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治疗盆腔炎

妇女腹痛病(盆腔炎)1中医认识:

盆腔炎中医归纳为妇女的腹痛症,如“带下”、“癥瘕”、“不孕”等症范畴。病因是由于分娩、流产、经期瘀血未尽,或被湿热邪侵犯,或有不洁之物带入胞宫,或性交时不注意清洁卫生等因素致使瘀血、邪热、湿热毒侵犯胞宫,损伤冲任,时久气滞血瘀于盆骨内胞宫中而发本病。

2西医认识:

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等各类原因引起的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可分为: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结核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3主要症状:1、血瘀:

症见小腹胀痛,两少腹胀满,腰酸背痛,疼痛固定不移,拒按,带下赤白相兼,色暗有瘀块,月经紊乱,瘀血甚多,腹部胀满不适,瘀血盛者,面色青紫,大便秘结,舌暗有瘀点,脉沉弦而涩。

2、湿热:

有低温,头重目眩,身体困倦,胸闷腹胀,小腹坠胀,带下量多,色黄带臭,或带下如脓状,小便淋漓赤黄,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3、邪毒伤阴:

高热低温起伏不定,五心烦热,入夜盗汗,小腹疼痛,腰骶关节酸胀,口干而渴,带少而黄,月经不调,舌质红而苔薄黄,脉细弱而数。

4雷火灸治疗:

[治则治法]化瘀解毒

[灸疗部位]

部位:左右少腹、小腹、骶髂关节

穴位:关元、气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带脉、阿是穴、足十趾冲、八髎

[用灸手法]摆阵法、小回旋灸法

[操作步骤]

1、瘀血致病

(1)用双孔斗式灸具放置少腹部疼痛部位(斜阵)或小腹,温灸20分钟。

(2)然后把一个温灸器横(名温灸器摆横阵)摆在骶髂关节处温灸20分钟,火头距离皮肤3~5㎝,以能忍受的温度为宜,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3)取用小回旋灸法灸阿是穴(腰部酸胀疼痛部位)、关元、双足三里、双三阴交,距离穴位2㎝,旋转9次为一壮,每穴各灸七壮,每壮之间用手按压一下。

[疗程]每天灸1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1~2疗程有明显好转或治愈。

2、湿热及邪毒致病

(1)双孔斗式盒灸:置盒灸于带脉,温灸25分钟。

(2)距离穴位1~2㎝,小回旋灸法灸关元、气海、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八髎、足十趾冲,每10次为一壮,每穴各灸七壮,每壮之间用手按压一次。

[疗程]每天灸1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灸1~2个月,病情有明显好转(月经期间禁用),治愈后停灸。治疗期间可联合用药。

[灸语]

1、瘀血型盆腔炎:

温灸胞宫前后,可使盆腔内的经脉疏通,还可温化盆腔内脏器各种组织内的血瘀气阻,气行则血行。灸阿是穴、关元、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可以促进局部与脏腑气血调和,脏腑化生气血,气血充足,能促进盆腔内各种脏器经脉充盈,增强盆腔内各个脏器气血流通,催化瘀血,瘀散则痛止,宫血能摄,预期而致,带下则有度。

2、湿热和邪毒型:

湿热邪毒可由脏腑阳亢所生传至盆腔或妇女生育、经期等多种原因使湿热邪毒传至盆腔内的各个器官所致。灸带脉可泻脏腑邪热,调和气血、脏腑阴阳,下济盆腔,抗击盆腔内的湿热邪毒。用泻法灸疗关元、气海,可疏通任脉湿邪,任脉通畅,有助盆腔内脏器湿毒排出。灸三阴交、足三里、八髎、足十趾冲,可增强脏腑气血疏通,促使盆腔内邪热排出,进而达到清热解毒,脏腑气血阴阳调和。盆腔内邪热尽出,病则愈。病情严重时,可配合西医内科用药。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fjzz169.com/hxjsx/7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