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现代宇宙观middot二
量子力学
量子也就是微观中最小单位且不可再分下去的粒子,并且量子的计数只能是整数倍。例如一个人只能算是1,而不能说0.5个人。因为量子整数倍的原因,量子的能级也必须为整数倍,当一个量子霸占了第一个能级,那么第二个量子就不能再霸占第二个能级,而是在第一个能级的基础上继而霸占第二个能级。能级如果是平滑梯形结构,那么粒子的运动就会像滑梯一样从第一个能级滑动到第二个能级,其中的量子就像是一个滚珠一样具备连续性运动。如果能级是锯齿梯形结构,类似生活上的楼梯,那么粒子的运动就像有生命一样,从低的能级跳跃到高的能级,所以,量子就是非连续性运动。(这里的跳跃只是比喻,虽然跳跃是一条具有连续性的弧线,但是对于能级来说,用“跨越”来形容才是比较恰当的说法。)量子的非连续性运动使其是跳跃着前进,中间会留有一段空白的距离。非连续运动表示的是静止在时间能的作用下,静止产生了变化,使其看起来具备运动的性质。类似地拿两颗玻璃珠(这里的两颗玻璃珠,你可以看出是两个量子的不同运动位置)来说,它们摆放在彼此相隔1厘米的位置,当你在10米远拿起尺子观察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两颗玻璃珠之间的1厘米的距离逐渐变短。当你在米远拿起尺子观察的时候,可能这1厘米就变地只有1毫米甚至是消失了,但这两颗玻璃珠确实有着1厘米的距离。而量子也是如此,两个能级之间的距离会因为尺度的问题而发生改变,更何况量子是对于普朗克常数来说,那更是小不可及。微观尺度的不连续性对于宏观尺度上来说,可以忽略之间微小的距离而让人产生误以为是连续性的效果。量子的不连续性印证了世界的本身是无数个静止的画面(帧)组合而成的一部超长电影。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一切,公园喷泉、汽车巴士、行走的路人、甚至是我们自己本身都是无数个静止状态所叠加起来的画面。
现在的问题是,为何量子不是连续性运动呢?因为构成时间的量子,产生能量,即时间能。空间是一个点,那么时间就是把这个点串联起来的一条线。量子的非连续性也正是时间在空间上的体现。
对于量子的研究,人们还得出了量子的位置和速度无法同时测量的结果。这就是量子的不确定性原理。也就是说,当你测得量子的位置时,那么速度测得就越不准确。反之,位置就测得越不准确。因为测量量子时,我们无法准确地把握量子的随机性。但,我们可以根据量子随机性的叠加,增加对量子预测的准确性。这就是数学中的概率学。如果我们赋予位置一个具体的坐标参数,那么量子就有机率出现在我们赋予的坐标系中,但是我们也牺牲了量子移动的速度才能得出位置的结论。反之,当我们给定量子速度的恒定值,那么位置就有可能出现在原子核的周围或者更远的地方。举个类似于生活上的例子。在高速公路,通常都会设立测速器,以观察车辆经过测速器时的瞬时速度,那么测速器就好比我们赋予量子的位置坐标。汽车就像无规则的量子移动。那么车辆(量子)一旦经过测速器(我们赋予的位置坐标),几台车辆(量子)的速度就很有可能是完全不相同的速度,即使有,速度的差距也存在微小的距离。因为我拿宏观尺度的事例来说明,但如果换作微观,即使是微小的距离也会有着千万的差别。如果贴合测得速度无法准确预测位置的说法,就拿刚才的例子来说明,假定两辆车辆在高速公路的速度为km/s,那么这两辆汽车就很有可能一辆在前,一辆在后,也有可能都在彼此的左右。所有以KM/S行驶的汽车就很有可能在高速公路各个地方。
另外,如果我们用量子力学作为我们已知的原理在设定的界限(在人类科技能够攻克的问题上)去预言世界的话,那么我们就无从得知宇宙的准确定律和宇宙的初始状态。也就是说,用不确定的“尺子”去丈量事物的“长度”,结果只能得出不确定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能为力,事实上,我们还是可以无限接近不确定的结果。就好像你是一个玩彩专家,你推算的中奖机率为99.%可以无限接近%一样。
宇宙光滑、平坦以及泡沫和曲率引出的负空间理论
