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复试没有什么攻略

昨天从中午一点即开始研究生招生复试面试工作,一直到晚上九点才结束。总体而言,今年生源还比较好,回答问题没有像往年部分同学一样提供极为奇葩的答案,比如问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历史知识,答曰看康熙大帝雍正皇帝走向共和啊,或抗日电视剧啊,或百家讲坛啊;比如问读过什么历史书籍,答曰考研圈定的教科书啊,或曰上下五千年啊;比如问兴趣点在什么范围或领域,或以后准备从事哪方面的专题研究,答曰什么都可以啊,或曰我也不晓得啊。这样的情形,今年比较少见一点。

但与往年相同的情形还是有的:比如问其读过什么历史书籍,先后进来的几个同学都答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或都答陈旭麓的《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再问其他,这几位同学所知甚渺。这是否有什么套路?是读了考研前辈所写各类攻略,还是面试场外口耳相传,现学现用?经常有同学问,复试要注意啥,有啥应急的策略没有?我很讨厌同学问这样的问题。其实复试没有什么特别的攻略,面试也没有什么不变的套路。如果没有认真读过几本书,没有大致了解过考研专业的“学情”(比如这个领域有哪些著名学者,有哪些重要关切的问题),对未来也毫无设想,那么再多套路也没有用。因为在即兴的随谈中,你就会露出马脚,一旦城门失守,步步退却,那就破绽百出,要么胡言乱语,离题千里,要么绞尽脑汁,毫无记忆,场面就变得非常难看了。按我说,真正的攻略就在平时的积累。考研前,力所能及看一些近期学界研究成果,掌握一些名师大家的大作名文,对于研究生考试和复试中的笔试答题都是极有助益的。考研后,到拿成绩参加复试,也都还有两三个月时间,最应抓紧补课,立足“研究生”角度,多读几本专业书籍,尤其是所感兴趣领域或专题的,尤应精读一两种。我们最应知道,研究生还是要以学会研究为主要目标的。对那些单纯地背书应试,只有教科书思维没有学术研究意识的研究生,指导起来是很头痛的。招生面试一般也不会直接询问非常专业的知识,因为难免难易不均,或发生知识错位。毕竟学海无涯而知有涯,没有谁是无所不知。同学在自我介绍过程中,就已潜藏了丰富的透露你的知识、阅历及预期等方面的信息。老师们大多就在这些信息中按图索骥,寻根究底,你既然是哪里人,你能说说你家乡的历史及名人么?你既然是在某处读书,某处的同行业著名学者有哪些,听说过么?你既然考我们这里,对我们这里的导师研究专长有所了解么?你既然说读过这本书,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作者的情况是怎样的?你既然对某种领域或专题感兴趣,你能举出一些个案证明你在这方面已经有所积累么?你既然本科论文写某事,你能解释一下某事么?你既然曾研究某个人物,你能列举几个同时代人么?如此等等。老师们都太仁慈了,都太宽厚了,就是从你自己的介绍中找些问题来投你所好,还要怎样呢?回答不起,你觉得应该么?这些问题,你觉得是看看那些攻略就能回答得上的么?是临时抱佛脚,到了西天才念经,就能应付裕如的么?所以,我认为参加研究生复试面试,还是少一点技巧意识,多一点专业意识,真正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并在知识上,思维上和思想准备上做好积累,才是最关键的。如果你把上面所写的,当成攻略来看,那也是可以的。周末愉快。

汪洪亮

欢迎新同学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北京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gc/40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