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艾灸不容错过,端午节前后做艾灸,通过
古代民间认为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艾烟有防病、预防瘟疫的作用,因为艾烟对引起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平时做艾灸时的艾烟熏房间可以预防消化道,胃肠道,呼吸道的传染性疾病,如流感、哮喘、急性胃肠炎、肝炎等。
五月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
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端午是九毒日之首。
这几天也是一年中最毒的时候,被称为九毒日,端午节前后做艾灸,通过悬灸可以排寒毒,水毒,湿毒,痰毒,血毒,瘀毒的效果。
1.平素容易感冒(抵抗力低)
取穴:1.足三里穴:在左右小腿,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共两穴。
左右两穴各灸5~10分钟,可早晚各灸1次。
2.大椎穴: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柱棘突之间。共一穴。
可早晚各灸1次,每次灸5~10分钟。特别是天气变化,易感冒的季节艾灸更有疗效。
2.手脚怕冷者
取穴:大椎穴、神阙穴、命门穴,足三里穴,涌泉穴这五个穴位。
施灸方法:可早晚各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
3.鼻敏感
取穴:迎香,印堂,攒竹,阳白,太阳
施灸方法:因艾灸盒太大,面部艾灸一般不用艾灸盒,手持艾条悬灸,从迎香开始,就双侧,感觉热了移到印堂,在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灸下来大约30分钟到1个小时。
4.鼻炎
取穴:迎香穴,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关元、神阙。
施灸方法:时间方面,可以循序渐进,以感觉热为度。
可手持艾条悬灸。
5.哮喘
取穴:风门、肺俞、至阳、次髎、命门、肾俞、腰阳关、关元俞、神阙等区域。
施灸方法:先用两根艾条一起在这些穴位,从上到下逐步艾灸一遍,这个时间大约是5-10分钟左右,再有气感明显的穴位要多停留一会,这个手法是以激发经气为主,温热局部气血,开通经络。
6.类风湿性关节炎
取穴原则:类风湿局部施灸以阿是穴(即敏感点为主),另外加肾腧,神阙,中脘。
施灸方法:开始灸的一段时间内,只灸病患局部,和肾腧区,每日一次,待局部症状明显缓解后,这几个部位酌情轮流施灸。长期坚持,必有效果。
7.颈椎病
取穴:主穴:风池,天宗,肩井辅穴:大椎,风府,曲池,合谷。
施灸方法:温和灸以上穴位,每穴10-15分钟,每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中间可休息两三天。
8.虚寒性胃痛
取穴:胃经合穴足三里,脾、胃之背俞穴脾俞、胃俞,胃经募穴中脘,
施灸方法:温和灸以上穴位,每穴10-15分钟,每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中间可休息两三天。
9.冻疮
穴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足三里穴。
施灸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对准爱发冻疮处,各悬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色为度。若冻疮在上肢或耳朵,必须加灸合谷穴3~5分钟;若冻疮在下肢,必须加灸足三里穴3~5分钟。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用本法连续艾灸3天,冻疮不再复发。
10.退行性膝关节炎
艾灸:灸内外膝眼、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阿是穴,重点内外膝眼灸的时间要久一点。整个患膝灸的时间在20~30分钟。
11.肩周炎
取穴:主穴:颈夹脊、肩髃、肩髎、手三里、肩贞、阿是穴。配穴:天宗(肩甲痛);臂臑、曲池(上臂痛)。
施救方法:
(1).手持悬灸灸法:手持陈年纯艾条施灸单点温灸:颈夹脊、肩髃、肩贞、肩髎。每处穴位依次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2).纯铜温灸罐温灸法:用温灸罐艾灸手三里、阳陵泉穴。
12.平时容易气虚疲劳者
取穴:百会、大椎,身柱,膏肓穴等
施灸方法:可早晚各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
13.夏季心火旺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脘、天枢、脾俞可以养心败火最安全。
施灸方法:可早晚各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
「爱生活爱尚灸」
我们提供专业艾灸养生连锁服务
我们的产品囊括艾灸、汗蒸、中医美容等全产业链
我们遍布全国的养生会馆
正在火热运营中
我们渴望更多富有激情的养生爱好者及投资人
加入我们
我们发扬和传承纯正中医艾灸精髓
誓将熊熊艾火
燃烧至世界和时间的尽头
我们是爱尚灸
爱尚灸最大的技术研究中心
最大的艾灸培训中心
最大的市场研发推广中心
最大的艾灸信息交流中心
选择爱尚灸与健康和财富同行
迎势而上/模式复制/投资灵活/运营轻松
培训时间:即日起即可报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sx/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