宇宙光滑、平坦:物理上解释,自从宇宙大爆炸以来,宇宙膨胀会把原先固有存在的一切全部拉扯出来,并且拉伸地非常真实(非常还原)、非常完美(毫无漏缺)、非常平滑(曲率越来越接近0,也就是把宇宙当作一个球形的爆发粒子,宇宙大爆炸之后,这粒子的球体的表面会像纸皮一样拉伸出来,从而形成一张无限大的纸片)。在哲学上意味着一成不变,没有新事物生成。简单来说,宇宙原来该有的,在膨胀的时候只是把原先坍缩的全部释放出来而已,并且释放出来是以光滑、平坦的方式。
泡沫:顾名思义,当看到“泡沫”这个词,我们会想到洗澡搓沐浴露或者洗发露所产生的泡沫。宇宙也像如此,在不断搓洗(膨胀)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泡沫生成。也就是说,宇宙在无限膨胀的过程中,不断不断地又再生成新的空间新的物质。
宇宙光滑、平坦和泡沫实际上都是宇宙在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有人从波长较短的伽马射线和X射线来检验时空的泡沫模型,总结出宇宙一直处在光滑、平坦的状态中。这无疑给量子的非连续性运动理论造成重大的打击。而这个实验也比较有意思,研究人员用仪器,捕捉到一个时空(在某一个地点某一个时刻)的伽马射线反正就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然后根据历史的推移,射线从远方来到这里,势必会像一艘帆船一样经过宇宙的这片海洋。宇宙光滑和平坦实际就好像是一片毫无波澜的海洋。射线好比帆船会按照科学理论或者数学公式得出最后到达观测点的各种数值,比如这个时空的能量,速度什么。然后最后得出来好几个射线一致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个实验必须在宇宙这片海洋一片平静也就是宇宙光滑、平坦的前提下成立,如果宇宙充满波澜,也就是泡沫不均匀、坑坑洼洼的结构,那么射线势必会因为这些结构而改变自己的运动。这就是微波背景表明,宇宙还是平的。微波背景可以想象成射线在跑步过来的过程中,路面的坑洼即宇宙的不平滑、不平坦会让射线跑着跑着就摔倒或者跑起来很费力。具体的通俗的并没有再继续说明和解释清楚为什么会这样,而且网络现在的消息也是五花八门,一些网站为了扩大浏览量,往往也会往其中注入水分,并且我们也可以怀疑发布消息的作者或是小编本人的理解和揣词的能力。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值得怀疑的,并且包括真实。抛开这些问题,重新回到宇宙光滑和泡沫中,宇宙如果非常之光滑,那么曲率就为0,一切都是平面,是真正意义上的“直”,那么直就产生了无限,符合宇宙无限膨胀的事实,这和费里德曼的第二个宇宙模型很像。如果宇宙曲率大于1,意味着,宇宙是一个球。(你可以理解成,当你在地球开飞机从北极绕一圈回来,那么你一定会回到原点。宇宙也是如此,你开着宇宙飞船绕宇宙一圈,你一定也会回到原点。不过前提,你是否能活着绕宇宙一圈。)那么宇宙本身的膨胀,你可以想象是宇宙自身球面的无限扩张,虽然这样你也可以做到像绕地球一圈回到原点一样,但是,前提是,你的绕圈飞行速度必须大于宇宙表面扩张的速度,否则你永远也无法回到原点,因为路一直在以超快的速度延伸。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说,假如我们的速度超越不了宇宙膨胀带来表面扩张的速度,那么对于你无法实现的事实你总会得出一个伪结论,那就是曲率等于0,实际上曲率它有可能大于1。(我想每个人都有经历过自己无法做到的事实吧,然后给自己做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对自己而言是自洽的,但是并不代表多数人。打个比方,比如你只有1米6的身高,你想去摘一个2米高的苹果,我现在给定一个条件就是你只能站着去摘苹果,你不能跳或者借助工具。你会说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但是,换作是姚明2米29的身高,他会告诉你,这怎么可能是无法实现的事情呢?)对于曲率小于1,宇宙将会是类似一个马鞍面,其实这里是找不到更好的形容的,因为现实中并没有曲率小于1的事物。我们现在只能靠想象,曲率等于0,就好比一张白纸摊开。曲率大于1,你可以将这张白纸卷起来,使其弯曲像个圆筒一样。曲率小于1不是叫你将这张白纸往反的方向卷起来,那样也是曲率大于1。曲率小于1,你只能想这张白纸在一个平面内往里面卷起来。这里你一定很头疼,因为我也这么觉得!!!我们谁也想象不了在平面内卷起来是一个什么样子。
