灸法治疗该病,临床上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多以温中散寒、清热利湿、消食导滞、疏肝健脾及温补脾肾为主,去除病因,使炎性病理得以改善,肠胃功能得以恢复。

PS:后面更精彩

下面健康哥给你分享如何通过艾灸来调理腹泻

我们选灸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

施灸方法:此穴需两人配合施灸。采用回旋灸的方法。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帝裔艾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灸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在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的凹陷处,左右手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此穴可自己施灸,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手执点燃的帝裔艾,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一般每周灸3~4次。

功效:镇静安神,通络活血,调气镇痛。

灸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6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采用回旋灸。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帝裔艾以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和胃健脾。

如果黎明前出现脐腹疼痛、肠鸣,马上就要排便,排便后疼痛减轻的加灸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帝裔艾,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培元固本,传导津液,疏理腹中气机。

下面是帝裔康温馨小提示:

(1)腹泻忌吃油腻食物:油腻食物能抑制胃酸的分泌,影响消化,而使腹泻加重,过于油腻食物如肥肉、板油、炸花生等应尽量少吃,以免引起消化腹泻。植物油也应限制。腹泻病患者应进流质及半流质饮食。若急性暴泻耗伤胃气;若虚寒泄泻,也可以予以淡姜汁饮用,以振脾阳,调和胃气。

(2)腹泻忌喝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80%为酪蛋白,牛奶的酸碱度在4.6以下时,大量的酪蛋白便会发生凝集、沉淀,难以消化吸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所以牛奶中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

(3)腹泻忌吃生大蒜:大蒜自古以来就是民间的健身防病佳品,它既能调味又能助消化和促进食欲,并且具有良好的防癌作用,它还是一味神奇的良药。大蒜素有“土生土长的青霉素”这一美名。但腹泻时吃大蒜不仅无效,反而加重病情。这是因为人在腹泻时,肠内局部黏膜组织炎性浸润,肠壁血管的通透性变异,肠腺体分泌亢进,酿成蛋白质,水盐谢紊乱,使大量体液渗入肠腔,刺激肠壁产生腹泻。此时,整个肠道内均处于“过饱和而紧张应激状态”中。如再吃生蒜这一辛刺激之物,就会激惹肠壁,促进肠黏膜进一步充血、水肿、使更多的组织液渗入肠内,加剧了腹泻。因而,腹泻时忌吃生大蒜,必要时可将大蒜煮熟后再放冷吃。

(4)腹泻忌食刺激致敏食物:腹痛腹泻者,应忌食辣椒、冰冻、生冷食物,戒除烟酒等刺激性食物。要注意增加食物的营养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食物的某些种类、性质及不良的饮食方式方法,如暴饮暴食或不规则的进食,则可加重腹泻的症状。腹泻要同时忌食易对人体具有致敏性的食物,部分患者对某些食物如牛奶、乳制品等表现过敏,当进这些食物时,可引起病情复发或加重,一经发现,要坚决避免食用。

你有什么疑问,在评论区可以提出来交流哦!

(更多治疗的视频可







































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
白癜风治疗过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gc/14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