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艾灸最容易掌握的中医医疗技术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www.mvdtj.com/

艾灸是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通过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相较于针灸,艾灸具有无创性、低成本性,同时具有类针灸的作用,更适合于基层诊所和诊疗机构操作和治疗,患者也更易接受。

艾灸的治疗方法包括麦粒灸、隔物灸、悬灸、三伏天灸、温针灸、热敏灸和雷火灸等,其中悬灸是最容易操作的。悬灸是采用点燃的艾卷悬于选定的穴位或病痛部位之上,利用艾的燃烧热量刺激穴位或病痛部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技术,是传统灸疗方法的一种。悬灸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可用于寒湿痹痛、脏腑虚寒、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经络瘀阻等证及亚健康调理。一、基本操作方法悬灸的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1、温和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约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如果遇到局部知觉减退者或小儿等,医者可将中、示两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以防止烫伤。温和灸示意图2、雀啄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施灸,由上而下移动速度较慢,接近皮肤适当距离时短暂停留,在病人感觉灼痛之前迅速提起,如此反复操作。一般每穴5-1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此法热感较强,注意防止烫伤。

雀啄灸示意图

3、回旋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2cm高处反复旋转移动进行灸治,使皮肤感觉温热而不灼痛,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回旋灸示意图

上述三种操作方法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结合运用。二、常见疾病的悬灸治疗技术(一)痛经痛经为从月经初潮开始,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经色紫暗、夹有瘀块,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如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但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多由寒凝胞中、气滞血瘀所致。活血通经回旋灸、温和灸1、取穴:关元或归来,次髎、三阴交等。2、关元或归来先用旋转移动的回旋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灸次髎可在两侧次髎穴往返移动回旋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灸三阴交可沿脾经往返移动回旋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关元用单点灸,其余穴位用双点灸。都要灸至局部皮肤起红晕为止。3、每次在下腹部、骶部、下肢部各取1个穴位,每天1-2次,止痛为止。1、悬灸技术对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对于继发性痛经应当结合治疗原发病。2、对原发性痛经一般1-2次可缓解疼痛。若要不再发作,可在月经周期经前2-3天开始施灸,每天1次,每个周期3-5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二)亚健康调理亚健康状态多由长期疲劳、精神紧张、不良情绪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常常感到精力不足,体力不支,易于疲乏;情绪低落、心情沉重,整天不快乐;记忆力减退,容易忘事;烦躁易怒、心烦意乱,惶惶无措,悲观失望;不易入睡,夜寐不安,梦幻纷纭,醒来仍觉疲乏;食欲下降,胃口不佳;自汗、盗汗、经常感冒等。本症状多由长期疲劳、精神紧张、不良情绪等原因引起。诊断本症以上诸症不必悉具,暂无统一标准。调和阴阳。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1、取穴:体力不支,易于疲乏者取关元、足三里;情绪低落、心情沉重者取脾俞、神堂;记忆力减退,容易忘事者取百会、心俞:烦躁易怒、心烦意乱者取肝俞、心俞;不易入睡,夜寐不安者取百会、神堂;食欲下降,胃口不佳者取中脘、脾俞、足三里;自汗、盗汗、经常感冒者取大椎、膏肓、关元。2、腹部、背部的穴位先用旋转移动的回旋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灸足三里可沿胃经往返移动回旋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灸百会穴先用雀啄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任脉、督脉的穴位用单点灸,其余穴位用双点灸。都要灸至局部皮肤起红晕为止。3、每次取2-3个穴位,每天一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后间休息2-5天,共2-3疗程。1、悬灸调理亚健康容易操作,但一般人多不耐心,怕费时间,必须坚持。2、调理心态3、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4、增加户外体育活动,每天保证适当运动量。三、艾灸的禁忌症1、中风闭证、阴虚阳亢、热毒炽盛、中暑高热等忌用艾灸技术。2、咯血吐血等出血性疾病忌用艾灸技术。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四、艾灸的注意事项1、施灸前,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患者的体位舒适能持久,而且能曝露施灸部位;施灸者的体位要求稳定能精确操作。2、施灸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神色,防止晕灸,如发生晕灸,立即停灸,按晕针处理。一般在患者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宜艾灸,以防晕灸。3、注意防止艾火脱落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被。如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保护好水泡,不要擦破,任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亳针在水泡底部刺破,放出液体,外涂烫伤膏或万花油。4、施灸后,将残余的艾条插入灭火管内或将其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以免复燃。『往期推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gc/5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