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小儿疾病艾灸配穴,不看后悔

小儿艾灸可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缩短病程;减少用药;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胃肠功能;改善心肺功能。下面给大家看下一些常见的小儿疾病艾灸配穴:

一、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厌食)、消化不良;

艾灸取穴:脾腧穴、胃腧穴、神阙穴、中脘穴、足三里

二、精神委靡、夜不安神(睡眠浅)、夜啼;

艾灸取穴:肝腧穴、百会穴、神门穴、内关穴

三、感冒、支气管炎、咳嗽;

艾灸取穴:大椎穴、合谷穴、肺腧穴

四、肺炎、哮喘;

艾灸取穴:大椎穴、曲池穴、定喘穴、膏盲穴

五、发育不良;

艾灸取穴:肾腧穴、神阙穴、肝腧穴、三阴交、悬钟穴

六、小儿遗尿;

艾灸取穴:肾腧穴、膀胱穴、神阙穴、足三里

七、鼻炎;

艾灸取穴:大椎穴、肺腧穴、迎香穴、印堂穴、素髎穴

如果小孩子平常没有疾病,可以多灸下大椎穴、身柱穴、肺腧穴,可增强小孩子免疫力,强身健体。

艾灸时间:

1—3岁小孩子,每次选取2—3个穴位,每个穴位艾灸3—5分钟,可隔天艾灸一次。

3—10岁小孩子,每次选取2—3个穴位,每个穴位艾灸5—10分钟,可隔天艾灸一次。

一岁以下小儿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艾灸。

小七提醒:小孩子本身属于阳性体质,不建议艾灸时间过长,艾灸次数不要过于频繁,一周艾灸3-4次即可,艾灸时,多补充水分,避免上火。

艾灸手法: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灸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穴位,约距离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试穴位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皮肤出现红晕为度。一般距离2-3公分,有些小孩瘀滞比较重,往往会要求举得很高,因为气有瘀滞,有对抗,火太近,他就很难受。按照孩子能接受的舒适的程度来调整艾条的高度。

2、回旋灸

将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回旋熏烤施灸。

小七提醒:3岁以下的小孩子比较小,建议大人用手拿着艾灸条进行艾灸。

小儿艾灸后可能出现的排病反应:

排出的是我们的病气,把我们身体的痰湿、淤血排出体外的表现。

1、艾灸后排风寒的反应

打喷嚏,流鼻涕,感冒,咽喉疼痛,四肢冒凉气等

2、艾灸后排痰湿的反应

咳嗽,排痰,呕吐痰涎,轻微腹泻,排粘便,四肢、头面浮肿、四肢出粘汗等

3、艾灸排郁气的反应

打嗝,放屁,情绪反常,易哭急躁;

大家好,我是编辑小七,希望以后大家多多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gc/55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