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董事长如果条件允许,恳求继续采购美国

9月3日,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华为全联接大会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三轮制裁下确实给公司运营带来很大困难,但具体到芯片,具体的影响数据还在评估过程中。

郭平解释称,华为对于B业务,包括基站,储备的比较充分的。但由于华为手机每年要消耗几亿芯片,这个问题华为还在积极想办法,美国芯片企业也在积极申请许可证。

郭平认为,芯片禁令不仅影响华为,还对美国企业甚至其他国家的芯片销售都有巨大限制。他表示,希望美国政府希望重新考虑政策,如果允许,华为还会愿意采购美国芯片,坚持全球化供应链。

郭平谈“地主家余粮”:ToB业务还是比较充分的

在做强供应链方面,华为倡导以供应商共同成长,共享收益。“大家知道华为受到重大的打击是对华为供应链的打击,那么请相信华为将会使出我们全部的力量来帮助我们供应链的强壮和成长。这方面帮助供应链强壮成长就是帮助华为自己。”

郭平表示,现在求生存是公司的主线,数字经济是经济增长的主旋律,而数字经济的基础是联接和计算,5G、物联网是联接技术;云、AI代表计算技术。郭平还透露,经过3年的持续努力,华为云目前已在全球拥有3个区域,发展了多万开发者。“这对我们云的团队来讲不是松了一口气,而是压力更大了,因为他们要挑战更高的目标。”

如果高通申请到授权许可,华为很乐意使用

郭平在华为全联接大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华为过去十几年一直向高通采购芯片,他也注意到媒体报道高通在申请美国的许可,如果他们申请到了的话,华为也很乐意用高通芯片来制造手机。

在美国死掐住中国芯片命门不放的情况下,华为在保持让国人满意的姿态与向美国放软身段之间,真的已经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当中国和美国的媒体释放出相同的信息时,人们就能看出华为目前真实的处境究竟是怎样的。

华为手机芯片能撑多久?郭平:希望美国重新考虑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说,芯片禁令不仅影响华为,还对美国企业甚至其它国家的芯片销售都有巨大限制。希望美国政府重新考虑政策,如果允许,华为还会愿意采购美国芯片,坚持全球化供应链。

这话说得很直白,也很实际,与解气的豪言壮语迎面相撞。如果让每天在环球网评论区里慷慨激昂地留言的网民们看到,心都说不定碎成多少片。他们能接受中国免除非洲最穷国家的债务,也绝不愿听到华为领导对美国说这么软的话。

什么叫“坚持全球化供应链”?其实就是绕不开美国这道坎儿。这种表达上的“精致”,和失败的将军把电文中的“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是一个道理。

郭平在大会演讲中坦承,“华为现在遭遇很大的困难”,“(美国)持续的打压给华为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毫不隐讳地表示,“求生存是公司的主线。”

人们曾经以为华为不是中兴,中兴的遭遇不会在华为身上再现。可实际上,华为和中兴也只是在中国人眼中有所不同,在美国那里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如果事情非要变得特别糟糕,华为的境遇就是当初的中兴。

现在,TikTok也在美国的烙饼锅里煎熬。《环球时报》9月日的社评说,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但讹诈不了中国,因为任何一家企业都势单力薄,但是整个中国不会接受美国的讹诈。

这话听起来也有道理,但是又略显虚幻,毕竟中国是个更大的概念,美国从来不会离开一家家具体的企业去抽象地讹诈中国。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说,“哪怕投资人民币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否则一旦外人不给芯片,空调做得再好也没用。对此,汉德工业促进资本主席蔡洪平在某论坛发言时直指董明珠的这种豪情是“真的不懂科学”。

更重要的思考是如何提升我们自己的科技实力。毕竟,这不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能鼓动出来的,只能靠脚踏实地的实干创新。(来源:价值资讯观察、枫叶君评)

附:最新科技大国排行榜,中国未上榜!

最近全球智库发布了一个科技大国(记住是科技大国,不是工业大国)排行表,这个排名是以大学水平、科研机构、诺贝尔奖获得数量,尖端工业如航空、航天、发动机、医疗、药品、新材料、自动化、智能化以及有效论文和专利数量制定的一个总和计算规则。具体排名如下:

第一位:美国

占据绝对优势,在世界上主要7工业科技大项中,美国1项是世界第一,剩下6项是世界先进水平。在多个方面尤其是大学、科研、尖端产业、信息化和智能化上领先后面很多,无短板。

第二位:英国

很意外吧,大英帝国几百年的底蕴可不是历史故事,英国在大学、科研、信息、智能、航空、航天、制药等方面依然站在世界最顶尖行列。一个不到七千万人口的国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居第二位,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世界第二,GDP排名第五,要知道美国人口三亿多、日本一亿多、德国8千多万还有冷战胜利的红利。英国才万人口。

第三位:日本

这个国家各方面都很厉害,唯一短板就是基础研究和大学方面落后于美英,但是在材料、实用技术上面世界第一。

第四位:法国

浪漫与时尚,已然成为了大家口中法国的代名词。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很容易让人忽略掉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得益于自身的工业积淀和基础科学底蕴,法国其实并不是一个胸大无脑的国家。在这片土地上,一直以来就盛产科学巨匠,比如居里夫人,安培,笛卡尔,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在传统工业领域,比如航空、航天、能源、核能、交通等,法国都有跨国公司级别的大玩家存在。而在科技创业领域,法国一直也颇具潜力。尤其是如今炙手可热的IT领域,法国公司也在大举挺进。在今年的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每三家参展的初创公司中,就有一家是来自法国。

第五位:意大利

大家觉得该是德国了吧,结果连我也很意外,是意大利,当时很毁三观的,后来才知道,意大利在科研方面很厉害的,基础科学和尖端科技也不弱,比如航空、航天、电子都很强大,教育大学也很牛叉。

第六位:德国

终于到德国了,德国的工业很发达,又享受了冷战胜利的红利,低工资低福利高素质的东欧移民极大的拉低了德国的产业成本,但是也因为如此,德国在新技术新科技上研发严重滞后,德国现在面临的是产业严重落后,唯一自豪的汽车工业受到日本的混动以及美国的特斯拉严重冲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gc/6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