ButIdon’tthinkso。这里就是我要的说明的负空间理论。
负空间理论:所谓的负空间理论就是和正空间相对立。负空间和正空间一起构成整个宇宙。我们从曲率的角度上来说明,但这一切仅仅只是作为一场假说的话题而展开。在话题展开之前,我们首先要谈论曲率是否有第三种情况,也就是曲率小于1。曲率等于0和大于1已经被我们所见,很平常的了。如果曲率小于1,那么就是一个平面的空间上往里收缩。
现在在一张平面纸上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是曲率等于0的情况。那么这时候,我们解释宇宙永远是一条直线,永恒且无限的直,不存在大爆炸创世的说法,因为大爆炸有了起点,违背了直,违背了无限。很大程度上,宇宙的直也就是曲率等于0的情况下,因果关系就受到了打击。因为宇宙的直你总是可以说,宇宙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是直的,人类的思维便无法接受这样的说法。我们又是如何知道自己的思维是正确的呢?所以一切我们对这个世界上的感官又是如何定义为真实?实际上,我们的思维是大脑本身接受信息之后主观处理出来的结果,这种结果就非常地带有主观性。动物在进化的历史长河中,总是优胜劣汰,不断地进化出利于自己生存的技能。所以很大程度上,大脑所产生的思维是基于该生命体存活为前提所形成的生物的化学反应。所以一切的真实需要在该生命体存活的前提下而展开。这是人存原理。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生命,任何一切对于该个体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反观我们任何一个人,我们习惯把周围所感知的一切定义为真实,殊不知任何一切都是大脑接受信息之后主观处理出来的结果,这点包括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认识身边的每一个人,不是在于那个人究竟是谁,而是在于自己究竟是如何定义那个人究竟是谁。我们通过那个人的言行举止,反馈到我们的大脑里,大脑再对那个人的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形成记忆和思维,形成了我们主观上对那个人的三维模型在时间上产生的形象。我们凭什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完美的处理器呢?当自己的存在与否对这个宇宙无关痛痒的时候,我们应该发现,我们大脑处理出来信息是那么真实和可信仅仅只是对于我们的个体而言,但是换作是宇宙更优先级别的个体,我们实际上是宇宙主观处理出来的结果。我们的思维凭借着自己的大脑并依赖着大脑而运转,思维势必会被大脑的本身的构成所局限,这就是直。那么宇宙也同理,宇宙也是直的。你终究还是会问宇宙外面究竟是什么,宇宙到底是怎么来的。这就好像思维反过来问大脑,我为什么会是思维,大脑回答说因为我包含你,你无法超越我,你甚至也无法理解我。大脑的本身因为这样约定俗成的事实断定了思维无法超越这样的哲学问题,所以不管我们再怎么深入思考这类问题,我们始终无法得出一个完美终极的答案,因为我们确实不知道。换句话说,宇宙的本身它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直的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曲率等于0的宇宙模型,无限且永恒。
