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艾条灸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某穴位或患处熏灸的一种技术操作,包括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

(一)、艾条灸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分为:

1、温和灸: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后,对准施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公分),进行熏烤,使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2、雀啄灸: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如同鸟雀啄一样,一上一下不停地移动,一般灸5分钟左右。

3、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离时就腧穴部位3公分左右,反复地回旋移动或作左右方向移动。一般可灸20-30分钟。

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如胃脘痛,泄泻,风寒痹痛,疮疡久溃不敛,月经不调等的临床症状。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和粘膜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1、将用物携至床旁,查对。

2、告知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

3、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

4、遵医嘱确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5、手持艾条将点燃一端对准施灸穴,施灸。

6、灸至局部皮肤稍起红晕。

7、无艾灰脱落,未烧伤皮肤及衣被。

8、灸毕将艾条插入小口玻璃瓶内,使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涂凡士林)

9、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酌情通风。

10、查对,洗手。记录:穴位(部位),方法,时间,疗效,签名。

1、操作前备齐用物,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2、操作前需告知患者相关知识,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有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告知,以便调整。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3、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4、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后顶、胸背,后腹部、四肢。

附: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

附:艾条灸法评分标准

分值

技术操作程序

评分等级

A

B

C

仪表

2分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职业要求

2

1.6

1.2

3分

1、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年龄、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

1

0.8

0.6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采取适当方式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2

1.6

1.2

15分

1、护士:洗手,戴口罩。

4

3.2

2.4

2、环境:安静、整洁、温度适宜。

3

2.4

1.8

1、用物:治疗盘、艾条、火柴、凡士林、棉签、纱布、

小口玻璃瓶、弯盘,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2

1.6

1.2

4、患者:检查有无禁忌症,查对,告知病人做好准备。

6

4.8

3.6

50分

1、将用物携至床旁,查对。

2

1.6

1.2

2、告知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

5

4

3

3、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

3

2.4

1.8

4、遵医嘱确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10

8

6

5、手持艾条将点燃一端对准施灸穴,施灸时方法与手法、时间等符合要求。

20

16

12

6、灸至局部皮肤稍起红晕。

6

4.8

3.6

7、无艾灰脱落,未烧伤皮肤及衣被

2

1.6

1.2

8、灸毕将艾条插入小口玻璃瓶内,使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涂凡士林)

2

1.6

1.2

10分

1、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酌情通风。

2

1.6

1.2

2、整理物品: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2

1.6

1.2

3、查对。

2

1.6

1.2

4、洗手

2

1.6

1.2

5、记录:穴位(部位),方法,时间,疗效,签名。

2

1.6

1.2

效果评价

20分

1、方法正确,施灸穴位准确。

5

4

3

1、皮肤无损伤,患者感觉舒适。

烧伤皮肤、烧毁衣物均扣20分。

5

4

3

3、理论提问:回答正确,全面。

10

8

6

总分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里能治最好
湖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sx/6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