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艾灸调理身体
上次我们给大家科普了中医古老的疗法——艾灸,洋洋洒洒几千字相信大家都还有印象,还不了解的赶紧戳下面链接复习下:
往期相关灸疗之祖艾灸
这一期,我们会给大家分享一些跟我们息息相关的艾灸知识,帮助大家在生活中更合理的应用艾灸调理身体。
要做艾灸,首先得要了解艾灸的工具—艾条。艾条质量的优劣是决定艾灸效果好坏至关重要的因素。优质的艾条的制作从原料选取到手工的炮制都要求非常之高,且精益求精。而储存三年以上的陈艾则是艾灸的上好原料。
(1)精选原料
选择端午节前后十天艾草药效、质量最好的时节采摘的野生艾叶。将采集的艾草简单晾晒后进行第一次分拣,去梗、去杆只留艾叶。此时,采摘的艾叶经过简单晾晒,叫做生艾,但生艾不能直接用于艾绒的制作。
(2)温控风干,储存最少3年以上
每年收存的生艾,再加以长时间的避光储存,使生艾叶慢慢老化,散去艾叶中过多的挥发油,以达到除去燥气的效果。将生艾压缩打包存放在通风干燥的车间内(避免阳光直晒,损失药效),定期翻检晾晒。存储3年以上,经过长时间避光存储的艾叶叫做陈艾,陈艾加工的艾绒柔软漂亮,气味芬芳不呛人。
(3)古法炮制,多次加工
制绒在整个工序中最为重要。古人多为手工制绒,手工制绒有生气、效果也更好。艾叶要经过多道工序,多次筛选,砸绒,千锤百炼,使之细碎如棉絮状。此时,再进行筛绒筛去灰尘及杂质,留下的柔软纯艾纤维,即成柔软如棉的艾绒。
(4)纯手工炮制艾条艾柱
艾叶制成艾绒以后,还要经过进一步加工,即制成艾炷、艾条。手工制作艾炷要求搓捻紧实,上下均匀,剔除粗梗杂物,使艾条紧密、均匀、结实、大小一致,并且不落灰、不爆裂、不呛眼、不呛嗓。
艾条的制作历时周期长,所以上好的艾条得之并不容易。质量好的艾条取决于如下几个条件:生长方式、采摘时间、制作工艺、储藏年限。
(1)生长方式:艾叶的最佳生长维度在北纬30到40度之间,野生优于人工种植,野生的艾叶要好,气味足、味道浓郁。
(2)采摘时间:艾叶采摘的时节必须在每年端午的前后择艾而采。这个时节是艾草生长的最旺盛期,也是天地间阳气最足的时期,此时的艾草无论是药效还是质量都是最好的。
(3)制作工艺:古人多为手工制绒,现代均为机械制绒,手工制绒有生气、有弹性、不松散,效果也更好。
(4)储藏年限: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本草纲目中叶讲用艾者当用陈艾。其主要原因是通过长时间的储存能将艾叶燥气化掉,其灸火就会更柔和舒适。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识别一根艾条的好坏呢?优质的艾条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色:绒色青黄色或者土黄色。
质:艾条整体挺拔结实不松软,绒体柔软无枝梗杂质。
味:老艾条的气味芳香,无有当艾的青草味。
烟:艾烟淡白不浓烈不刺鼻、气味香。
火:火力柔和不刚烈,渗透力灸感强疗效好。
我们知道了如何挑选一根优质的艾条,接下来就要聊一聊如何做艾灸了。在灸疗之祖艾灸中我们有简单介绍几种艾灸疗法: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艾灸器灸、艾条灸,现在我们详细了解下其中几种灸法。
一、直接灸。将艾柱直接放置于皮肤表面,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两种。
1.化脓灸(瘢痕灸)
将艾柱直接放置于皮肤表面施灸,烫伤局部组织,形成非感染性化脓,结痂后形成灸疮,留下瘢痕。
操作方法:①选择舒适体位;②安放艾柱——穴位局部涂以少许葱、蒜的汁液,放置中、小艾柱;③点火施灸——病人感到灼痛,可在施灸处周围轻轻拍打以减轻疼痛。灸完一壮后,用纱布蘸冷开水轻檫灸处,反复灸7~9壮。
适应病症:顽固性疾病,如哮喘、痹证、慢性肠胃病。
2.非化脓灸(无瘢痕灸)
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的直接灸法。
操作方法:①在施灸处涂少许凡士林,安放艾炷,点燃灸之;②出现轻微灼痛时更换艾炷再灸;③灸3~7壮,以皮肤轻度红晕为度。
适应病症:慢性虚寒性疾病。
二、间接灸(隔物灸)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
1.隔姜灸:在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隔姜片施灸的方法
①选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5厘米厚的姜片,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②把姜片放在穴位皮肤与艾炷之间,点燃至尽,除灰烬;③患者感到灼痛时,略略提起姜片,姜片烧坏时更换姜片;④灸5~7壮,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5灸毕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肤灼伤,二是更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
作用: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适应症: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风寒湿痹、腹痛、呕吐、泄泻等。
2.隔蒜灸:在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隔蒜片施灸的方法。分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
隔蒜片灸:取新鲜独头大蒜,切成厚约0.1~0.3厘米的蒜片,用针在蒜片中间刺数孔。放于穴区,上置艾炷施灸,每灸3~4壮后换去蒜片,继续灸治。
隔蒜泥灸:以新鲜大蒜适量,捣如泥膏状,制成厚0.2~0.4厘米的圆饼,大小按病灶而定。置于选定之穴区按上法灸之,但中间不必更换。灸5~7壮至皮肤潮红。
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虫。
适应症:未溃痈疮肿疖、腹中积块、肺痨、瘰疠、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此外还有隔盐灸、隔附子饼灸、隔胡椒饼灸等灸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病症。
三、艾条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上方约2~3厘米。施灸时间10~20分钟,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出现红晕为度。操作时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四、艾灸器灸
1.竹制艾灸盒。艾灸盒主要分为:单孔,双孔和多孔等。
2.随身灸。随身灸主要以其型号来区分温灸棒温灸盒。
3.柱式温灸盒。主要分单柱温灸盒与双柱温灸盒等。
不同的灸法,配上合理的穴位,能调理不同的病症。而判断艾灸的疗效主要是灸感,《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训:“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灸法的道理与针法相通,灸感是在做艾灸时患者自我所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
第一种是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比如灸足三里时热气会向下传感到小腿。
第二种是正邪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最常见的是风气大的患者发痒,湿气大的患者局部出水气。
第三种为开门驱邪。多表现为风、寒、凉、冷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甚至一些患者明显感觉有一股气从脚尖跑出去。
第四种是丹田气足,奇经八脉畅通。比如丹田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等等。灸感个体差异非常大,不是每个人或者每次都有。
上一期说过,艾灸的作用是综合的。艾灸能作用于全身,而调节于机理。望我们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艾灸调理身体,健康生活。
编辑:Cherry~喵小葱
感谢爱灸堂提供图片和资料
山东爱灸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艾灸行业龙头企业。全产业链艾灸生产企业,集艾灸原料采收、储存、加工、生产、研发、培训、运营、文化为一体,拥有历经14年市场磨炼、打造的多人的精英运营团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sx/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