现在在这条直线右边画一个圆,此时这个圆大于0而小于或等于1。那么宇宙就是一个闭合且循坏的宇宙。这个圆就象征着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大爆炸它可以定义为圆的任何一个地方,圆周任何一个点都可以定义为宇宙的开始。而这个宇宙模型带有些神话性质轮回的圆。我们可以想象,我们随便在圆周任意一个点标记下来作为宇宙大爆炸的开始。那么以这个点向前移动就是宇宙的膨胀,以这个点先后移动实际上就是宇宙膨胀的相反,也就是宇宙的收缩。宇宙不断地膨胀也意味着宇宙在另一面不断地收缩。这里的另一面是对于宇宙大爆炸的时间逆向而进行的。这里对应着两个性质,在这个点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转。那么这个就意味着宇宙的收缩。当然你也可以反过来说,逆时针的方向才是正的方向,而我们的方向是反的方向。那么逆时针的方向才是宇宙膨胀的方向,反过来,我们的方向才是宇宙收缩的方向。也就是说,当大爆炸以宇宙开始的一个点而前进,我们宇宙的发展,可以说是膨胀,也可以说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收缩。所以这一切的宇宙终极哲学就是超长距离的无限重演和轮回。这也仅是当曲率大于0而小于或等于1的情况来说。
现在在这条直线左边画一个圆,此时这个圆小于0而大于或等于-1。实际上这个宇宙和大于0而小于或等于1的闭合宇宙完全相似。只不过我们称这个宇宙是我们正空间对立的一个负空间。在我们这个正空间里存在什么,那么负空间就也会照理相应地存在什么。正空间有一个你,那么负空间也有一个你。在曲率等于0处于直线下,却意味着有无数个你,因为你本来就存在。负空间没有任何神秘性,就和我们的正空间一样。
现在把这个平面沿着这条直线折叠,是的,正空间和负空间在二维的平面上,对应的是宇宙本身而言的三维。在平面的曲率下的二维对应着我们的三维,也存在曲率下的一维对应着我们的三维。当正空间在沿着直线作为直径翻转的时候,会产生形成一个°的球,这个球是一个无限大的球,因为这个球的剖面直径是无限长的。这个球将会和负空间同样翻转形成一个球而重叠。起初我们不确定正空间的圆究竟位于球的哪一个角度,或许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正空间即可以位于球的任意角度。当正负空间出现在球的任意角度的时候,圆的任意角度存在着°的正空间和负空间重叠的角度,这时候就产生了维度,甚至是高维度。但是由于正粒子和反粒子相互作用相互泯灭,必有一方粒子的数量存在多数才能构成现今宇宙的状态。所以,反物质对应结构的反粒子和反物质构成的负空间的圆就比正空间的圆要小地多。那么负空间这时候就无法和正空间重叠,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正空间在宇宙发展历史以来,没有任何与负空间相互联系的现象。(OS:或许道教中的人界和鬼界就是因为此而隔离)
然而,曲率的说法现在只是猜测,况且微波观测也表明,很大程度上宇宙是光滑平坦的。但至今无法解决宇宙密度宇宙质量暗物质的来源,为了解决暗物质的存在合理性,那么空间势必要存在曲率,暗物质得要为负空间供应辐射和能量,就像我们正空间的物质有微波辐射和各种时空能量一样。
奥铿(kēng)剃刀的经济学原理
奥铿剃刀的经济学原理实际上叫做奥卡姆剃刀原理。该原理应用在经济上比较广泛所以一般称之为奥铿剃刀的经济学原理。该原理解释是:不要浪费较多的资源去做用较少的资源就可以做好的事情。(OS:当然你也可以违背这个原理,只是这样会让人觉得比较愚蠢而已。)
该原理在科学上表述为:如果两个理论同样得到相同的结论,那么我们说简单的那个更好。事实上,我们没必要把问题复杂化,简单处理问题使得效率更高。
该原理在管理学、投资学、心理学上同样具有经济效应。比如,在管理企业制定决策时候,把问题简单化,剔除干扰,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根本原因是企业保持正确方向的管理原则。
简单往往很复杂,复杂往往很简单。我们考虑问题甚至是万事万物都应该简洁,但不能过于简单。
微粒、粒子的自旋和不相容原理
当我们看向细小的部分,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从分子到原子,原子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中性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如今又发现了质子由更小的夸克构成。夸克有六味(OS:六味这个术语是物理学家为了形象化而命名的,其实就是有六种不同类型的夸克,它们分别是:上、下、奇、粲(càn)、底和顶。然后每个类型的夸克都带有三种“色”,分别是红、绿、蓝。只不过这三种色的波长比可见光波长更短,其实是没有颜色的。)而夸克又有反夸克……
