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艾灸疗法带详细穴位图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302816.html

头痛的艾灸疗法-带详细穴位图

(本文转自新浪博客~艾灸先生,如有侵权,请建议本平台及时删除,感恩!)

秦皇岛莲花古寺艾灸条简介:

莲花禅香及莲花药枕悉由莲花古寺照道法师秉承一诚长老弟子宽德师父秘授古方,采用燕山山脉多种纯中草药以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纯绿色零添加化学品、药枕透气舒适、有益大脑、织锦缎面料舒适、色彩悦目大方、药香配方草药纯正,无毒无害等优质特点。

主要成份:端午节陈艾叶(采于端午节的早4点至9点之间,因在此时间段艾叶未经阳光照射,药力未挥发,入药可发挥最大的作用,否则9点过后强光照射后的艾叶药效稍逊一筹,故在此时间段采摘艾叶。),桂枝,广霍香,降香,香附,陈皮等十几种天然中药。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医外治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艾灸是中华国粹,追溯千年,艾灸曾是帝皇养生的秘藏。流传至民间后又成为最主要的百姓治病良方,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艾灸养生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特制成艾条,直接悬灸或配合温灸器敷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借灸火的温热及药物作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散寒止痛、驱寒温中,尤其对小儿风寒感冒、妇女产后保养、月经不调、宫寒畏冷有独特疗效。艾灸能激发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孟子》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自觉症状,引起原因较复杂。头痛是主要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头部或五官疾病可致头痛,头部以外或全身性疚病也可致头痛,所以必须辨清头痛的发病原因,方可对症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或颅外伤所致头痛,不宜用灸疗。根据病因及发作时特点的不同我们一般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肝阳上亢头痛等型。

一、外感风热

(一)症状

风热表现为头涨裂痛,遇热加重,恶风发热,咽喉肿痛,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脉浮数。

(二)治法

(1)选穴太阳头维大椎曲池列缺(见图1-10-1、图1-10-2、图1-10-3、图)

(2)定位太阳:在眉梢与眼外角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

头维:在头两侧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距前正中线4.5寸。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即低头时颈背最突起的骨头)下凹陷中。

曲池:屈肘,肘的横纹外侧端(拇指一侧)凹陷中。

列缺:左右手虎口张开,垂直交叉,在上方的食指尖所触及的突起的骨端即是。

(3)灸法艾条回旋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温热红晕,每日1次,疾病痊愈后可巩固多灸1~2次。

二、外感风寒

(一)症状

风寒表现为全头痛,颈项强痛,恶风寒,遇热痛减,舌苔薄白,脉浮紧。

(二)治法

(1)选穴百会风池风门足三里神阙(见图1-10-5、图I-10—6、图1-10-7、图1-10-8、图1-10-9)

(2)定位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风池:在项部,枕骨下缘,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神阙: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凹陷处。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诸症消失后可巩固多灸1-2次。

三、肝阳上亢

(一)症状

头掣痛伴有目眩,多偏于一侧,烦躁易怒,面部有烘热,或兼有胁肋痛,口苦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二)治法

(1)选定头维太溪太冲涌泉(见图一l、图1-10-10、图1—10-11、图1-10-12)

(2)定位头维:在头两侧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距前正中线4.5寸。

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

太冲:在足背侧,第一、第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前部凹陷处,足底二、三趾趾缝纹

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平时可保健施灸。

四、气血虚损

(一)症状

头隐痛伴有头晕,时发时止,劳累加重,气短乏力,面色淡白,可伴有心悸,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

(二)治法

(1)选穴百会足三里气海脾俞肾俞(见图1-10-5、图1-10-8、图1-10-13、图1-10-14)

(2)定位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气海: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气血虚损头痛患者适宜平时保健施灸。

五、肾精亏虚

(一)症状

头痛如空虚状伴有眩晕,腰膝酸软,耳鸣,盗汗遗精,女子或伴有带下,舌红苔薄或无苔,脉弦细无力。

(二)治法

(1)选穴百会列缺肾俞悬钟太溪(见图1-10-4、图1-10-5、图1-10一10、图1-10-14、图1-10—15)

(2)定位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列缺:左右手虎口张开,垂直交叉,在上方的食指尖所触及的突起的骨端即是。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悬钟: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与肌腱之间凹陷处。

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需长期施灸以巩固疗效。

六、瘀血头痛

(一)症状

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以刺痛为主,常伴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伴淤痕,脉细涩或沉涩。

(二)治法

(1)选穴阿是穴百会行间血海三阴交(见图1-10-5、图l—10-16、图1-10-17、图1-10-18)

(2)定位阿是穴:即疼痛处。

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行间:在足背,第一、第二趾间,趾根部的后方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界处。

血海:大腿内侧,距膝盖骨内侧的上角约三指的肌肉隆起处。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方。

(3)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9次为1个疗程,头痛消失后巩固1个疗程。

七、痰浊内扰

(一)症状

头痛昏蒙且头重,或伴有眩晕、恶心欲呕,胸闷脘腹痞满,食欲不振,或呕哕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二)治法

(1)选定百会翳风中脘丰隆足三里(见图1-10-5、图1-10-19、图1-10-20、图1-10-21)

(2)定位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翳风:耳垂根部后方,两骨之间凹陷处。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向上数8寸,距胫骨前缘2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3)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小艾炷,每穴5-7壮,待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坚持5个疗程以上。

八、对症治疗

头痛常伴有感冒、失眠、乏力困重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

(一)感冒

(1)选穴外关合谷(见图1-10-22、图1-10-23)

(2)定位外关:在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

合谷:即通常所说的虎口,并拢拇指时肌肉隆起处。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症状消失后巩固灸1~2次。

(二)失眠

(1)选穴神门内关(见图1-10-24)

(2)定位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

(三)乏力困重

(1)选穴阴陵泉天枢(见图25、图1-10-26)

(2)定位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从踝关节后方,沿骨的边缘向卜推行至尽头处即是穴位)。

天枢:在腹部,肚脐两侧旁开2寸。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20分钟,局部感觉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

九、注意事项

·施灸期间保持充足睡眠时间,避风寒注意保暖。

·饮食尽量清淡,忌食酸辣等刺激性及煎炸食物。

·保持心情放松,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配合推拿治疗或中药内服效果更好。

秦皇岛莲花古寺照道法师慈悲,发无上殊胜之大菩提心,倡导居士信众共同发心祈祷: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之因(慈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离病苦及痛苦之因(悲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身心愉悦(喜无量心)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舍无量心)

请各位居士信众在使用艾灸条的同时,挚诚发心,念诵《楞严咒》、《大悲咒》、《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六字大明咒》等等普皆回向,并以真诚之心忏悔,每日于心中默念“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自净其意,破除我执、无明,一并回向功德,祈愿佛菩萨慈悲加持庇佑,全球疫情如彩虹般的消失,一切众生究竟离苦,往生净土,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义工思恩师兄0

义工思莲师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gc/5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