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炎症针灸治疗方法

皮肤病治疗 http://m.39.net/pf/a_4322694.html

急性炎症针灸治疗方法

急性炎症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病理过程。是由致炎因子对机体的损害所诱发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主要表现为组织的变质、充血、渗出和组织细胞的增生。体表急性炎症则以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为临床特症。

针灸治疗各种炎性疾病已为众所周知,其他不少篇章都曾述及。本节主要讨论感染性炎症,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开展的对外科感染炎症的针灸防治。方法上,除体针外,尚有艾灸、耳针、穴位激光照射及电针和穴位注射等。

关于针灸抗炎的机理,目前认为可能在于针灸的良性调节作用:既能提高机体防卫反应又可抑制过分的防卫反应。表现在,针刺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又可抑制炎症性血管通透性过分增高和白细胞过多游出与浸润,改善微血管和淋巴循环,促进炎症性渗出物吸收,从而控制炎症灶的坏死范围,使炎症消退。这种作用的途径尚未完全弄清,可能主要是通过经络、神经及体液系统实现的。

针灸

(一)取穴

主穴:上肢:曲池、合谷;下肢: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躯干:脊柱点、委中;手部:灵台;足部:行间。

配穴:上肢:手三里、内关、阿是穴;下肢:髀关、风市、阿是穴:躯干:环跳、秩边、阿是穴;手部:合谷、阿是穴;足部:三阴交、阿是穴;发热:大椎、曲池。

脊柱点位置:后溪穴直后2分。

阿是穴:病灶区。

(二)治法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以26~30号毫针,进针后针尖指向病灶区,反覆提插捻转使针感最好能向病所方向传导,然后以凉泻法,大幅度行针半分钟~1分钟,留针20分钟后出针。阿是穴根据症情或以消毒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火罐吸出脓液;然后,将纯艾20克置于温灸器内(亦可用艾卷),点燃以回旋法熏灸病灶20分钟。一般每日1~2次,重者6小时1次。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上述主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局部或疼痛点。

(二)治法

以阿是穴为主,酌加经穴。用输出功率2~7毫瓦之氦氖激光治疗仪,波长.8纳米,以原光束直接照射穴点,光源与照射部位距离20~40厘米。照射剂量据不同病种灵活掌握,每穴分别照射3~5分钟或6~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八髎、曲池、足三里。

(二)治法

一般主穴均取,非手术炎症感染者只取双侧曲池穴。八髎穴,用28号3~3.5寸长之毫针,刺入皮下紧贴骶骨,自下髎经中髎、次髎,贯穿至上髎,大幅度捻转加小提插,强手法运针1分钟,即去针。曲池、足三里,均须深刺1.5寸左右。运用三进一退之法,即每进针半寸捻转加小幅度提插数次,如是三次,大家到要求深度后一次退至皮下,反覆运针几次后,迅速去针,并按压针孔。在手术结束时,即针八髎、足三里,次日开始仅针曲池,上下午各1次,连续3~7天,如症情改善不满意,可继续延长时间。

拔罐

(一)取穴

主穴:大椎、肩胛间区、上髎、对应区。

肩胛间区位置:相当于4~6胸椎与肩胛骨内缘之间.

对应区位置:指胸、腹部炎性病灶在背、腰部相对应的区域取穴。

(二)治法

根据病灶所在部位选定穴区。大椎主治头、面及颈部感染;肩胛间区主治手指及上肢感染;上髎:主治足趾、下肢及臀部与会阴部感染;对应区主治胸、腹部软组织感染。按治疗部位,令病人取适当体位。腹部以上的宜取坐位,臀部及会阴以下的采用俯卧或侧卧位。选准穴位,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将其轻刺三下(出血或不出血均可),随即以贴棉法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注意扣罐时一定要将三个针眼扣在罐内。留罐10~15分钟。时间不可太短,以免影响疗效,一般要求吸拔区域皮肤呈深红色。每日一次,第二次吸拔时,可将位置略作移动。不计疗程。

艾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

(二)治法

将艾绒20克,装于薰灸器内。其出烟口对准阿是穴,薰灸器距病灶处1~2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薰灸20~50分钟。一般而言,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感染灸20分钟,大肠杆菌感染灸30分钟,绿脓杆菌感染灸5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单玉堂:针灸配穴二十五法则之按照体表部位对应关系配穴

瘾疹针灸名家医案解析

面痛(三叉神经痛)的12种中医外治法

五官科刺血疗法

肋间神经痛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临床技术精粹编辑:栀子核对:百会注:本文摘自网络,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zy/7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