对于粒子的自旋,我们首先要了解,粒子是以波的形式运动的。粒子具备波粒二重性,在以波的形式运动实际上是粒子在时间上的位移路径。我们不妨假设,一个人就是一个粒子,当他第一秒开始跑步的时候,第二秒,第三秒直到后面……实际上这个人永远都是一个粒子,只是这个人在时间的作用下,产生了运动,这种运动实际上是这个人在每一个时间点上面重叠的画面,在时间的播放下,产生了运动的错觉,而这种运动就叫做粒子的时间位移路径。我们理解了粒子的两种基本性质之后再来讨论自旋。
自旋无法“看见”,实际上,自旋是测试出来的结果,我们知道,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粒子的时候,实际上,它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要短,我们看见事物都是通过光的作用下,反射到我们肉眼里说形成的画面,而脱离了光,我们则什么都看不到。一般而言,粒子的波段比可见光要短,所以我们无法通过肉眼来观察粒子自旋,而科学家们用旋转来形容也是非常牵强的,甚至是霍金用扑克牌来形容也是不够恰当的。
粒子的自旋和物体在经典力学理论中的旋转是两个概念,我们不能把经典力学的旋转用以形容粒子的自旋,因为物体的旋转都会有一个中心轴,而粒子的自旋却没有。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想象地出物体没有中心轴,究竟是如何旋转,或者说毫无规律四面八方地转来转去且没有周期。物体旋转的中心轴会对物体产生向心力,这个力你可以用重力来平衡。举个例子,如果你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当公交车驶入环形公路,那么你站立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有一股力在拉扯着你,如果你朝着向心力的方向倾斜改变自己重心的话,那么你可以在倾斜的状态下保持平衡,因为向心力和你的重力互相抵消了。类似地,物体如果没有重心轴,也就是物体没有重心,但也不会摔倒,那么物体就类似地存在在太空中,成为漂浮的状态。当重心和向心互相抵消,你在这短暂的抵消时间里足以保持平衡达到类似一种漂浮的状态,所以,现在我们不妨可以引申来说,粒子的自旋就好像是经典旋转的漂浮状态,也可以说是经典力学旋转的漂浮性质。那么可以得出一点,粒子本身的自旋可能是因为自身的某种“重心”力和某种“向心”力彼此抵消,形成的漂浮状态,而这种漂浮状态是永恒的。
我们知道,粒子的自旋有0、1、2、1/2、3/2。自旋0的意思是指:不管粒子如何自旋,你看到的波段都是一样的,霍金的例子是说一张扑克牌如何旋转,你看到的扑克牌都是一样的画面。自旋1,你从°任意角度看都是不一样的画面,当粒子旋转°时,这时粒子才显得一样。自旋2,粒子得旋转°,这时粒子看起来便一样。而自旋1/2,是说,你得要把粒子旋转2圈,这时候粒子才显得一样。自旋3/2则是粒子要旋转6圈才显得一样。如果你真的在脑海里建立了一个旋转的画面说明你还不够明白粒子的自旋,因为你无法想象一个物体转2圈甚至是6圈才显得一样究竟是怎么一个回事,实际上我们也想不出来。(OS:如果说到这里你真的明白了,说明我还没讲明白。( ̄. ̄))粒子的自旋是内禀的性质,拿经典力学的旋转来想象粒子的自旋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如果非要深究粒子自旋的意义,这里不妨大胆假设,粒子的自旋实际上是粒子在时间作用下运动的表现,这种表现是波动频率的周期变化。现在回忆起你初中或者高中学过的三角函数sin、cos、tan。我们拿正弦函数sin来说明,当一个波段从起点到终点,这个波段先往上再玩下最后和起点平行,中间有波峰和波谷。正弦sin就好像是粒子自旋为1旋转°。那么我们用波段来看粒子的自旋就方便了然。自旋为2的粒子,该波段需要延伸两遍sin函数,才能复位。自旋为2的粒子,具有两个波峰和波谷,类似地可以推倒出,自旋为1/2和3/2的粒子的波段变化。而自旋为0的粒子较为特殊,因为该粒子的起点和终点重叠,也就是说,该粒子不存在波段。