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艾灸的方法
只要掌握好艾灸的一些注意事项、要点,要想轻轻松松在家中自己艾灸,不是一个难题。
很多朋友喜欢在家里面自己艾灸来保健身体,但是艾灸虽然容易操作而且较为安全,但是稍有不慎,还是容易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那么家庭艾灸,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艾灸的形式分类
艾灸的形式分为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艾条灸
(一)、直接艾灸
将细艾绒捏成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温度可达达70℃。
方法: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二)、间接艾灸
利用其他药物将艾炷和穴道隔开施灸,这样可以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另外还可以借间隔物之药力和灸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效果。
1、隔附子艾灸
以附子片或附子饼(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厚约0.5cm,直径约2cm)作间隔,上置艾炷灸之。
功效:由于附子辛温火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用来治疗各种阳虚证,如阳萎、早泄以及外科疮疡窦道盲管,久不收口,或既不化脓又不消散的阴性虚性外证。
注意:
①根据病情选取适当部位灸治,饼干更换,直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②灸时在药饼下衬垫纱布,以防烫伤,药饼灸后可重复再用。
2、隔姜艾灸
取新鲜的老生姜,切成比一元硬币略厚的薄片置于选定的穴位上,上置艾炷,以火柴等从艾炷尖点燃
功效: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助阳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
注意:
感到灼痛时,可以将姜片稍稍提起,等灼痛消失后,即刻再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直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
3、隔蒜艾灸
用独头大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用艾炷灸之
功效: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多用于痈、疽、疮、疖、疣及腹中积块等。近年来还用于肺结核等的辅助治疗。
注意:
1、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或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或铺就的蒜泥)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一般每日灸治1次,达到痊愈为止。
2、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故应注意防护。
(三)、温针灸
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功效: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方法:
1、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
2、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
(四)、艾条灸
艾条有加中药的药艾条,有不加中药的清艾条纯艾条。
艾条灸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实按温热灸法,资深针灸医生偏爱使用,另一类是悬起温和灸,最为常用灸法,一般有药无药之艾条均能使用,比较方便易行。
方法:
由施灸者手持燃着艾条垂直悬起,约离皮肤3~4厘米,直接照射在穴位上,使病人觉得温热舒服,或微有热痛感觉。
艾灸的方法
点燃后炙患处,一日2~3次。
A、温和灸: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进行熏灸,病人感到舒适无灼痛感。
B、雀啄灸: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象鸟雀啄食一样,一起一落,一远一近。
C、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2-3CM处,左右移动,往返回旋。
家庭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只要掌握好艾灸的一些注意事项、要点,要想轻轻松松在家中自己艾灸,不是一个难题。
编辑
宝宝
图
网络
江苏康美制药
一起分享艾灸的奥秘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gc/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