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体质养生灸之气短气虚篇
总是感觉累,就是气虚了。气虚的人,属于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概括就是疲乏、气短、出汗。大家一起去做什么事情,其他人都觉得不累,就他一个人身上不停地出汗,觉得上气不接下气,那他就是气虚了。气虚体质的人耐力很差,跑步只能跑一两千米,让他坚持跑上四五千米,马上就有反应了,会觉得受不了。比较容易出汗,连吃饭的时候也经常身上冒汗,弄得大家很尴尬。除此之外,还总爱感冒,三天两头就流鼻涕、打喷嚏。严重的甚至气虚,会导致胃下垂、脱肛,女性子宫下垂等。
气虚是指身体内气机的推动、统摄、防御等功能减退,各脏腑的机能和免疫力低下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甚至疾病。气虚体质的调养应当从调补后天之气和先天之气两方面入手。后天之气包括抵御作用的卫气、推动呼吸作用的肺气、综合营养作用的脾胃之气、维持心脏正常搏动的心气;先天之气指存储于肾的肾气以及丹田部的元气。通过补益脾气可以促进其他各部位后天之气的形成,滋肾培元则是调动体内元气发挥原始的推动作用。
PS:后面更精彩
我们通过艾灸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可以调补气血,激发元气,使气血得到疏通。
灸神阙穴
位置: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
施灸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帝裔艾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灸气海穴
位置: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比大拇指稍宽)处,此穴是先天元气会聚的地方。
施灸方法:此穴需两人配合施灸,可采用回旋灸的方法。施灸时,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站或坐于一旁,手执点燃的帝裔艾,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功效: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灸命门穴
位置:命门穴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以肚脐为标准围绕腰部作一个圆圈,与背后正中线的交点就是命门穴。
施灸方法:此穴施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取坐或站位,手执点燃的帝裔艾,对准此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滋阴降火,接续督脉气血。
如果经常心悸可加灸心俞穴
位置:心俞穴位于背部肩胛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可从颈部突起最高的大椎开始,向下数第5个凹陷,再向左右两侧旁开2横指宽处即是。
施灸方法:此穴需两人配合施灸,可采用回旋灸。施灸时,被施灸者取俯卧姿势,施灸者站于一旁,将帝裔艾的火头垂直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在左右两个穴位间平行往复地回旋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理气宁心。
如果出现便溏、腹胀、食欲减退,加灸神门穴
位置: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肌腱的横侧凹陷处。取穴时,先将掌心向上,在小指侧的腕横纹处可摸到一条筋,神门穴就在这条筋外侧的凹陷处,左右手腕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此穴可自行施灸。施灸时,取坐姿,一手执点燃的帝裔艾条,火头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养心安神。
如果气短、胸闷,加灸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6横指宽)处。取穴时,采用仰卧姿态,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中脘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回旋灸。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帝裔艾,用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
功效:和胃健脾。
如果有下肢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可加灸膻中穴
位置: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处。
施灸方法:此穴需两人配合施灸。宜采用回旋灸。施灸时,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站或坐于一旁,手执帝裔艾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7分钟。
功效:宽胸理气,活血通络,舒畅心胸。
如果出现皮肤痛痒可加灸中极穴
位置:中极穴位于神阙穴(肚脐)正下方4寸(6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取平卧位,施灸者取坐位,手执点燃的帝裔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5~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清湿热,改善气血运行。
你有什么疑问,在评论区可以提出来交流哦!
注:
我是健康哥吴少峰,我希望能把真正有用的东西分享给你。
以便于你面对这疾病时,能有所了解,不至于手忙脚乱,甚至能自我调理。
源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如使用请咨询相关熟悉的执业医生以确保安全性。(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gc/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