前面已经说明了波是粒子在时间作用下的运动表现,那么自旋为0的粒子就很有可能不参与时间作用下的运动,或者说,就算参与,自旋为0的粒子运动形式并不是以波段的形式来表现。这里很大程度Pass掉后者,粒子不以波的方式运动就不符合观察的结果,如果该粒子不以波的形式来运动,则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停留在每一刻时间点上的固有状态。也就是说,伴随着时间的进行,自旋为0的粒子不管在过去的1秒,现在的一秒,抑或是未来的一秒,自旋为0的粒子永远都在每一个时刻停留,且静静地等待着时间的阅历。因为自旋为0的粒子本身不参与运动,那么可想而知,在时间的作用下本身就具备了运动,所以无须参与运动。换句话来说,粒子构成的世间万物,在未来如何变化,粒子自旋为0始终都在未来存在着一种状态或者说是一种结局。
不相容原理,在量子的不确定性原理的限制下,粒子需要存在不相容原理。哦,这里我忘记说明,实际上量子就是不可再分的粒子,而我所说的粒子就是对象为不可再分的粒子即量子。不相容原理和量子能级是一样的说法,一个粒子在一个量级下,不能存在第二个粒子和第一个粒子同在同一个量级。(这里的量级是速度和位置的统称)换句话来说,两个粒子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个位置,就好像两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而电影院就只剩最后一个位置,这个位置不能容许两个人同坐,要不就是你先看完,我再坐的意思。如果你们两个是情侣,你说你抱着你的女朋友在同一个位置上坐,此时,你们的关系在粒子上称为玻色子,玻色子不用遵守不相容原理。如果你们两个不是情侣关系,你们的关系在粒子上被称为费米子,费米子遵守不相容原理。(OS:Gay也属于玻色子。)在粒子的世界,由于粒子存在不相容原理,使得粒子之间不会坍缩成密度很高的状态,也就是使其粒子不至于全部收缩在一起形成一碗稠密的粒子汤。所以世界得幸于粒子的不相容原理,夸克才得以形成质子和中子,电子才得以分离形成原子,原子才能组成分子。人类才得以存活……
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引力、CPT对称和大统一力之吸力
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引力是人为地命名粒子的不同的相互作用。
引力:是四种力当中最弱的力,然而当数以万计的粒子的微弱的引力在以非常庞大的进制叠加的作用之下产生了最大的力,例如光都逃不出的黑洞就是引力。我们知道粒子在发生作用之下是以波长的方式运动,频率越大,波长越短,能量越高,相互作用就越强。之所以解释光速逃不出黑洞其实便是光粒子在和无数个粒子的叠加的引力相互作用之下,不断地纠缠住光粒子的运动。比如光粒子要过高速公路,此时来到了收费站,收费站可以象征粒子的引力作用。光粒子过路要给粒子钱才能通过,但是由于太多粒子共同建立了收费站,光粒子要通过收费站就要不断地给粒子钱钱钱。粒子越多,光粒子能给的钱就会变得越来越少,最后变成了身无分文,就没办法再通过最后一个收费站,而且后面可能还有更多的收费站。
而引力的产生我们可以用波段叠加来了解,因为霍金在书上阐述了两个物质粒子之间的力是由于称作为引力子的自旋为2的粒子携带,也就是引力子自旋转半圈之后看起来一样,而他的波段也只有一个波峰,没有波谷。这说明了什么呢?只有波峰的波段,因为没有波峰和波谷之间相互抵消的作用,所以每个引力子作用的时候,波峰都只能叠加了起来。所以为什么说引力是非常庞大的进制叠加起来的作用。引力子是粒子,只不过引力子是当每个粒子之间发生引力作用的情况之下人为地赋予其名字,就好像你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叫你的书名。而回到家的时候,爸妈都叫你的乳名。所以,也可以这么理解,在粒子之间如果发生电磁力,我们也可以称这些粒子为磁力子。
