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注意事项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艾灸操作简便易行,凡人便施,适应证很广,几乎各科都有灸法的主治病证;在治疗上弥补了针刺和药物的不足,艾灸与针刺和药物相结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但在进行艾灸时,如果操作不当,也会造成一些不适。今天来介绍一下艾灸的注意事项。

  一、施灸顺序

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腰部,后灸胸、腹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总之为先阳后阴,以防出现面热,咽干,口燥或不舒服的感觉。

使用的艾炷,先小后大,艾火由弱到强,易于耐受。

  二、艾灸补泻

一般认为,针刺偏于清泻,艾灸偏于温补。但不同的艾灸方法,也是有补泻之分的。

  1.灸治方法的补泻

温和灸、回旋灸和温针灸多用于慢性病,偏补;雀啄灸、瘢痕灸多用于急性病,偏泻。

  2.灸治穴位的补泻

  结合穴位的作用,艾灸也有补泻之分。如灸百会能升阳固脱,灸涌泉可滋阴泻火。

  3.艾灸的补泻

艾火猛烈,艾灸时间较短,能促使邪气消散,为泻法;艾火温和,艾灸时间稍长,能使真气聚而不散,为补法。

  三、艾灸环境与防火

施灸过程中,室内宜保持良好的通风,但要避免当风施灸;施灸完毕,用灭艾器或水将艾火彻底熄灭,以免发生火灾。

  四、艾灸禁忌

颜面部不宜直接灸,以防烧伤形成瘢痕,影响容颜;关节处亦不宜用瘢痕灸,一是不易愈合,二是防止影响关节活动;重要脏器部位,如乳头、大血管处,肌腱浅在部位,不易直接灸;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和下腹部不宜施灸。

一般空腹、过饱、过度疲劳时不宜施灸,以防晕灸。身体虚弱者,灸量不宜过大。

  五、艾灸意外处理

  1.灸泡处理

  灸后起泡者,小者不用处理,让其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穿破,放出液体,敷以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即可。

  2.晕灸处理

  在艾灸过程中,如果出现乏力、头晕、恶心;甚则心慌、气短,为晕灸的表现。造成晕灸的直接原因是脑部短暂的缺血。   出现晕灸,立即平卧,头低脚高,松解衣带,注意保暖;接着喝些温开水或糖水;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这样处理后多能恢复正常。若病情较重,医院,请医生来正确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zy/580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