电磁力:电磁力比引力强的多,电磁力通过加剧两端正负极密度,使磁力子的相互作用更加剧烈,而电磁力正负极的密度没有上限,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电磁力去克服和解决很多事情。在生活中,你一定看过起吊机用磁铁吊起汽车的画面,这时就是电磁力克服了引力。如果电磁力足够强,可以说就连光都逃不出的黑洞,其实也可以通过电磁力来克服。两个粒子形成的电子,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我们都知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电磁力和强核力区别不大,电磁力会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拿一根磁铁去吸引某个铁片,当磁铁离铁片越近的时候,铁片越容易被磁铁吸住,反之则越容易不被吸住,但是还是会存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但是有时候为什么电磁力会如此之弱呢?弱到你可以直接手动把一块铁片从磁铁上剥下来。这是因为正电荷在和负电荷相互作用的时候,彼此相互产生吸引的力,实际上这就是引力。打个比方,就好像一对情侣要把对方相互拉过来拥吻一样。彼此在拉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以至于突然第三者走了进来,它就比这对情侣消耗能量之后要大力,所以第三者这时候就可以直接把这对情侣给拉开了。电磁力在粒子的自旋解释为自旋为1的粒子作用的力。也就是自旋为°的时候,粒子才看起来是一样。这时候粒子自旋一圈,比自旋为2的粒子在波段的性质上多了一个波谷,此时如果两个粒子相互作用,由于量子的不确定性原理,位置和速度我们都不可能测量地准确,这也导致了,自旋为1的粒子在波段的重叠上,是不是会发生错位,也就是两个粒子的波长在叠加或者可以说相互作用的时候,叠加的波长就有可能不在同一段距离下,有可能第一个粒子的波长的波峰和第二个粒子的波长的波谷产生重叠,那么波峰和波谷就产生了相互抵消的作用,他们之间的力就变弱了。这时候在术语上称为短程力,也就是波峰和波谷相互抵消,彼此拉近直到同一水平线上,他们之间波峰和波谷的距离就变短了。长程力为引力的解释为波峰经过不断地叠加,波峰会越来越高,即使在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他们发生了错位,但是由于引力的波段只有向上延伸的波峰,所以每一个作用都会先往波峰延伸并且大量叠加起来而不没有波谷的下降。想象一下每一段波段都是一张纸,如果有无数张纸重叠在一起,那么整叠纸的高度就会无限高。实际上,电磁力和引力同属于吸引力,强核力也应该属于吸引力。
强核力:强核力很好理解,也就是将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紧紧束缚在一起的力。这种力只能与自身以及夸克相互作用。发生强核力的粒子有一个名字叫做胶子,而胶子有一种叫做色禁闭的性质,也就是说胶子发生强核力的时候把夸克的颜色都混合了起来,我们知道色光三原色叠加起来就是白光,当然这里的颜色不是我们理解光线里的颜色,毕竟胶子的波长比可见光要断,颜色只是夸克自身三种波段的形容而已。胶子把夸克的三种波段混合,形成了新的波段,就好像是胶子是混音师,胶子把夸克的三种不同发出的声音共同组合成新的一段声音。因为胶子天生就是混音师,每时每刻都在为夸克混音,所以,我们很难得到胶子没有将夸克混音的状态,也就是色禁闭使得人们不可能得到单独的胶子本身。强核力还有另外一种叫做渐进自由的性质,强核力在大型粒子加速器的高能量影响下,胶子的强作用力就会变弱。比方说高能量是总监,总监要求胶子一天要出4、5首CD混音成品,因为工作压力之下,胶子不得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混音成品,那么质量自然而然就没有胶子认真对待一首经过反复调整的CD混音的品质要高。
弱核力:是粒子的放射现象。弱核力不服从镜像对称。也就是在术语中所说的弱核力不服从P对称。定律对于宇宙的任何情景和它本身的镜像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就好像你看镜子里的你,和镜子里的你看你的你都是你说看到的同一个你。另外还有所谓的C电荷对称、和所谓的T时间对称。C对称的意思就是定律对于任何一个粒子和反粒子都是相同的,例如活在世界上的人会感到饥饿,那么死去的人的那个世界简称反世界、冥界、阴间等等说法里的人同样会感到饥饿。但是这么一说这个世界真的有去死的人的世界吗?答案不唯一,但是反粒子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存在,因为正粒子和反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就好像电荷有正负一样。正反粒子相互作用也就是相互碰撞之后产生不可被观测到的虚粒子和可被观测到的实粒子相互泯灭,产生了辐射,产生了运动,产生了演变。但是正粒子或者应该被称为正粒子的反粒子应该比对方要多得多,不然我们的宇宙早已经在正反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泯灭所消失殆尽,人类和宇宙的星体都不复存在。
关于弱核力不服从P(镜像)对称,只能是认为,在左侧的镜像里属于我们的镜像世界,产生弱核力的粒子的自旋的方向和右侧里不属于我们的世界而是我们世界的镜像世界所产生弱核力的粒子的自旋的方向是一致的。这里的镜像不太同我们所理解的镜像。就好像一个人对着镜子举起他的右手,那么镜子里面的这个人对于他而言会举起他的左手。然而弱核力不服从P(镜像)对称的事实上,镜子里面的这个人实际还是和你一样举起了右手。而你看到镜子里面的这个人之所以会举起左手是因为镜子折射光线的作用。当然弱核力只作用于微粒子的原子核尺度,对于宏观尺度来说,基本上可以忽略,或者说我们无法察觉到弱核力产生的作用。因为实在是太微小了。另外弱核力似乎也不服从C(电荷对称)也就是说当粒子衰变的时候,自身可以不去服从定律对C对称的制约。(OS: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吧,就拿人来说,人饿的时候什么都会吃,人死的时候什么都敢做。)
T对称:T对称的含义就是说,定律对于时间的前进和后退都具有相同的效果。但事实上,T对称有很多解释不清楚的地方,比如一个人被一枚子弹击中了头部而当场毙命,那么倒着时间来的话,这个人就从毙命的这一刻重新活过来到他没被子弹击中头部的那一时刻。显然,在时间的后退的情况下,这个人死而复生了,但是对于我们时间的前进来说是违背常理。对于早期宇宙大爆炸也是,宇宙在时间的前进下处于膨胀的状态,如果时间倒流,那么宇宙就是收缩。宇宙膨胀的微观粒子因为正粒子比反粒子的数量要多,所以在正反粒子的相互作用相互泯灭之下,正粒子存活了下来,才构成了我们的宇宙物质。如果时间倒流,那么就意味着反粒子不断增加,正粒子和反粒子由于相互作用不断减少,那么万物会呈现往死寂的方向演化。显然和我们生生不息繁衍后代的概念背道而驰。但是这确是事实。至少现在可以认为粒子是不服从T对称,也就是说,让时间倒流并不是一件好事。
吸力:(OS:吸力为我个人新赋予的意义,当然大统一之力也可能不是吸力。)吸力,顾名思义,就是吸引力。这不太同于引力,吸引力具有非正规的统一性。非正规就是说,吸引力不单单只是吸引力,也包括弱核力,弱核力是反射里,也就类似于排斥力之类。吸引力当然也包括弱核力也有排斥的力。吸引力为了吸引,会把多赘的无用力给排斥掉,从而更好地吸引其他的物质的力。统一性就是说吸力涵盖了排斥力。
吸力目前完全没有任何验证,这只是构造出来的一个力。接下来我会从两个方面论证吸力的存在。
第一、从我们周围的生活,外部的环境甚至是人的一生,难道不都是吸引外部的环境和追求吸引的一生吗?例如一栋建筑物,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肯定会因为腐蚀的原因而变得老旧,这是因为建筑物在吸引着这些外部的因素。吸引不能说好与不好,只能说有利或有弊。建筑物老化,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当然是不好的事情。但是对于建筑物来说,对于外部的这些因素来说,他们是因为吸引的作用才产生腐蚀的现象,而对于“腐蚀”来说,它是一件好事,这件事就是有利的。而我们人的一生,都是不停地在吸引物质的数量,追求物质,追求富贵,追求金钱,吸引人生的幸福,不断地努力去吸引别人的白殿疯症状北京怎样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sx/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